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好,“活着的烈士”柴云振!

一路走好,“活着的烈士”柴云振!

遗体告别仪式现场

□楚天都市报记者陈倩 通讯员谢春林 贺勇辉 刘圣德 蒋龙 王帅

青山含悲悼英雄,江河呜咽哭忠魂。12月29日下午,93岁的一级战斗英雄、特等功臣柴云振遗体告别仪式在家乡四川广安市岳池县殡仪馆举行,社会各界200余人前往送别。

一路走好,“活着的烈士”柴云振!

柴云振生前所在空降兵某旅政委姚恒文致悼词

白色的花圈和挽联布满悼念大厅的四周,人群肃穆前行,向老英雄遗体躬身告别。老英雄生前所在单位、空降兵部队官兵代表专程赶来,在哀乐声中致以崇高的军礼,为老英雄送上最后一程。柴云振生前所在空降兵某旅政委姚恒文致悼词时表示,对英雄最好的祭奠,就是秉承英雄血脉,发扬英雄精神,续写英雄篇章。作为英雄传人,我们将始终铭记以柴云振为代表的老一辈英雄的丰功伟绩,高擎英雄战旗,积极练兵备战,努力建成世界一流空降兵。

柴云振参加过抗美援朝作战,战后被志愿军总部记特等功,并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在297万多名志愿军中,被授予此称号的只有50人。尽管战功赫赫,但他的事迹却鲜为人知,一度成为“活着的烈士”。

一路走好,“活着的烈士”柴云振!

空降兵军史馆馆长刘圣德慰问柴老亲属

被认定为“烈士”的他,隐姓埋名回家务农30多年

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朴达峰狙击战中,柴云振担任志愿军15军45师134团8连7班班长,带领全班仅剩的3名战士直插敌群,仅用20分钟便夺占了3个阵地,歼敌200余人。在与敌殊死肉搏中,他右手食指被咬断,全身24处受伤,当场昏死过去,被多次转送回到国内救治。

一路走好,“活着的烈士”柴云振!

柴云振生前所在连队连长毛小龙代表全连官兵参加遗体告别仪式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这位战功卓著的英雄因右手残废扣不了扳机,自感无法继续作战,不愿成为部队的负担,便隐姓埋名回到四川省岳池县的小村庄,过着贫苦的农耕生活。三十多年过去了,在朝鲜为国杀敌立下大功的柴云振从未向人提起,连朝夕相处的儿女都不知道,自己的父亲竟然是一位大英雄。乡亲们也只知道,他是一位抗美援朝老兵,偶尔会提到,他曾在朝鲜一个叫“朴达峰”的地方打过仗。他在家乡干得十分出色,土改时,他被选为副乡长,后来成立人民公社,他又被任命为大队党支部书记。

而部队和柴云振失去联系后,经过多次寻找都没有结果,只好认定为他为烈士,他的“遗像”与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并排摆放在朝鲜军事博物馆,衣冠被埋入志愿军烈士陵园。

一路走好,“活着的烈士”柴云振!

资料图

他的下落牵动中朝两国领导人,金日成为他颁发迟到33年的勋章

1980年,朝鲜领导人金日成到北京参加抗美援朝30周年纪念活动,邓小平会见了他。两人自然谈到30年前的那场战争,金日成代表朝鲜国家和人民感谢中国的帮助和支持,还顺便向邓小平打听原志愿军十五军的战斗英雄柴云振的情况。时任北京军区司令员,十五军老军长秦基伟这次会见时也在座。听到问话,秦基伟回答说:“柴云振是原志愿军十五军的一名战士,在朝鲜江原道金化郡朴达峰战斗中英勇顽强,志愿军总部授予他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接着又说,“我们现在暂不清楚柴云振的情况,一旦打听到消息,一定及时向金主席报告。”邓小平听了秦基伟的介绍,当即指示说:“尽快派人寻找柴云振。只要柴云振在这个世界上,哪怕是大海里捞针,我们也要把他捞起来!”于是,十五军再次组织对英雄的寻找,军首长把这个任务正式下达给了军史组。

一路走好,“活着的烈士”柴云振!

