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年间人口一千九百万,为何到乾隆年间就增加到了三亿多?


人口增长的原因那么多

一是,封建王朝周期规律。中国的封建王朝在末期,总会出现,朝廷失其鹿,群雄进行争夺。各路英雄们为了争夺天下,实现自己家天下的梦想,可谓无所不用其及,屠城,灭族,扒黄河等手段,有多毒就用多毒的手段,只要能打到敌人。在这种情况下,人口大量锐减,不管哪朝哪代都一样,唐朝、宋朝、明朝都一样。清朝也是,到了康熙年间才逐步安稳下来了,那时土地也足够养活当时的人口了。社会稳定,人口自然增加了。


二是,古代我国属于小农经济,农民种地就需要大量劳动力,为了得到壮年男劳力,大伙自然就多生了。

三是,当时我国引进了红薯和玉米等农作物,这些农作物高产,大量的粮食能够养活那么多人。

四是,雍正废除了人头税,实行推丁入亩。在他之前,所有的朝代都是征收人头税的,不关有田没田,都要交税。推丁入亩就没田的不用交了,农民负担减轻了,自然需要多字都孙了。

综合起来,到了乾隆年间,人口自然就膨胀了。


郭来说历史


乾隆在位期间,清朝人口至少翻了两倍。这是由很多原因共同造成的,我就一个个列举出来。

1.历史遗留原因

清军刚入关的时候,中国人口锐减,顺治末年甚至只有1400万人。但是这个1400万仅仅是在册人数。

因为天下大乱,百姓流离失所,原有的户籍制度崩溃,很多人变成了黑户。这部分人口肯定是统计不上去的。但是天下慢慢的趋于稳定,这部分总要出来的。

2.政策原因

康熙采取了比较宽松的政策,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而且在康熙五十年,宣布永不加赋(税和赋是分开了算的,没说不加税),同时免除了新出生人口的人头税(中国历史学者美化历史有一套,这个人头税一直不提哟),减少了百姓的压力。

雍正元年开始实行摊丁入亩政策,将土地作为收税的对象,而不再是压迫百姓。让中国的百姓,终于可以放开压力,活下去了。同时大量为了躲避人头税而成为黑户的人,重新进入户籍体系。人口暴增。

3.新作物的引进,局势比较稳定

玉米和红薯在明朝就已经有了,但是没有推广开来。玉米和红薯除了高产以外,对土地的要求不高。很多贫瘠的不能种小麦,稻子的地方,都种下了玉米和红薯。粮食产量暴增。

同时清朝中期,地方还是比较稳定的。战乱基本都控制在边疆,对百姓波及比较小。所以清朝时期的人口增长速度令人吃惊。

像题主所说的,1900万就是康熙二十一年的人口数量(这一年平定了三藩之乱)。康熙五十一年的的时候(前一年宣布永不加赋),有2462万人。

雍正取消了人头税,摊丁入亩。乾隆年间,中国人口开始呈现爆炸式的增长。乾隆六年,中国人口为1亿4千万,乾隆二十七年达到两亿。乾隆五十五年,清朝人口突破三亿。

喜欢就关注呗:砍历史。我是马卡你,每天讲点不一样的故事。


侃砍历史


因为一千几百万这个数字只是官方掌握的人口数据,与实际数据相差甚远。现代的研究认为,三藩之变结束后全国全国普遍恢复和平的康熙十八年(1679年),实际人口数量在1.5亿左右,到乾隆年间近百年大致和平时代增长一倍多达到三亿多,是比较正常的古代人口增长速度。

明代的官方人口数字,基本是一个笑话,一直是朱元璋时代的六千多万的数字。从靖难之役结束到明末天下大乱,中国核心人口密集区大致有200多年的和平年代,这是迄今为止最长的一次的长期和平。现代的研究认为,明末人口在2亿人左右。

经历了明末的战乱和清初清军在中国大地上的残酷屠杀,到三藩之变结束的1679年,实际人口估计在1.5亿左右,相比明末有巨大的下降。

当然,清初最初的官方人口数字,延续自明代,与实际差距巨大。顺治18年(1661年),官方人口数字为1920万人,康熙9年(1670年),官方人口数字为1939万人。

