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年間人口一千九百萬,為何到乾隆年間就增加到了三億多?


人口增長的原因那麼多

一是,封建王朝週期規律。中國的封建王朝在末期,總會出現,朝廷失其鹿,群雄進行爭奪。各路英雄們為了爭奪天下,實現自己家天下的夢想,可謂無所不用其及,屠城,滅族,扒黃河等手段,有多毒就用多毒的手段,只要能打到敵人。在這種情況下,人口大量銳減,不管哪朝哪代都一樣,唐朝、宋朝、明朝都一樣。清朝也是,到了康熙年間才逐步安穩下來了,那時土地也足夠養活當時的人口了。社會穩定,人口自然增加了。


二是,古代我國屬於小農經濟,農民種地就需要大量勞動力,為了得到壯年男勞力,大夥自然就多生了。

三是,當時我國引進了紅薯和玉米等農作物,這些農作物高產,大量的糧食能夠養活那麼多人。

四是,雍正廢除了人頭稅,實行推丁入畝。在他之前,所有的朝代都是徵收人頭稅的,不關有田沒田,都要交稅。推丁入畝就沒田的不用交了,農民負擔減輕了,自然需要多字都孫了。

綜合起來,到了乾隆年間,人口自然就膨脹了。


郭來說歷史


乾隆在位期間,清朝人口至少翻了兩倍。這是由很多原因共同造成的,我就一個個列舉出來。

1.歷史遺留原因

清軍剛入關的時候,中國人口銳減,順治末年甚至只有1400萬人。但是這個1400萬僅僅是在冊人數。

因為天下大亂,百姓流離失所,原有的戶籍制度崩潰,很多人變成了黑戶。這部分人口肯定是統計不上去的。但是天下慢慢的趨於穩定,這部分總要出來的。

2.政策原因

康熙採取了比較寬鬆的政策,讓百姓得以休養生息。而且在康熙五十年,宣佈永不加賦(稅和賦是分開了算的,沒說不加稅),同時免除了新出生人口的人頭稅(中國歷史學者美化歷史有一套,這個人頭稅一直不提喲),減少了百姓的壓力。

雍正元年開始實行攤丁入畝政策,將土地作為收稅的對象,而不再是壓迫百姓。讓中國的百姓,終於可以放開壓力,活下去了。同時大量為了躲避人頭稅而成為黑戶的人,重新進入戶籍體系。人口暴增。

3.新作物的引進,局勢比較穩定

玉米和紅薯在明朝就已經有了,但是沒有推廣開來。玉米和紅薯除了高產以外,對土地的要求不高。很多貧瘠的不能種小麥,稻子的地方,都種下了玉米和紅薯。糧食產量暴增。

同時清朝中期,地方還是比較穩定的。戰亂基本都控制在邊疆,對百姓波及比較小。所以清朝時期的人口增長速度令人吃驚。

像題主所說的,1900萬就是康熙二十一年的人口數量(這一年平定了三藩之亂)。康熙五十一年的的時候(前一年宣佈永不加賦),有2462萬人。

雍正取消了人頭稅,攤丁入畝。乾隆年間,中國人口開始呈現爆炸式的增長。乾隆六年,中國人口為1億4千萬,乾隆二十七年達到兩億。乾隆五十五年,清朝人口突破三億。

喜歡就關注唄:砍歷史。我是馬卡你,每天講點不一樣的故事。


侃砍歷史


因為一千幾百萬這個數字只是官方掌握的人口數據,與實際數據相差甚遠。現代的研究認為,三藩之變結束後全國全國普遍恢復和平的康熙十八年(1679年),實際人口數量在1.5億左右,到乾隆年間近百年大致和平時代增長一倍多達到三億多,是比較正常的古代人口增長速度。

明代的官方人口數字,基本是一個笑話,一直是朱元璋時代的六千多萬的數字。從靖難之役結束到明末天下大亂,中國核心人口密集區大致有200多年的和平年代,這是迄今為止最長的一次的長期和平。現代的研究認為,明末人口在2億人左右。

經歷了明末的戰亂和清初清軍在中國大地上的殘酷屠殺,到三藩之變結束的1679年,實際人口估計在1.5億左右,相比明末有巨大的下降。

當然,清初最初的官方人口數字,延續自明代,與實際差距巨大。順治18年(1661年),官方人口數字為1920萬人,康熙9年(1670年),官方人口數字為1939萬人。

