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观赏玉——游走在石与玉间的精灵

和田观赏玉

——游走在石与玉间的精灵

郑宜瑾

和田美玉甲天下,美玉图画醉人心。曾几何时,和田玉天成的图案、造型被赏石人发现、赏玩,渐渐成为赏析和田玉美、收藏和田玉的一个重要领域——和田观赏玉。玉不琢不成器。千百年来,和田玉都是用来雕刻的,成器后供人们祭祀、品赏、实用,谁会想到给一块有画面或造型的和田玉配上底座,也能给人们带来很大的精神愉悦。设想如果没有国内赏石的热潮和当今社会返璞归真、崇尚原生态美的精神追求,那么和田观赏玉很难在短时间内被人们发现、赏玩,以至形成一种赏石时尚。

良玉不琢,于外也不借美。美玉不用雕琢,保持其天然的美,这种美醉倒了赏石人的心。前些年,笔者撰文——《解读和田观赏玉》,向国内观赏石界极力推介这种浑然天成的和田美玉。如今,喜爱、收藏和田观赏玉的藏家犹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队伍不断壮大。和田观赏玉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惊艳天下”,其传播认知之速,爱好收藏之广,出乎笔者意料。

和田观赏玉缘何在短时间内博得“众爱”?笔者认为原因有二:一是和田美玉在人们心目中固有的神圣地位;二是美玉和天然的图画相融合,质地珍贵,画面精美,意蕴深远。

随着和田观赏玉的收藏渐热,经营和田观赏玉的店铺随之开张揖客。在和田、乌鲁木齐、北京等地,和田观赏玉销售看好。

和田观赏玉,这一璀璨夺目的国内观赏石界的奇葩,如何命名更为科学规范?究竟好在哪里?资源量、市场交易及未来的趋势如何?这一系列问题,笔者现以多年来对和田观赏玉的品赏、理论思考、市场观察,陈述一下个人的观点。

一、 何谓和田观赏玉?

探究和田观赏玉,首先要明了和田观赏玉的概念。和田观赏玉,就是用观赏石的理念来发现、赏析和田玉的原生态美,质地为和田玉子料、戈壁料,其天然形成的画面、造型具有观赏价值。

笔者提出这一概念,是经过了长期的思考。和田玉子料形状与普通的河卵石相似,但相比质色更优。全国有江河的地方都有精美的卵石类的观赏石,而和田的玉龙喀什河、喀拉喀什河出产形如卵石的和田玉,如有精美的图案或奇特的造型,该如何称呼命名?这的确是一个理论问题。

我们觉得一块子料很有美感,往往是用赏析普通河卵石观赏石的思路来赏析的,用的是观赏石的理念。玉商看一块子料,多从质地的良莠,雕刻的题材等评价的。两者思路不同,目的各异。和田玉用来观赏,其品位的高低,用观赏石的鉴评标准来衡量,属于观赏石的理论、赏析范畴,故命名为和田观赏玉。

二、和田观赏玉的成因及其价值

和田观赏玉可分为图纹类和象形类,质地为和田玉子料或戈壁料,现已发现的大量的和田观赏玉质地为和田玉子料。

和田玉矿经千万年的风化剥落,成为无数大小不等的碎玉块,经千万年雪水搬运冲刷至河流里磨蚀,去其杂质,存其精华,形成了一颗颗精美的和田玉子料。这些子料的颜色除了本色(白、青白、青、碧、黄、墨)外,还由于停留在不同的矿物质地段,各种元素浸染,形成了不同的沁色(氧化色),子料的本色和沁色融合构成了精美的图案,让人欣喜不已。

和田观赏玉的发现和收藏,拓展了和田玉的收藏领域,丰富了其价值。

商业价值:和田玉玉质细腻半透明,颜色有白、绿、黄、黑、青等色以及沁色、各色之间的过渡色,形成的画面赏心悦目,观赏之“入玉三分”,由于质地为名贵的和田玉,全世界只有新疆和田一带才有发现,且资源量正在减少,故市场交易价不菲,商业价值高。

文化及收藏价值:和田玉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几千年来,人们敬玉、爱玉、赏玉、藏玉,对和田玉怀着一种特殊的情感。和田观赏玉质地为和田玉,而和田玉是数千年和田玉文化的载体,赏析和田观赏玉,自然而然有一种敬畏感、厚重感、珍贵感。另外,和田观赏玉同其他卵石类观赏石比较起来更具珍贵性,自然天成的画面同玉性结合起来,更加彰显了原本的文化内涵。