雍正年间开始实行普遍的摊丁入亩政策后,清代的官方人口数字开始缓慢的向实际人口数字靠近。乾隆8年(1743年),官方在册人口数字1.5亿人,乾隆59年(1794年),官方在册人口数字3.1亿人。乾隆59年(1794年)的数字,应该与实际人口数字比较接近了。当然,清代的人口数据有问题的地方也不少,如某些地方明显存在着过高的虚报,但后期与实际人口数字相对较为接近了。

康熙乾隆年间的人口增长,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百年左右的长期和平带来的人口自然增长,二是美洲作物的推广提高了人口容纳的上限。

从康熙十八年(1679年)三藩之变结束到嘉庆元年(1796年)的白莲教大起义,中国核心人口密集区有100多年的大致和平时代,没有被战乱波及。长期的和平时代,人口自然增长非常可观。

明末开始,大航海时代中欧洲人在美洲发现的农作物逐渐传入中国,在中国缓慢的普及到各地。美洲作物中红薯(番薯)、玉米、土豆尤其重要,这些作物产量较高,并且适应多种气候以及山地等地形,大大提高了中国区域的人口上限。网上有人戏称康乾盛世为番薯盛世,指的就是这方面因素。

(红薯)


仁勇校尉


说的不好听点,人口增长就像细菌滋生,只要环境合适,温度合适,那就是疯长疯传,具体到清朝社会,把自然界的环境转换为社会环境的话就是玉米、马铃薯这些高产农作物的出现;说到温度的话,其实就是康乾盛世的出现。(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说到盛世,它不是大风刮来的,也不是谁运气好碰上的,这与当时康熙、雍正及乾隆时期的一系列政策有关,最基础的就是摊丁入亩,直白点讲就是废除人头税,这是人口增长的政策动因。

什么叫人头税,摊丁入亩之后有什么好处呢?也就是说原来是有人就得交税,家里人口多,数人头,有几个人交几份税,不管这个人可不可以有固定的产出,在古代什么才能叫固定的产出呢,当然是有地了,有地种就可以安身立命。


但实行摊丁入亩之后就不一样了,它不看你家里有几个人,只关心你有几亩地,人多地少的也不吃亏,人少地多的反而多交税,这不止是调动普通的老百姓生产积极性的问题,因为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分配是更加合理化了。

同时还极大的提高了人们生娃儿的积极性,因为多一个劳动力,就意味着可以在有限的土地上更深入的精耕细作。人口增长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玉米、马铃薯这些高产农作物的出现,这些农作物不但高产,而且环境适应能力极强,中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大龄的山地丘陵得不到利用。

玉米、马铃薯的出现则使得占国土面积最大的山地丘陵有了用武之地,极大地扩展了人们的生存空间,耕地面积也是极大增长,而开垦荒地本就需要大量劳动力,地多打的粮食才能多,这些都促使老百姓的生产生育积极性!


历史三日谈


康熙年间人口一千九百万,为何到乾隆年间就增加到了三亿多?

虽然在清朝世纪时期我国人口数量增长得非常快。但是康熙年间人口确实已经达到一亿以上,而不是所谓的一千九百万。

  • 那么,为什么清朝年间,我国人口数量增长得这么快呢?堪称是爆炸式增长。

明朝末年,也就是明光宗,崇祯的父亲在位的时候,虽然根据统计,当时的人口是5.1千万人。但是,这个数据还明显存在非常大的水分。因为,当时很多活不下去的农民,因为土地兼并严重,只得到地主家卖身为奴。因此,这些人实际上就因为官官相护,没有在明朝官方的统计数据之内。

这可不仅仅是我的推断。

1502年,明孝宗弘治十五年,5千万人,耕地4.228亿亩;

1620年,明光宗泰昌元年,5.1千万人,耕地7.4393亿亩。

在短短120年的时间里,明朝的耕地面积,增加了整整3亿亩,耕地都是需要平民百姓们去开垦,并且一直耕种的。但是,在没有经历大规模战乱的情况下,人口竟然只增长了0.1千万人。深切地暴露出,明朝时期土地兼并、卖身为奴,到了多么可怕的地步。

而且,人口增长另外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美洲的高产作物,在明朝嘉靖时期,就已经传入中国,并得到推广。所以,在这一时期,明朝的人口肯定得到一个极为巨大的增长。在120多年的时间里,不可能仅仅只增长了0.1千万人。