雍正年間開始實行普遍的攤丁入畝政策後,清代的官方人口數字開始緩慢的向實際人口數字靠近。乾隆8年(1743年),官方在冊人口數字1.5億人,乾隆59年(1794年),官方在冊人口數字3.1億人。乾隆59年(1794年)的數字,應該與實際人口數字比較接近了。當然,清代的人口數據有問題的地方也不少,如某些地方明顯存在著過高的虛報,但後期與實際人口數字相對較為接近了。

康熙乾隆年間的人口增長,主要因素有兩個,一是百年左右的長期和平帶來的人口自然增長,二是美洲作物的推廣提高了人口容納的上限。

從康熙十八年(1679年)三藩之變結束到嘉慶元年(1796年)的白蓮教大起義,中國核心人口密集區有100多年的大致和平時代,沒有被戰亂波及。長期的和平時代,人口自然增長非常可觀。

明末開始,大航海時代中歐洲人在美洲發現的農作物逐漸傳入中國,在中國緩慢的普及到各地。美洲作物中紅薯(番薯)、玉米、土豆尤其重要,這些作物產量較高,並且適應多種氣候以及山地等地形,大大提高了中國區域的人口上限。網上有人戲稱康乾盛世為番薯盛世,指的就是這方面因素。

(紅薯)


仁勇校尉


說的不好聽點,人口增長就像細菌滋生,只要環境合適,溫度合適,那就是瘋長瘋傳,具體到清朝社會,把自然界的環境轉換為社會環境的話就是玉米、馬鈴薯這些高產農作物的出現;說到溫度的話,其實就是康乾盛世的出現。(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說到盛世,它不是大風颳來的,也不是誰運氣好碰上的,這與當時康熙、雍正及乾隆時期的一系列政策有關,最基礎的就是攤丁入畝,直白點講就是廢除人頭稅,這是人口增長的政策動因。

什麼叫人頭稅,攤丁入畝之後有什麼好處呢?也就是說原來是有人就得交稅,家裡人口多,數人頭,有幾個人交幾份稅,不管這個人可不可以有固定的產出,在古代什麼才能叫固定的產出呢,當然是有地了,有地種就可以安身立命。


但實行攤丁入畝之後就不一樣了,它不看你家裡有幾個人,只關心你有幾畝地,人多地少的也不吃虧,人少地多的反而多交稅,這不止是調動普通的老百姓生產積極性的問題,因為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分配是更加合理化了。

同時還極大的提高了人們生娃兒的積極性,因為多一個勞動力,就意味著可以在有限的土地上更深入的精耕細作。人口增長的另一個原因就是玉米、馬鈴薯這些高產農作物的出現,這些農作物不但高產,而且環境適應能力極強,中國是個多山的國家,大齡的山地丘陵得不到利用。

玉米、馬鈴薯的出現則使得佔國土面積最大的山地丘陵有了用武之地,極大地擴展了人們的生存空間,耕地面積也是極大增長,而開墾荒地本就需要大量勞動力,地多打的糧食才能多,這些都促使老百姓的生產生育積極性!


歷史三日談


康熙年間人口一千九百萬,為何到乾隆年間就增加到了三億多?

雖然在清朝世紀時期我國人口數量增長得非常快。但是康熙年間人口確實已經達到一億以上,而不是所謂的一千九百萬。

  • 那麼,為什麼清朝年間,我國人口數量增長得這麼快呢?堪稱是爆炸式增長。

明朝末年,也就是明光宗,崇禎的父親在位的時候,雖然根據統計,當時的人口是5.1千萬人。但是,這個數據還明顯存在非常大的水分。因為,當時很多活不下去的農民,因為土地兼併嚴重,只得到地主家賣身為奴。因此,這些人實際上就因為官官相護,沒有在明朝官方的統計數據之內。

這可不僅僅是我的推斷。

1502年,明孝宗弘治十五年,5千萬人,耕地4.228億畝;

1620年,明光宗泰昌元年,5.1千萬人,耕地7.4393億畝。

在短短120年的時間裡,明朝的耕地面積,增加了整整3億畝,耕地都是需要平民百姓們去開墾,並且一直耕種的。但是,在沒有經歷大規模戰亂的情況下,人口竟然只增長了0.1千萬人。深切地暴露出,明朝時期土地兼併、賣身為奴,到了多麼可怕的地步。

而且,人口增長另外的一個最為重要的因素,美洲的高產作物,在明朝嘉靖時期,就已經傳入中國,並得到推廣。所以,在這一時期,明朝的人口肯定得到一個極為巨大的增長。在120多年的時間裡,不可能僅僅只增長了0.1千萬人。

