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冲突和中印卫星导航系统的崛起


印巴冲突和中印卫星导航系统的崛起


印巴冲突最近越演越烈,战斗机都打下来了,这不由让人想起1999年印巴卡吉尔(Kargil)大规模冲突,那次冲突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中国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图1)和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图2)的崛起。

印巴冲突和中印卫星导航系统的崛起

印巴冲突和中印卫星导航系统的崛起

1999年的冲突很激烈,双方士兵伤亡超过1000人,印度在后期占据上风,一个很重要原因在于印军大量装备了GPS定位设备,这对复杂山区机动作战而言是莫大的优势。GPS在90年代展现出来的军用价值太可怕了,1990年海湾战争、1996年科索沃战争乃至卡吉尔冲突,都是极好的例子。

为及时终止双方冲突,美军切断了印军的军用GPS接收机服务,极大限制了印军进一步行动,最终双方回到战争起点。

曾经,为了加强GPS在区域内的应用精度,印度最初计划发射配合GPS的区域卫星导航增强系统,就像现在的日本准天顶系统(QZSS)一样,它们相当于GPS系统的附属。但是卡吉尔冲突给印度上了很大一节课,拼尽全力也要发展独立自主的系统,哪怕印度并没有足够能力建设全球性系统,但是折腾一个服务于南亚地区的IRNSS系统还是足够的。

这个决定是对的,最近发射的GPS第三代卫星更进一步加强了随开随关能力,不想让你用,非常容易。

中国也是很早就意识到了GPS的可怕。90年代,张大嘴巴围观海湾战争中美国吊打中东第一强国伊拉克、科索沃战争“零伤亡”作战、外科手术式攻击,被科技完全颠覆的战争形态让人震惊。

1999年,世界第一、单价20亿美元的B2轰炸机投下的几枚GPS精确制导炸弹“一不小心从不同角度误炸”了我国大使馆(图3),这事儿带来的耻辱更是没谁了,但牙咬碎又如何?

印巴冲突和中印卫星导航系统的崛起

不用再犹豫,完全独立自主的北斗立即开始立项,技术不行慢慢来也要搞,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持续的建设,就是要做出来。

2018年终于大丰收,北斗1年10箭18星,比俄罗斯建设Glonass期间最快的1年9星都快很多。这两年,北斗即将收尾。

2019年2月26日,北斗在全球的可视卫星数已经非常理想(图4,大于4即足够实现定位),“点亮”全球。亚太地区更是特别加强,精度更高。


印巴冲突和中印卫星导航系统的崛起


往回一看,已经憋了20年。

航天人,是值得尊敬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