  • 事实上,在400年前,在宋朝时期的生活水平条件下,宋金夏,三国的总人口,就已经达到了13.6千万人。

所以,现代的很多学者,都认为明朝时期人口,肯定已经超过了1亿,甚至接近2亿。可见,明末战乱,对人口伤害有多么的巨大。

当然,到康熙年间,康熙平定三藩之乱后,实际上清朝就再也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乱,处于一个相对比较和平稳定的年代。给人口数量的增长,创造了一个稳定的基础。

但是,人口数量的增长,并不是意味着清朝的统治比较清明,恰恰相反,清朝时期的统治极为黑暗。人口数量的增长,完全是,依靠在这一时期大规模推广的,从美洲传入的,巨量的高产作物。

  • 实际上,我国古代真正的,土生土长的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粟、黍、小麦,其实就是大米,小米,黄米,小麦这几种谷物。

虽然,我国土地非常的辽阔,但是,还有很大部分的山地和丘陵地区,根本不适合这些作物的生长。

于是,玉米在16世纪传入中国,番薯、马铃薯在17世纪传入中国。实际上,在明清时期,虽然禁海比较严重,但是民间私船还是很多的,美洲的农作物,有30多种,在这一时期传入中国。

于是,广大的山地和丘陵地区,都得到了有效的利用。成为了灾荒之年,灾民赖以生存的口粮。

  • 但是,实际上清政府,对于这些高产作物的推广,并没有发挥什么作用。是民间自发的,通过人口的流动,慢慢的蔓延全国,成为了人口爆炸式增长的原动力。

从而,出现了康熙年间,1亿人口,一直到清朝末年光绪的时候,4.5亿人口。

我是春秋百晓生,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样的历史人物。想了解历史人物,学习历史知识的可以关注我,感谢大家支持。


历史公元


看了那么多回答,为什么老是把一个简单的问题搞得那么复杂。

大家只需要记住,国家太平安定无战争,那国家人口基数就会爆炸性增长,一个国家一旦发生战争,那么人口可能增长缓慢,如果一个国家时不时要打几仗,那么人口基数可能会维持一个稳定状态,如果一个国家经常性打仗那么国家人口肯定会出现负增长。


这一定律放在古今中外都适用。

每一个年代的各种因素不同,所以不能张飞斗岳飞,不具备可比性,那个年代只能同那个年代相比。

比如唐代的人口不能同汉代的人口去做比较,因为这两个朝代不具备可比性。

现在我来套用一下,看我讲的人口增长规律和战争有莫大影响是不是成立。

古:

举例秦亡楚汉相争汉朝建立汉初人口肯定不多,经过文景之治人口翻倍增长。

古:

元末战争明朝建立明初人口不多,人口经过仁宣之治,人口恢复增长。

古:

明末清初清朝建立全国人口不多,经过康雍乾盛世人口出现爆炸性增长。

今:

我国解放前人口也没有现在多,人口增长翻倍主要是五零后、六零后、七零后这三十年人口在爆炸性增长,八零后、九零后、零零后的人口波动都不大,这当然是国家计划生育少生优生控制的结果。

外:

日本战后人口也并不多,为什么人口一下子爆炸性增长到了一亿多。

发现一个人口增长规律没。

往往一个新的开始的初期人口并不多,但是经过二十年到三十年的时间就可以出现人丁兴旺、国泰民安的盛世。

这人口增长就和赌博一样,二赢一把就变成四,四又给它来一个驴打滚就变成八,八又给它来一个原地打滚就变成十六,大家看二变成十六总共赌了三把,这就叫做次方式增长。

人口也是一样,国家安定了,没有战乱影响了,国家人口也可以次方式增长。

大家看清初人口1900万二十年以后变成3800万人口,又二十年以后变成7600万人口,又20年后人口变成1亿5200万人口,但我告诉大家人口增长远远不是次方式的二变四,绝大部分时候可以说二翻一下可能变成五或变成五点一不一定,所以一个国家建立到恢复人口大致只需要二十至三十年,你看我国解放后人口增长主要是五零后、六零后、七零后这三十年人口在恢复,以后人口过剩就需要控制人口了。

康熙年间1900万人口到乾隆年间变成了3亿主要原因就是国家安定国内无大规模战争。


郑建元158


看到很多人把康乾年间的人口增长完全归功于红薯等新作物的引进,其实这是不全面的。红薯和玉米并没那么重要。


红薯等美洲作物的引进,算是一个次要因素,但却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17-18世纪是世界人口大增长的时代。