  • 事實上,在400年前,在宋朝時期的生活水平條件下,宋金夏,三國的總人口,就已經達到了13.6千萬人。

所以,現代的很多學者,都認為明朝時期人口,肯定已經超過了1億,甚至接近2億。可見,明末戰亂,對人口傷害有多麼的巨大。

當然,到康熙年間,康熙平定三藩之亂後,實際上清朝就再也沒有發生過大的戰亂,處於一個相對比較和平穩定的年代。給人口數量的增長,創造了一個穩定的基礎。

但是,人口數量的增長,並不是意味著清朝的統治比較清明,恰恰相反,清朝時期的統治極為黑暗。人口數量的增長,完全是,依靠在這一時期大規模推廣的,從美洲傳入的,巨量的高產作物。

  • 實際上,我國古代真正的,土生土長的糧食作物,主要是水稻、粟、黍、小麥,其實就是大米,小米,黃米,小麥這幾種穀物。

雖然,我國土地非常的遼闊,但是,還有很大部分的山地和丘陵地區,根本不適合這些作物的生長。

於是,玉米在16世紀傳入中國,番薯、馬鈴薯在17世紀傳入中國。實際上,在明清時期,雖然禁海比較嚴重,但是民間私船還是很多的,美洲的農作物,有30多種,在這一時期傳入中國。

於是,廣大的山地和丘陵地區,都得到了有效的利用。成為了災荒之年,災民賴以生存的口糧。

  • 但是,實際上清政府,對於這些高產作物的推廣,並沒有發揮什麼作用。是民間自發的,通過人口的流動,慢慢的蔓延全國,成為了人口爆炸式增長的原動力。

從而,出現了康熙年間,1億人口,一直到清朝末年光緒的時候,4.5億人口。

我是春秋百曉生,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樣的歷史人物。想了解歷史人物,學習歷史知識的可以關注我,感謝大家支持。


歷史公元


看了那麼多回答,為什麼老是把一個簡單的問題搞得那麼複雜。

大家只需要記住,國家太平安定無戰爭,那國家人口基數就會爆炸性增長,一個國家一旦發生戰爭,那麼人口可能增長緩慢,如果一個國家時不時要打幾仗,那麼人口基數可能會維持一個穩定狀態,如果一個國家經常性打仗那麼國家人口肯定會出現負增長。


這一定律放在古今中外都適用。

每一個年代的各種因素不同,所以不能張飛鬥岳飛,不具備可比性,那個年代只能同那個年代相比。

比如唐代的人口不能同漢代的人口去做比較,因為這兩個朝代不具備可比性。

現在我來套用一下,看我講的人口增長規律和戰爭有莫大影響是不是成立。

古:

舉例秦亡楚漢相爭漢朝建立漢初人口肯定不多,經過文景之治人口翻倍增長。

古:

元末戰爭明朝建立明初人口不多,人口經過仁宣之治,人口恢復增長。

古:

明末清初清朝建立全國人口不多,經過康雍乾盛世人口出現爆炸性增長。

今:

我國解放前人口也沒有現在多,人口增長翻倍主要是五零後、六零後、七零後這三十年人口在爆炸性增長,八零後、九零後、零零後的人口波動都不大,這當然是國家計劃生育少生優生控制的結果。

外:

日本戰後人口也並不多,為什麼人口一下子爆炸性增長到了一億多。

發現一個人口增長規律沒。

往往一個新的開始的初期人口並不多,但是經過二十年到三十年的時間就可以出現人丁興旺、國泰民安的盛世。

這人口增長就和賭博一樣,二贏一把就變成四,四又給它來一個驢打滾就變成八,八又給它來一個原地打滾就變成十六,大家看二變成十六總共賭了三把,這就叫做次方式增長。

人口也是一樣,國家安定了,沒有戰亂影響了,國家人口也可以次方式增長。

大家看清初人口1900萬二十年以後變成3800萬人口,又二十年以後變成7600萬人口,又20年後人口變成1億5200萬人口,但我告訴大家人口增長遠遠不是次方式的二變四,絕大部分時候可以說二翻一下可能變成五或變成五點一不一定,所以一個國家建立到恢復人口大致只需要二十至三十年,你看我國解放後人口增長主要是五零後、六零後、七零後這三十年人口在恢復,以後人口過剩就需要控制人口了。

康熙年間1900萬人口到乾隆年間變成了3億主要原因就是國家安定國內無大規模戰爭。


鄭建元158


看到很多人把康乾年間的人口增長完全歸功於紅薯等新作物的引進,其實這是不全面的。紅薯和玉米並沒那麼重要。


紅薯等美洲作物的引進,算是一個次要因素,但卻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17-18世紀是世界人口大增長的時代。