和田观赏玉的发现,为和田玉的赏玩开辟了崭新的领域,给人们带来了雕刻艺术之外的自然美。作为观赏石,和田玉悠久的文化底蕴又是传统赏玩的价值提升。因此,收藏和田观赏玉,是藏石既藏玉。

三、和田观赏玉的保养和赏析

和田观赏玉的保养和其他卵石类的观赏石的保养方法一样,可用婴儿护肤油、凡士林等保养,在这里强调,和田观赏玉主要是欣赏她的原生态美、自然美,切忌人为地用细砂纸处理玉石的表面。爱玉之人,爱石之人,崇尚、珍视天然的形态,不能为了和田观赏玉表面的光鲜而人为地加力。长期抚摸、把玩、保养,和田观赏玉自然会油光闪亮,焕发珍宝之气。

和田观赏玉是多种因素融合构成的具有观赏价值的观赏石,有玉质、玉的本身色彩、玉表面的俏色等因素,这些因素相得益彰,是一个综合体。把这些因素割裂开来只谈玉性,是落入了传统赏玉的窠臼。如评价一块和田观赏玉品味的高低,把肉质的优劣作为第一评价标准。对此,笔者不敢苟同,要是重在赏肉质,那就直接欣赏羊脂玉好了。还有和田观赏玉以白为贵,对此笔者也认为有失偏颇。诚然,和田白玉市场价位很高,但是白玉的白色和俏色鲜有融合成精美的画面,即便有图案,判断其价值也应从整体美考量,而不是因为质地是和田白玉就价位奇高。我们发现、赏析的是和田观赏玉的整体美,尊白而贬低其他色彩的和田玉,无疑会人为地限制和田观赏玉的发现、收藏范围,禁锢人们的观赏思维。此种观点显然不可取。

和田观赏玉的赏析。和田观赏玉是人们用观赏石的理念对和田玉价值的再发现、再认识。赏析和田观赏玉,我们有必要细细体味古人“良玉不琢,不借美于外也”思想。道家思想中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及儒家提出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明确提出追求玉的自然形态,追求返璞归真的自然美,这对我们赏析和田观赏玉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和田观赏玉的赏析,不仅要欣赏本身的质色美,更要研究其作为观赏石的文化内涵。和田观赏玉,命名要贴切,品读要灵动,意蕴要绵长。笔者认为和田观赏玉重在发现、赏析其意境美。如笔者收藏的一方和田观赏玉——《荷塘月色》,是这样赏析的:

暮色中的荷塘,恬静,清雅,又生机勃勃。田田的荷叶,像少女的脸庞,清新、淳美,散发着迷人的气息。小溪般的月光,静静地泻在了荷塘,荷叶好似轻轻施了一层粉黛,静美而内敛。荷塘中,流水脉脉,月光溶溶,荷叶静美,好一幅荷塘月色图呀!

这图画非出自丹青妙手,而是一块和田玉子料上天然形成的画面。细细品赏之,使人不由得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美。

千年美玉高洁,醉人图画倾心。

四、和田观赏玉收藏及交易市场

和田观赏玉的发现、收藏,可追溯到汉代。和田观赏玉收藏人唐传林撰写的《和阗美玉 天然图画》中说:“公元119年,西汉张骞两次奉汉武帝之命出使大月氏,在于阗一带登崇山峻岭而‘穷河源’,在天河边拾得几块玉质奇石献给汉武帝,令朝野上下叹为观止。在近现代,和阗玉质奇石也时有发现。我国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已故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沈钧儒老先生,收藏有世界五大洲的名石千余枚,对一枚和阗玉质奇石甚为珍爱,如今这枚奇石已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作为馆藏珍品陈列。”

在历史长河中,和田玉经历了巫玉、王玉、民玉三个阶段。玉不琢不成器的利用方式是占主导地位的。地处祖国边疆的和田,向内地输送玉石原料,在内地进行琢磨成器。很少有人注意到玉石上面天成的图案。

由于和田玉输入中原,主要作为宫廷用玉。钟爱观赏石的文人士大夫很难触摸到和田玉,即使拥有几块,数量想必也很少。这样就很少能发现可供观赏的和田玉。在和田玉的产地——新疆和田,因路途遥远,文人士大夫也难以到达此地觅石赏玉。