首先题目的数据完全错了, 根据路教授的《中国人口通史》,在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 清朝约有9千万人,

到了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 达到30148715人, 突破了三亿。即从9000万达到3亿,花了129年,翻了3.32倍。


相对而言,日本在1603年人口约为1200万人,到了1730年变成了3300万。130年间增长了2.75倍。


日本当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海外产品的引进是不利的,但他们人口增长只是仅次于同期的中国。


而另一个例子是英国,英国人口从1601年的410万,增长到1761年的610万,花了160年,却只增长了这么点,要知道整个18世纪英国海外移民其实不多,美洲作物为何没造成英国人口翻番?


所以这么一看。有没美洲作物,还真不是太重要。如果没有玉米红薯的普及,清朝前期的人口还是会增长二倍以上。因为凭借版图资源,突破2亿接近3亿一点问题都没有。

(湖北阳新县的 番鸭,原产于美洲,清初时引入,似鹅非鹅,似鸭非鸭的鸭科动物)


实际上清朝人口的增长,学术界认为原因主要是四点:


一,明末战乱的恢复,明代顶峰其实已经达到1亿人以上,有些学者甚至认为早已达到2亿。而在清初,很多历史记载很多省份已经在战乱中变得荒无人烟,甚至连成都城都到处跑老虎。所以在清代增长到3-4亿并不奇怪。



二,清朝对全国人口统计范围的扩大是人口总数增长的重要原因


清朝对全国的有效管辖领域在我国历代王朝中是最大的, 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 因此人口统计范围也是最大的,所以他将其他王朝忽略的 少数民族人数也加入了统计。


盖番、回、黎、苗、瑶、夷人等, 久经向化, 皆按丁口编入民数“,


三,清朝前期对历史上的赋役制度做了重大改革, 使得长期隐匿的人口浮现出来


取消了人头税,因此大量隐匿人口在统计中表现了出来,而明朝却因为有大量隐匿人口存在,所以在官方统计数字中一直没超过6千万。



四:食物结构的改善有利于人口增长


原产于美洲的甘薯、马铃薯、玉米等高产农作物在明末清初传入中国, 并逐步大面积种植, 大大提高了当时的农产品总产量, 也改变了人们的食物结构, “一年红薯半年粮”,于是更多人被养活。


闭家锁的红枫


首先康熙时代,也就是1662年统计的不是总人口,而是口丁人数,就是有赋役义务的男丁。当时的口丁比是4.8,实际人口其实是9100万人口。

乾隆55年,1790年,我国人口总数首次突破3亿人口,在130年时间,人口增长了三倍。首先就是康熙宣布永不加赋,雍正时期开始摊丁入亩,不再征收人头税,人口增长完全摆脱了赋税和差役制度的束缚。其次就是在18世纪,引入的玉米红薯土豆开始在我国大面积种植。

如果种植小米必须要在比较平整肥沃的土地,而且非常辛苦,也就亩产80-100多斤。但是包谷无论陡坡,还是坡地,都可以种植,而且亩产300-400斤很平常。因为河滩,山地,丘陵都可以种植玉米,土豆,红薯和高粱等等作物。

我国耕地也从5亿亩增加到了11亿亩,再加上复合种植,单产提高,也就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而且在整个18世纪,全世界的人口都在大幅度增长。1377年,英格兰和威尔士只有200万人口,到了1770年就达到了550万,到1801年达到了1050万人口。法国在1701年为1200万人口到了1801年也达到了2700万人口。

就连日本都增长到了3000万人口,因此我国在18世纪人口增加2倍多并不奇怪。另外清朝人口大增长,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随着原产于墨西哥的陆地棉传入,该棉种产量更高,棉花纤维质量更好,我国全国普遍改种该种棉花,淘汰了木棉和草棉,在冬季就让更多人可以安然度过,极大降低了死亡率。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史研究在1999年的研究称:清朝华北农民成年人年粮食3.3石,老人小孩年1.65石。以小米,高粱,春麦为主食,杂以豆类,蔬菜和薯类,绝少吃肉,小麦和稻米只有节日和婚丧嫁娶的时候才吃。

