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巷街“民國風”建築

倉巷街最古老的建築是明朝的,但曾經的倉巷街的建築多為民國風格,雖然大部分已經拆除,但在3號、6號,尤其15號元,都有民國風格建築,保存最完整的是15號院的民國建築。

民國建築即民國時期()興建的包括官方和民間私人各類建築的總稱,是中國近代建築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建築風格有折衷主義、古典主義、傳統中國宮殿式、新民族形式、傳統民族形式及現代派及六種。

民國風格建築既有北方端莊渾厚,又有南方靈巧細膩。民國建築可謂參酌古今,兼容中外,融會南北,堪稱西風東漸時期中外建築藝術的縮影。

倉巷街“民國風”建築

倉巷街“民國風”建築

倉巷街大倉門原來是典型的民國風格,這些維修後的效果,民國風格已經不夠明確

倉巷街“民國風”建築

倉巷街“民國風”建築

倉巷街大倉門內部

倉巷街“民國風”建築

倉巷街“民國風”建築

這個外牆也具備民國風格

以下是三號院民國風格建築

倉巷街“民國風”建築

倉巷街“民國風”建築

倉巷街“民國風”建築

倉巷街“民國風”建築

倉巷街“民國風”建築

以下是6號院民國風格建築

倉巷街“民國風”建築

倉巷街“民國風”建築

倉巷街“民國風”建築

倉巷街“民國風”建築

倉巷街“民國風”建築

倉巷街“民國風”建築

以下是15號院民國風格建築

倉巷街“民國風”建築

倉巷街“民國風”建築

倉巷街“民國風”建築

倉巷街“民國風”建築

倉巷街“民國風”建築

倉巷街“民國風”建築

倉巷街“民國風”建築

倉巷街“民國風”建築

倉巷街“民國風”建築

倉巷街“民國風”建築

倉巷街“民國風”建築

倉巷街“民國風”建築

倉巷街“民國風”建築

倉巷街“民國風”建築

個人認為,民國風格建築應早於民國(1912-1949),是基督教傳教士帶入中國的,最初的基督教風格主要是基督教教堂、基督教醫院和基督教學校建築。

1900年辛丑條約賠款後大部分教堂被修復或者新建,因此辛丑條約賠款後是中國所謂民國風格建築的大爆發時期。而1912年開始的民國政府把西方建築風格和中國明清建築風格柔和,民國風格建築再次大爆發,形成了國家認同。與民國風格建築同時流行的是西裝、領帶、禮貌、文明棍、旗袍、高跟鞋和絲襪,還有股票、公司等等。

直到1949年,這一切戛然而止!

我們參觀倉巷街,要善於發現她的看點,和一組看點的共性。比如倉巷街的古樹,十幾棵古樹,同樣可以串聯起來成為倉巷街的一組獨特看點之一,匯聚成倉巷街的重要特徵之一。

一條古街,必須有自己的代表性的景點或者景點組,一個或者三五個典型看點就可以,試圖認為一切都得美好,那已經不現實了,也不利於簡潔的描述清楚倉巷街的歷史文化內涵或者精神特徵所在,也就是說不清倉巷街看點究竟在哪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