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糊塗塗,急流勇退,厚臉皮,三要素行走職場

《厚黑學》職場謀生篇

《厚黑學》

  • 臉皮厚如城牆
  • 心要黑如煤炭
  • 才是英雄豪傑

《辦事》(二)

糊糊塗塗,急流勇退,厚臉皮,三要素行走職場


上文我們說到:嘉慶皇帝和紀昀

清朝的嘉慶皇帝,登位後對前代留下的一些遺留問題進行清理,還準備破格提拔幾位曾為父王作過貢獻卻被奸臣排擠、打擊的官員。但這破格提拔的事在清朝歷代尚無先例,群臣反應不ー。

嘉慶拿不定主意,便問老臣紀昀。

紀昀沉吟良久,說:"陛下,老臣承蒙先帝器重,做官已數十年了。從政從未有人敢以重金賄賂我;為了撰文著述,也不收厚禮,什麼原因呢?這只是因為我不謀私、不貪財。但是有一樣例外,若是親友有喪,要求老臣為之點主或作墓誌銘,他們所饋贈的禮金,不論多少厚薄,老臣是從不拒絕的。"

嘉慶聽完紀旳一席話感到莫名其妙,進而想一想,才點頭稱許,於是定下破格提拔這批官員的決心。

其中是何原因,原來紀昒用模糊之法,提出自己贊成皇上應該放下包袱,大膽去做的建議。

紀昀的這番話聽起來言不及義,但細究起來裡面大有文章。

既然為官清廉,何以對親友之喪事點主、作銘所得概不拒絕呢?為祖宗推恩無所顧忌之故也。您嘉慶皇帝破格提拔曾為先帝作過突出貢獻的官員,本來也是為祖宗推恩,弘揚先帝的德化,還有什麼顧忌的呢?

這不正和我紀為別人點主、作銘不推卻饋贈,好讓死者的後人為死者盡孝的道理一樣嗎?

嘉慶皇帝聰慧,哪能悟不出紀昀的話中話呢?

糊糊塗塗,急流勇退,厚臉皮,三要素行走職場

紀昀為何如此含含糊糊呢?出於兩種考慮:

其一,雖然建議破格提拔這些官員,但沒明說,此意見倘若被採納,是成是敗,名義上自己都沒有介入,皇帝也好,其他人也好,抓不著把柄;

其二,嘉慶皇帝秉性聰明,而且有好自作主張的特性。不說吧,自己的意見皇上不清楚,而且皇上會不高興。倘若說白了,恐有教導皇帝、不自量力的忌諱,起副作用。

不如用此模糊之法,讓皇帝自己“悟"出道理來,既說出了自己的意見,又迎合了皇帝好自作主張的秉性。紀昀此舉,真是一次一舉兩得的糊塗。

在科學研究中,“模糊”既是一種理論,也是一種思維,它的基礎是模糊數學。凡反映事物屬性的概念的外延不清晰,事物之間關係不明朗,難以用傳統的數學方法來量化考察,即是“模糊”。

模糊思維的特徵就是承認思維的模糊性,它遵循“亦此亦彼”的模糊邏輯,突破傳統邏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的界限,為人們解決模糊事物中間的問題開拓了廣闊天地。

紀昀這條建議的提出,考慮了太多的把不準的複雜因素,於是他寧願答非所問地模糊它一下,收到了“非模糊”參謀不會有的好效果。

當然,模糊之法不可濫用。

嚴格地說,模糊參謀法乃是一種特殊情況下的不得已而為之,如果不需要模糊的時候也來模糊它一下,就會弄巧成拙,失去了應有的意義。值得注意的是,模糊參謀不等同於模稜兩可。

參謀的看法、見解都應該包含在模糊語言之中,並且有可能被對方正確理解,不至於產生歧義。紀昀的一番話貌似文不對題,含含糊糊,其實他真正贊成什麼,反對什麼是很清楚的,紀昀早已算定他的參謀對象能悟出來。

糊糊塗塗,急流勇退,厚臉皮,三要素行走職場

要學會急流勇退

都說職場如戰場,不錯,職場就是戰場,身在職場中,就應該遵循一些做領導的“規則”:

居安思危,激流勇退。

這方面的例子也不少。

范蠡、文種

越王滅吳以後,越王勾踐循吳王夫差故轍北進,大會諸侯于徐州,一時號稱霸主。

勾踐的霸業,與范蠡、文種的忠心效勞、協力深謀是分不開的。

徐州會盟後,范蠡便擔任了上將軍這個最高軍事指揮職務。范蠡覺得自己的地位太高了,大名之下,不宜久留,於是班師回國後,向勾踐寫了一封辭職書說:

"臣聞主憂臣勞,主辱臣死。當年主公在會稽受辱,我沒有殉國,是為了滅吳報仇,今既已雪恥,我請求接受在會稽時應得的懲罰。"

勾踐看了范蠡的辭職書,先安慰他說:“回去後,我把越國分給你一半。“

接著又威脅范蠡說:“如果不聽我的話,就殺掉你。“

范蠡心裡想:“你按你的權力行事,我按我的意願行事。"

晚上,范蠡收拾了細軟珠玉,帶著家眷和隨從人員,不辭而別,乘船飄海而走,再也沒回來。

范蠡乘船經五湖(今太湖)入海,到達齊國後,立即派人給在越國擔任相國的文種送去一封信。

范蠡和文種都是楚國人,年輕時就是好友,後來兩人都到了越國,在勾踐手下共事幾十年,互相支持幫助,感情更加深厚。范蠡在信中說:“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這個人可以共同患難,不能共同安樂,你為什麼還不離開呢?"

文種看了信以後,內心很矛盾,他捨不得相國這個高官厚祿,認為勾踐對他這樣功高望重的老臣不會有什麼猜忌;同時又覺得范蠡的警告也不是沒有道理。

這時有人在勾踐面前進讒言,誣告文種要作亂。

原來,勾踐在報了會稽之仇,並完成霸業之後,就開始妒忌和畏懼文種的才能,他聽到讒言後,認為正好有理可誅,便隨函賜給文種把利劍。

文種接過劍,只見勾踐信中寫道:“你教寡人伐吳七術,寡人只用其中三種就滅了吳國,還有四種你掌握著,請你用那四種到地下去為我先王效勞吧!"

文種長嘆一聲說:“真後悔沒聽范蠡的話。”

於是引劍自殺。

范蠡到齊國定居後,改名換姓,自稱鴟夷子皮,在海邊開荒種地。全家勤勞耕作,齊心經營自家產業,沒有幾年,他家財聚積幾十萬,成為當地有名的鉅富。

齊國國君聽說他很有才能,就任命他為相。

范蠡感慨地說:“我在家從事生產能夠積攢千金,做官能夠做到上卿相這樣的高位,本來是平民百姓的我,算是達到頂點了。久受尊名,這對自己並沒有好處。”

於是他把相印交給齊君,又把自己的財產全部分給好友和鄉里人,只帯著少量貴重珍寶,和家裡人默默地離開這個熟悉的地方,走向另一個陌生的地方。

范蠡帶著全家到了陶(今山東定陶北),他認為這裡交通方便,位置適中,便於客商雲集,可以謀生致富,於是又更名換姓,自稱陶朱公,在這裡定居下來。

范蠡父子辛勤耕種田地,飼養牲畜,從事商業活動,生意興隆。幾年之間,又積累了百萬家財,成為天下鉅富。

范蠡三遷,每次都有榮名,而他成名於天下,正是他居安思危,激流勇退,善於把握時機,勤苦自勵,創造條件,不貪圖功名利祿的結果。

糊糊塗塗,急流勇退,厚臉皮,三要素行走職場

當差時必須厚臉辦事

在我們的生活中,歷來只有“事不過三之說,可大多數人都不相信,官場偏無“事不過三"之說,這就是厚臉當差,厚臉辦事。只有如此,你才能在官場中立於不敗之地。

為了說明這個道理,下面的一個歷史故事,看後你定會獲益匪淺。

“安史之亂"時,安定唐朝江山的功臣中,郭子儀當居第一。

由於他功勞太大,唐玄宗身後的幾任皇帝把他罷免了又起用,事成後又罷免。舉凡一生,四落四起,可郭子儀從來沒有怨言。

朝廷需要時,一接到命令,他不顧一切,馬上出發;叛亂平定后皇上疑忌罷免他,他也無怨無悔,馬上回家。真正做到了“用之則行,舍之則藏"。

郭子儀一生所提拔的部下中,有六十多人後來都官至將相。八子七婿皆顯貴於當代。

史書對郭子儀的評價是:“天下以其身為安危者殆三十年,功蓋天下而主不疑,位極人臣而眾不嫉,窮奢極欲而人不非。"

我國曆代的功臣,能做到這三點的,試問還有幾人?

郭子儀是憑什麼修來這樣大的福報---富貴壽考集於一身,功名利祿一人佔盡,而沒有像歷史上常見的功高震主的大將那樣,橫遭不測呢?

我們下回再說!

《厚黑學》

關於職場中的文章如下:

《抗爭》已完結

《應變》已完結

《保全》已完結

《求職》已完結

《交友》已完結

《辦事》共三篇,創作中....

《學習》共兩篇,創作中....

《直諫》共兩篇,創作中....

《晉升》共兩篇,創作中....

覺得有幫助請分享關注哦!持續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