山东济南府农民主食煎饼稀饭,豆腐小豆腐咸菜番椒为主,甲辰佳节的时候一家人才割1-2斤肉。没有战乱,平时可吃饱,冬天有棉衣,没有徭役,征夫,当时的百姓也已经满足,可以保证人口不断增长。


深度军事


清朝前期,从康熙到乾隆年间,人口出现爆发式增长,达到了中国历史的一个人口峰值。人丁兴旺、也成了康乾盛世的一大标志。古代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一直奉行男耕女织的传统,人地之间的矛盾一直贯穿着历史。清朝的人口增加主要因为措施得当以及外来物种,解决好了人地矛盾。

第一,社会稳定。清军入关后,迅速平定中原,结束动荡的社会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下,人民安居乐业,专心生产。康乾盛世的百余年间,男丁不知兵革之患,不打仗就回家种地生孩子。

清朝前期,经过明末的社会动荡,已经人少地多,人均可耕种面积大。清朝鼓励开发新的土地,发现农业。农业发展了,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

第二,清朝的税收与人口政策,提高了生育率,推动人口峰增长。

康熙年间,政府推行“盛世滋丁,永不加赋”,固定了人头税,增加的人不用缴纳人头税。到了雍正时期,推行摊丁入亩,直接废除人头税,改征地税,不断抑制了土地兼并控制了人地矛盾,还推动人口的自然增长。

第三,外来农作物的传入。

欧洲的航海大发现,将整个世界连为一体,这就是全球化的萌芽,当时的中国也受到影响。在这个过程中,玉米、番薯、土豆等高产农作物传入中国,并迅速得到推广,粮食产量增加。

第四,医学技术的提升。清政府重视医疗卫生事业,西医在本土也得到推广|(金鸡纳霜等西药传入,救过身患疟疾的康熙一命),人均寿命得到提升。

到了康乾年间,明朝末年的小冰期已经不存在了,气候已经回暖,北方也能大面积种植粮食作物。

人口增加持续到乾隆晚年,人地之间的矛盾又重新出现,人多地少,人口就停止了增长。


秋媚读史


我是极客茶道,关于清朝人口大爆发的问题,我觉得原因很多,总结起来,主要是:

一、战乱和统计数据的问题。

清军刚入关的时候,因为长时间的战乱,中国人口锐减,甚至有说顺治末年时只有1400万人。但是这个1400万仅仅是在册人数。由于百姓流离失所,人口数量无法准确统计。

这里有一个说法,认为1600年明朝约有1.97亿,清初1655年时有1.2亿人。1.2亿人和1400万人,这个说法的差距也太大了吧。

二、社会稳定期的繁衍生息。

康熙积极采取了比较宽松的政策,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康熙五十年朝廷免除了新出生人口的人头税,减少了百姓的压力。雍正登基之后又开始实行摊丁入亩政策,将土地作为收税的对象,而不再是压迫百姓(这个大家看《雍正王朝》电视剧应该就很清楚了)。地主土豪们积极投资土地,农民也纷纷走上了种地岗位,而且从此生孩子也开始放得开了,人口迅速增加。

三、引进新的农作物和生产力的提升。

1644年之后,小冰河期过去,世界主要国家人口都出现快速暴涨。1600年时:英国500万,德国1200万,俄国1520万,印尼850万!1900年:英国3750万,德国4300万,俄国10600万,印尼3800万!

首先,农作物方面,玉米、番薯、土豆等新的农作物开始在中国普及,大量的荒地种植新作物,可以支持更多的人口。(玉米是从美洲引进的哦)

再者,生产力提高了,科技进步了。虽然清朝没有完全同步西方国家的工业革命,但是劳动关系、生产工艺等各个方面,还是比前一个朝代有很大程度的提升。比如广州十三行代表的国际贸易繁荣程度。又比如,明朝隆庆年间,我国发明了预防天花的人痘接种法,清朝开始大规模推广,传染病死亡率大幅下降。

最后,地球环境变得更宜居了,小冰河期之后,全世界很多国家的人口都在快速增长。

明万历八年到清顺治七年(1580-1650年),小冰期到来,气温下降导致雨带偏移,水旱灾害频发,进而导致粮食减产,瘟疫频发,社会动荡。崇祯年间陕甘地区更是几年滴水未降,清朝伊始,气温开始稳中缓升,中原大地开始逐渐恢复生机,大量的土地得以重新开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