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40年,英國欲對法國“下死手”?丘吉爾算盤打的可真精

在1940年,英國欲對法國“下死手”?丘吉爾算盤打的可真精

眾所周知,英國和法國在國際關係上好的像是穿一條褲子一樣,在大事上面也都是同進退。二戰前期,兩國更是聯手簽訂了很多互助條約,儼然成為了歐洲大陸的霸主。但是在1940年,部分法國海軍潰敗逃亡至英國亞歷山大軍港時,被法國一直稱為“好兄弟”的英國卻要對自己“下死手”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1940年,被德國打的雞飛狗跳的法國軍隊踏上了逃亡之路。這時英國高層已經開始意識到法國海軍註定會戰敗,戰敗的法國肯定不能被德國所掌控,首相丘吉爾便開始打起了歪主意,下達了一條不怎麼地道的命令:法國海軍要麼歸順,要麼便是滅亡。

在1940年,英國欲對法國“下死手”?丘吉爾算盤打的可真精

不得不說丘吉爾的算盤打的就是精,之所以下達這個命令,主要有三個原因。首先第一個原因就是英國想趁機削弱法國海軍的勢力。一山不容二虎,英國早就想成為歐洲大陸獨一檔的存在,只是礙於同樣強大的法國一直未能實現。這個原因很快就得到了證實,英國艦隊的司令收到解決亞歷山大港的法國海軍的命令,而當到了亞歷山大港以後,便傳達了丘吉爾的指示,希望將法國艦隊歸入英國海軍旗下,艦隊去法國所屬的西印度群島或者是美國港口,在那裡解散編制,在亞歷山大港將全部的艦隊沉入海底,否則就只能戰場相見。

但是法國沒有辦法答應這些霸道的條款,所以便延長時間,儘可能保存一些海軍的實力,以便以後可以再東山再起。

在1940年,英國欲對法國“下死手”?丘吉爾算盤打的可真精

第二,英國想把法國的這股勢力納為己有。在法國投降後,法國和德國簽訂了一個條約,條約中規定允許法國擁有部分海軍艦隊,法國海軍一聽,當然非常高興,並且表示支持服從新的維希政府。而維希政府卻是由德國人控制的政府,儘管法國海軍的總司令很堅決的保證不會讓德國掌控,但是丘吉爾不會輕易的相信,他也想把這麼大一股勢力納為己有,畢竟只有真正在自己手裡邊才算是真的。

第三,國與國之間都是永遠講究利益的,哪有“好兄弟”可言。英國和法國關係密切的主要原因還是得益於在一戰時期的戰勝國“分贓會”,在一戰結束後,英法作為戰勝國得到了諸多利益,是利益把它們連接在了一起。而此時面對投降的法國,對於英國來說用處早已不如以前,便動起了趁火打劫的念頭。倘若當時的法國沒有被德國入侵,於英國也有很大的利益,那麼法國海軍到達亞歷山大港口時等待的不是槍口,而是鮮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