和田观赏玉被大量发现、珍藏的时期,应该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始发地还是和田。当时,和田有观赏石爱好者在市场上寻觅,他们用一双寻觅“美”的眼睛偶然发现:有的和田玉上面天然的俏色形成了非常精美的图案,不雕刻即动人心魄。就这样,在许多人把注意力集中在上好的玉质上时,他们却在不受注意的普通玉料中惊喜地寻觅带有图案的和田玉。

随着收藏时间的推移,和田的唐先生、郑先生等人开始撰写文章,宣传推介这种以名贵的和田玉为质地的观赏石。和田观赏玉就这样向外界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一时间,乌鲁木齐及内地的观赏石爱好者,源源不断地来到和田觅宝。细心的人会发现,乌鲁木齐的观赏石经营者,已经悄然地经营起了和田观赏玉。有的还在北京等地开起了和田观赏玉店铺。

目前,和田观赏玉市场已经过了萌动期,进入到发展成熟期。和田观赏玉的交易市场有和田、乌鲁木齐、北京、广州、深圳、石家庄等地。和田地区是和田观赏玉的主产地,收藏者近百人,藏量较大的有上千方,少的有十几方。乌鲁木齐和田观赏玉店铺有上百家,爱好者逐渐增多。北京近年来也出现了和田观赏玉店铺。

在收藏和经营的同时,一些收藏者也在国内权威赏石杂志刊发文章图片,宣传推介。和田观赏玉已愈来愈热。

五、和田观赏玉价位现状

和田观赏玉的价位,显然受到了“物以稀为贵”、“物以珍为贵”的影响,其一面世,即登大雅之堂,价格不菲。

据笔者了解,乌市的和田观赏玉店铺销售情况是(在这里权且以重量作为参考):重量在几十公斤的和田观赏玉(画面或造型),成交价一般在十万、数十万元;十公斤以下的和田观赏玉(画面或造型),成交价一般在数万元;画面、造型精绝的,品质高雅的,成交价更高,目前单块和田观赏玉成交价最高达到数百万元。

北京的和田观赏玉店铺销售价位,因为量少显得奇货可居,价位要高于乌鲁木齐。和田本地的和田观赏玉店铺销售价位要低于乌鲁木齐。

以规格的大小,重量的轻重,玉质的好坏,来衡量和田观赏玉的价位,显然是在和田观赏玉市场渐兴但不成熟的情况下,所反映出的藏家保守的消费心态。

笔者认为,随着和田观赏玉市场的日益完善,人们认知的进一步加深,对和田观赏玉的价位认定,会以其整体的美感给人们带来的精神愉悦的大小评估其价值。

六、和田观赏玉产地资源量及销售状况

和田观赏玉产地——新疆和田地区,近年来随着政府层面不断强化保护资源力度,加大规范和田玉采挖秩序,和田玉子料出产量已经十分有限。在有限的和田玉子料中甄选有观赏价值的和田观赏玉,难度可想而知!在产玉的玉龙喀什河、喀拉喀什河数不胜数的河卵石中挖玉,犹如沙里淘金。而经千辛万苦挖出的有限的和田玉子料中,用一双慧眼寻觅“奇玉图画”,更是百玉、千玉中难觅一二。

和田玉龙喀什河老桥两岸,每到周五、周日,是和田玉石巴扎日。数以万计的玉商、游客、爱好者在这里交易玉石、游玩,一派繁忙、热闹的景象。和田观赏玉爱好者也在这里寻宝,有乌市的,也有北京、广东等地的,他们通常抱着捡漏的心理,看是否能淘上宝贝。结果往往是空手而归,因为资源有限,新出产的和田玉子料少,即便有,也是僧多肉少,捡漏实属不易。

结束语

和田观赏玉是我国观赏石中的新贵,因为质地为名贵的和田玉,故受到了人们的推崇、追捧。她已经揭开了迷人的面纱,美艳惊人,动人魂魄。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随着和田观赏玉市场的日益成熟、扩大,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被和田玉的原生态美倾倒、陶醉。

和田观赏玉——游走在石与玉间的精灵

和田观赏玉——游走在石与玉间的精灵

和田观赏玉——游走在石与玉间的精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