资料图

这时的柴云振,还在家乡继续务农。有一天村里人问他:“报纸上有寻人启事,找的是一个志愿军英雄,叫柴云振,是不是你?”很快儿子也找来了这张《四川日报》,他把那则启事看了又看,似乎觉得部队要找的人就是自己,但他又不敢完全肯定。儿子劝他说:“是不是,到部队去一趟不就知道了。”到这时,他才动了要回一趟部队的念头。也正是那一次,部队这才找到了失去联系33年之久的战斗英雄。

抗美援朝35周年时,柴云振受邀去朝鲜,从朝鲜军事博物馆取回了自己遗像,金日成亲手将一枚“迟到”33年的一级自由独立勋章挂在他胸前。这枚勋章,柴云振后来捐给了空降兵军史馆。

给老班长的最后一个军礼,他的眼角泛出了泪花

这些年来,柴云振经常到机关、学校、厂矿作光荣传统报告,多次回到老部队给官兵们讲上甘岭战斗故事,部队官兵也常来看望老英雄,“隐姓埋名,不慕荣利”的奉献精神已经列入空降兵部队十大优良传统之一,成为教育广大官兵的生动教材。尽管被确认为英雄,但他依然低调简朴,从不说自己是英雄,在他眼里,“真正的英雄,是那些牺牲的战友”。

一路走好,“活着的烈士”柴云振!

向老英雄敬礼

部队官兵最后一次看望他们的老班长,是在今年12月21日。上甘岭特功八连指导员、四班班长徐成以及机关代表,不远千里来到四川岳池县看望老英雄。

“老班长,我是八连的指导员,今天我们来看您了,这些年来我们连队官兵继承和发扬您的优良作风,各方面建设都走在空降兵部队的前列……”

“老班长,我是四班班长徐成,从到连队的第一天开始,我就是听到了您的战斗故事,您是我心中的英雄,也是我一直以来学习的榜样……”

雷晋武和徐成紧紧地靠在老英雄的病床边,轻轻地和老英雄诉说着连队的故事。93岁高龄的柴云振,虽然躺在病床上无法睁开眼看看远道而来的娘家人,眼角却泛出了泪花。

一路走好,“活着的烈士”柴云振!

资料图

“爷爷一直都很牵挂自己的老部队,每次部队有人来看他,他都非常的高兴……”柴云振孙女柴萍介绍说,近几年爷爷很想回老部队看看,但是身体一直不允许,始终没能实现,知道连队指导员和班长来看他了,心里肯定很激动很高兴。

“向老英雄敬礼!”站在老英雄病床前,向老英雄敬上最标准的军礼,表达最崇高的敬意。

12月26日,柴云振走了。

一路走好,“活着的烈士”柴云振!

资料图

英雄远去,“活烈士”永驻人们心间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

在来送别柴云振的人群中,地方青年舒蔓以前听过柴老作报告,昨天从网上得知将举行老英雄遗体告别仪式,她专程赶到岳池县殡仪馆送别老英雄,她说:“柴老的英雄事迹让我倍受感动,作为年轻一代,我们也要在工作中发扬老英雄不计名利的牺牲奉献精神,为建设伟大祖国而努力。

柴云振的遗像,是由他的战友于2010年拍摄的,他穿着志愿军军服,胸前挂满勋章。老英雄永远离开了我们,但他在上甘岭战役中所体现出的上甘岭精神以及“隐姓埋名,不图名利”的奉献精神已经撒下了传承的种子,正在一代代后继者的精神土壤中生根发芽。柴云振生前所在连队连长毛小龙说,全连官兵要秉承老英雄“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隐姓埋名”的奉献精神,把连队建成一流的战斗连队。

英雄远去,精神长存,“活烈士”永驻心间。

转自:楚天都市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