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一個鹽販,竟然被賜予金書鐵卷

錢鏐生於唐朝大中六年二月十六日,是臨安縣石鏡鄉人。一家人都是以農耕打漁為生的普通人家。錢鏐小時候不喜歡讀書,喜歡練武,常與鄰里小朋友玩打仗遊戲。16歲時就放棄了讀書,轉而去做販賣私鹽的生意。但當時私自販買鹽是官府明令禁止的,由於利潤極高;錢鏐選擇了鋌而走險。這段經歷也讓錢鏐練就了不一樣的魄力和膽識。

唐末一個鹽販,竟然被賜予金書鐵卷

錢鏐

由於是唐末各地軍閥割據,連年混戰。21歲時的錢鏐,在石鏡鎮指揮使董昌手下當了一個義兵。因為錢鏐武藝高強,受到董昌重用;逐漸提升為偏將、副指揮使、兵馬使、鎮海軍右副使等職。隨後董昌覺得自己兵強馬壯,想割地稱帝。唐朝封錢鏐為浙東招討使,令其討伐董昌;董昌戰敗投江自殺。鑑於錢鏐招討董昌有功,唐昭宗特賜金書鐵券於他,免其本人九死或子孫三死;還派人取錢鏐畫像,懸於凌煙閣中。被授予鎮海、鎮東軍節度使,實際上兩浙成了他的勢力範圍。

唐末一個鹽販,竟然被賜予金書鐵卷

金書鐵卷

唐天祐四年(907年),朱溫篡唐稱帝。朱溫封錢鏐為吳越王,沒過多久又被被冊封為吳越國王。自此錢寥把府署為朝廷,設置丞相、侍郎等百官,一切禮制皆按照君主的規格。吳越地區儼然成了一個獨立的王國。錢寥在這塊地有了絕地的話語權後,就開始轉向了大規模經濟、文化建設、治理錢塘江等。當然這些也成了後來南宋基礎,比如南宋臨安宮城即原吳越王宮等。

後唐長興三年(932年),錢鏐薨於臨安王府正寢;享年八十一歲。後唐賜諡號武肅,吳越國上廟號太祖。在位四十一年,他文功武治;促進了地方經濟發展,保障了民眾安居樂業的局面。由於他有豐功偉績,後人為他在西湖南岸修建錢王祠,供世人瞻仰吳越王的業績。

唐末一個鹽販,竟然被賜予金書鐵卷

錢王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