不是优秀才自律,而是先自律才能让孩子更优秀

不是优秀才自律,而是先自律才能让孩子更优秀

不是优秀才自律,而是先自律才能让孩子更优秀

孩子还小,等长大就好了。一些朋友的这些话听来似乎很暖心,但是,多子与独子的时代背景不同,其教育结果也就容易截然相反的现象。

多子时代的家长放手和不管那是真的不管,是给了孩子更多管理自己的机会,是让孩子付出了更多沉重代价才得以反省并成长起来的。

而独生子女时代,又有哪些家长能做到真正的不管?恰恰是该管的管不了,不该管的处处操心。如此等待孩子长大的等,其实不等孩子长大,就已经注定教育恶果的恶性循环了。此时,教育理论界万能的沟通、交流都已变成雨过地皮湿的暂时效应,有的父母把控不当,在孩子面前就过早彰显了家长在教育方面的无能与无助。

不是优秀才自律,而是先自律才能让孩子更优秀

一般这样的孩子在小学低年级都会表现的很好,家长往往忽视对孩子的挫折教育,偏重说教、唠叨和讲道理,在耐心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偏移底线和原则,甚至还觉得自己的孩子还算听话,懂事。

其实,此时孩子的小任性和小固执的个性开始逐渐形成。进入小学中高年级的时候,随着学习心态的不稳定与成绩的忽高忽低,家长对孩子的说服教育,也就进入劳神劳力与事倍功半阶段了。

不是优秀才自律,而是先自律才能让孩子更优秀

这时,因为家长受外界完美理论的影响,所谓爱的教育让孩子快乐成长,越发让如此的孩子性格变得自以为是起来,甚至摸透父母的性格特点而得寸进尺,自己说的多而能做好的少,信誓旦旦的承诺都难以赴之行动,更谈不上兑现,潜在加重孩子蹬鼻子上脸,不达目的就无理纠缠的个性。此时,这种个性已经不再是个性,而是性格的偏执,甚至,已经进入心理问题时期了。

为此,家长的言传身教可以影响孩子的学习与成长,但家长性格不能很好的培养孩子的自律、自爱与自我反省,往往就能影响孩子的一辈子。就如我经常给家长谈及的,不管家长在职场是如何的优秀,如果对待孩子的教育不能坚守底线与原则,处理问题不能毅然与果断,甚至优柔寡断,心存侥幸的退让与娇宠,这时的家庭教育就已经不是教育,而是对孩子性格成长与人格成长的摧残。

不是优秀才自律,而是先自律才能让孩子更优秀

现在有些孩子的心理素质,从小学阶段就呈现出脆弱的一面,很多家长之所以丧失自身的教育能力,有很多原因是在孩子面前缺失了自我尊严与自我尊重,一味的尊重孩子,导致连孩子自身都不晓得何谓自律自爱。还有的家长根本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自认为对孩子打过,也骂过,就是不溺爱孩子。事实恰恰相反,大凡宠溺孩子的家长都有打骂孩子的过往,遗憾的是,他们往往抓不住重点,更多是一种情绪上的气急败坏罢了!孩子身上所有的懒惰、自制力缺乏,根源都在于认知能力受限,因为家庭教育没有底线,其人生态度与成长自然对父母丧失了敬畏感。同时,有的家长简直像个孩子一般只是单纯的认为:孩子快乐就好!

不是优秀才自律,而是先自律才能让孩子更优秀

究竟什么是快乐?有些人会说,孩子考虑过父母的感受吗?另一些人就会紧接着说,父母考虑过孩子的感受吗?究竟听谁的?自己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家境,应该给予孩子怎样的一种教育,其实,有更多家长都是模棱两可的左右摇摆,而缺乏自身的教育主见,一方面在放任中觉得孩子开心快乐就好,另一方面又觉得教育是唯一能改变命运的方式。

很多时候,教育就是让孩子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面对并解决成长过程所遇到的逆境与挫折。家长总想让孩子优秀,但孩子越来越不自律,其根源,一个孩子的成长不是优秀了才自律,而是自律自爱的孩子才会变得优秀,因为他们从心智方面已经领悟,成长中想要的自由并非是随心所欲,更不是无理取闹的放纵自己。

不是优秀才自律,而是先自律才能让孩子更优秀

所以,孩子越自律,其认知能力越强,孩子与孩子优秀与否的差距,就是这样逐渐拉开的。那些没有良好自我约束能力的孩子,往往在家长的溺爱不自知与娇宠中,逐渐暴露出人性存在的种种劣根性。这些孩子的年龄越大,存在的问题就会越严重,就孩子喜欢玩手机这一项,就能把家长搞得不知所措,甚至焦头烂额。这些孩子的性格会逐渐形成说到做不到,忸怩任性且懦弱、偏执认死理儿的一意孤行。

较为严重的,就是性格在瞬间爆发出的狂躁、气急败坏与竭嘶底里的嘶吼与狂叫。一旦进入这个阶段,孩子就难以再适应外界的教育环境,性格的脆弱与不懂反思,很容易和学校的老师或同学产生相处方面的摩擦和矛盾。当学校教育对孩子形同虚设,其他学习的辅导也就成为彼此的敷衍,等孩子出现了厌学和逃避上学的时候,所谓父母给予孩子家庭教育环境这个爱的港湾,也就成了他逃避逆境与挫折的最好归宿,加上自私、自利与自暴自弃的阴柔个性,自我封闭与抑郁的心理疾患也就水到渠成了。

不是优秀才自律,而是先自律才能让孩子更优秀

如此精神状态的孩子,往往在父母身边无欲无求且倍感不快乐,离开父母处处受挫而胆小懦弱,强烈的依赖心理呈现一种病态,家长想尽办法都难以让孩子自愿离开自认为并不温暖的小窝,似乎一切一切的生活道理孩子都懂,但他已经无法自控瞬间侵袭而来的焦虑和恐惧。不等孩子长大就已经等来了孩子的自我封闭,无所事事的啃老还能算是好的结果,最悲催的,就是不断奔走在遥遥无期的精神与心理治疗中。

对于这类孩子的性格特点,家长一定要有未雨绸缪的一双慧眼,及早发现并及早矫正。如果错失最佳教育时期,当家长自己都感到无能为力的时候,其实孩子正在丧失自立自强的成长能力。为此,尤其是早期阶段,当家长对孩子的某些行为和言行感到忍无可忍之时,切记,不要再忍!当你真正敢于放手并放下,孩子才会回归自律,悄然间慢慢自我蜕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