首先題目的數據完全錯了, 根據路教授的《中國人口通史》,在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 清朝約有9千萬人,

到了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 達到30148715人, 突破了三億。即從9000萬達到3億,花了129年,翻了3.32倍。


相對而言,日本在1603年人口約為1200萬人,到了1730年變成了3300萬。130年間增長了2.75倍。


日本當時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對海外產品的引進是不利的,但他們人口增長只是僅次於同期的中國。


而另一個例子是英國,英國人口從1601年的410萬,增長到1761年的610萬,花了160年,卻只增長了這麼點,要知道整個18世紀英國海外移民其實不多,美洲作物為何沒造成英國人口翻番?


所以這麼一看。有沒美洲作物,還真不是太重要。如果沒有玉米紅薯的普及,清朝前期的人口還是會增長二倍以上。因為憑藉版圖資源,突破2億接近3億一點問題都沒有。

(湖北陽新縣的 番鴨,原產於美洲,清初時引入,似鵝非鵝,似鴨非鴨的鴨科動物)


實際上清朝人口的增長,學術界認為原因主要是四點:


一,明末戰亂的恢復,明代頂峰其實已經達到1億人以上,有些學者甚至認為早已達到2億。而在清初,很多歷史記載很多省份已經在戰亂中變得荒無人煙,甚至連成都城都到處跑老虎。所以在清代增長到3-4億並不奇怪。



二,清朝對全國人口統計範圍的擴大是人口總數增長的重要原因


清朝對全國的有效管轄領域在我國曆代王朝中是最大的, 超過了歷史上任何一個朝代, 因此人口統計範圍也是最大的,所以他將其他王朝忽略的 少數民族人數也加入了統計。


蓋番、回、黎、苗、瑤、夷人等, 久經向化, 皆按丁口編入民數“,


三,清朝前期對歷史上的賦役制度做了重大改革, 使得長期隱匿的人口浮現出來


取消了人頭稅,因此大量隱匿人口在統計中表現了出來,而明朝卻因為有大量隱匿人口存在,所以在官方統計數字中一直沒超過6千萬。



四:食物結構的改善有利於人口增長


原產於美洲的甘薯、馬鈴薯、玉米等高產農作物在明末清初傳入中國, 並逐步大面積種植, 大大提高了當時的農產品總產量, 也改變了人們的食物結構, “一年紅薯半年糧”,於是更多人被養活。


閉家鎖的紅楓


首先康熙時代,也就是1662年統計的不是總人口,而是口丁人數,就是有賦役義務的男丁。當時的口丁比是4.8,實際人口其實是9100萬人口。

乾隆55年,1790年,我國人口總數首次突破3億人口,在130年時間,人口增長了三倍。首先就是康熙宣佈永不加賦,雍正時期開始攤丁入畝,不再徵收人頭稅,人口增長完全擺脫了賦稅和差役制度的束縛。其次就是在18世紀,引入的玉米紅薯土豆開始在我國大面積種植。

如果種植小米必須要在比較平整肥沃的土地,而且非常辛苦,也就畝產80-100多斤。但是包穀無論陡坡,還是坡地,都可以種植,而且畝產300-400斤很平常。因為河灘,山地,丘陵都可以種植玉米,土豆,紅薯和高粱等等作物。

我國耕地也從5億畝增加到了11億畝,再加上覆合種植,單產提高,也就可以養活更多的人口。而且在整個18世紀,全世界的人口都在大幅度增長。1377年,英格蘭和威爾士只有200萬人口,到了1770年就達到了550萬,到1801年達到了1050萬人口。法國在1701年為1200萬人口到了1801年也達到了2700萬人口。

就連日本都增長到了3000萬人口,因此我國在18世紀人口增加2倍多並不奇怪。另外清朝人口大增長,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隨著原產於墨西哥的陸地棉傳入,該棉種產量更高,棉花纖維質量更好,我國全國普遍改種該種棉花,淘汰了木棉和草棉,在冬季就讓更多人可以安然度過,極大降低了死亡率。

中國社會經濟發展史研究在1999年的研究稱:清朝華北農民成年人年糧食3.3石,老人小孩年1.65石。以小米,高粱,春麥為主食,雜以豆類,蔬菜和薯類,絕少吃肉,小麥和稻米只有節日和婚喪嫁娶的時候才吃。

山東濟南府農民主食煎餅稀飯,豆腐小豆腐鹹菜番椒為主,甲辰佳節的時候一家人才割1-2斤肉。沒有戰亂,平時可吃飽,冬天有棉衣,沒有徭役,征夫,當時的百姓也已經滿足,可以保證人口不斷增長。


深度軍事


清朝前期,從康熙到乾隆年間,人口出現爆發式增長,達到了中國歷史的一個人口峰值。人丁興旺、也成了康乾盛世的一大標誌。古代中國是一個農業社會,一直奉行男耕女織的傳統,人地之間的矛盾一直貫穿著歷史。清朝的人口增加主要因為措施得當以及外來物種,解決好了人地矛盾。

第一,社會穩定。清軍入關後,迅速平定中原,結束動盪的社會環境。穩定的社會環境下,人民安居樂業,專心生產。康乾盛世的百餘年間,男丁不知兵革之患,不打仗就回家種地生孩子。

清朝前期,經過明末的社會動盪,已經人少地多,人均可耕種面積大。清朝鼓勵開發新的土地,發現農業。農業發展了,可以養活更多的人口。

第二,清朝的稅收與人口政策,提高了生育率,推動人口峰增長。

康熙年間,政府推行“盛世滋丁,永不加賦”,固定了人頭稅,增加的人不用繳納人頭稅。到了雍正時期,推行攤丁入畝,直接廢除人頭稅,改徵地稅,不斷抑制了土地兼併控制了人地矛盾,還推動人口的自然增長。

第三,外來農作物的傳入。

歐洲的航海大發現,將整個世界連為一體,這就是全球化的萌芽,當時的中國也受到影響。在這個過程中,玉米、番薯、土豆等高產農作物傳入中國,並迅速得到推廣,糧食產量增加。

第四,醫學技術的提升。清政府重視醫療衛生事業,西醫在本土也得到推廣|(金雞納霜等西藥傳入,救過身患瘧疾的康熙一命),人均壽命得到提升。

到了康乾年間,明朝末年的小冰期已經不存在了,氣候已經回暖,北方也能大面積種植糧食作物。

人口增加持續到乾隆晚年,人地之間的矛盾又重新出現,人多地少,人口就停止了增長。


秋媚讀史


我是極客茶道,關於清朝人口大爆發的問題,我覺得原因很多,總結起來,主要是:

一、戰亂和統計數據的問題。

清軍剛入關的時候,因為長時間的戰亂,中國人口銳減,甚至有說順治末年時只有1400萬人。但是這個1400萬僅僅是在冊人數。由於百姓流離失所,人口數量無法準確統計。

這裡有一個說法,認為1600年明朝約有1.97億,清初1655年時有1.2億人。1.2億人和1400萬人,這個說法的差距也太大了吧。

二、社會穩定期的繁衍生息。

康熙積極採取了比較寬鬆的政策,讓百姓得以休養生息。康熙五十年朝廷免除了新出生人口的人頭稅,減少了百姓的壓力。雍正登基之後又開始實行攤丁入畝政策,將土地作為收稅的對象,而不再是壓迫百姓(這個大家看《雍正王朝》電視劇應該就很清楚了)。地主土豪們積極投資土地,農民也紛紛走上了種地崗位,而且從此生孩子也開始放得開了,人口迅速增加。

三、引進新的農作物和生產力的提升。

1644年之後,小冰河期過去,世界主要國家人口都出現快速暴漲。1600年時:英國500萬,德國1200萬,俄國1520萬,印尼850萬!1900年:英國3750萬,德國4300萬,俄國10600萬,印尼3800萬!

首先,農作物方面,玉米、番薯、土豆等新的農作物開始在中國普及,大量的荒地種植新作物,可以支持更多的人口。(玉米是從美洲引進的哦)

再者,生產力提高了,科技進步了。雖然清朝沒有完全同步西方國家的工業革命,但是勞動關係、生產工藝等各個方面,還是比前一個朝代有很大程度的提升。比如廣州十三行代表的國際貿易繁榮程度。又比如,明朝隆慶年間,我國發明瞭預防天花的人痘接種法,清朝開始大規模推廣,傳染病死亡率大幅下降。

最後,地球環境變得更宜居了,小冰河期之後,全世界很多國家的人口都在快速增長。

明萬曆八年到清順治七年(1580-1650年),小冰期到來,氣溫下降導致雨帶偏移,水旱災害頻發,進而導致糧食減產,瘟疫頻發,社會動盪。崇禎年間陝甘地區更是幾年滴水未降,清朝伊始,氣溫開始穩中緩升,中原大地開始逐漸恢復生機,大量的土地得以重新開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