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40劇之1981

40年40劇之1981

啊戰友

你喬裝改扮深入敵後去戰鬥

啊戰友

你機智靈活神出鬼沒去戰鬥

勝利在向你招手

曙光在前頭

啊戰友

你艱苦卓絕敵人虎穴度春秋

啊戰友

你捨身忘死孤膽鬥敵顯身手

勝利在向你招手

曙光在前頭

多麼熟悉的旋律,多麼難忘的記憶。

伴隨著這首至今令人難忘的主題曲,1981年春,中國第一部真正以情節劇模式製作、產生廣泛影響的電視連續劇出現在人們視野。

40年40劇之1981

1981年2月5日大年初一,央視開播《敵營十八年》。

萬人空巷——用這幾個字來形容《敵營十八年》播出時的火爆,一點也不誇張。

那是人們第一次看到國產的長篇電視劇,而且是反特題材,情節一環扣一環,地下工作者一次次急中生智、化險為夷,又在每一集的結尾,留下一個個懸念,實在吊人胃口。

看完一集,恨不得第二天早點兒到來,早點兒天黑,接著看個究竟 。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大西洋底來的人》《加里森敢死隊》等海外劇在國內播放受到了廣泛的關注。

40年40劇之1981

但《加里森敢死隊》的播出,卻讓一些青少年迷戀模仿劇中的飛刀術,其中的格鬥、血腥場面也受到不少批評。

為了消除負面影響,中央電視臺叫停該劇,並緊急上馬了中國第一部國產電視連續劇《敵營十八年》。

《敵營十八年》由著名導演王扶林執導,原作者是唐佩琳。

因為當時並沒有可以參考的劇本樣式,唐佩琳借鑑中國章回小說寫法,分集寫出了中國第一部電視連續劇的劇本。

40年40劇之1981

當時央視雖然給了堪稱天文數字的10萬元撥款,但在拍攝中仍是捉襟見肘。

由於經費少,劇組也來不及趕製服裝,江波身上的國民黨軍裝都是借來的,借不到褲子,就將人物的全身鏡頭改成半身拍攝。

領子太小,系不上風紀扣,這位國民黨的“少將高參”就只好整場戲敞著領子。

帽子太小,就拿在手裡,作戴帽狀。

40年40劇之1981

飾演江波的張連文自己也感嘆:“我一米八的個子,由於軍裝小、袖子短,動作都不敢做大,生怕弄壞了。”

劇中,江波手拿菸捲敞著領口與敵人談笑風生的形象,讓觀眾感覺亦正亦邪,幾乎顛覆了此前熒屏和銀幕上正面角色一味“高大全”的固定範式。

雖然這部劇現在看來情節跳躍、劇情粗糙,但對於那個年代的觀眾來說,簡直是磁鐵般的吸引力。

片頭先是響起刺耳的警報聲,接著是幾聲槍響,然後推出片名。

電視劇分當機立斷、關鍵時刻、將計就計、智斬女妖、碼頭迎親、虎口抜牙、高風亮節、排險救女、虎穴揚威9集。

40年40劇之1981

全劇故事跨越了紅軍時期、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男主人公江波並非一上來就是一個成熟的地下工作者,而是初出茅廬就被國軍頭目宣子奇的花招所迷惑,送出了假情報,造成我方的重要損失。

不過江波成熟得很快,以後每次他都巧妙地完成了任務,並且巧妙地嫁禍於敵人,自己安然過關。

40年40劇之1981

在最後一集裡,江波像《智取威虎山》裡的楊子榮一樣,在敵人環伺的險惡環境中把一直緊盯自己的特務說成了“共軍”,並把他帶走“交上級處置”。

小車輕快地開往解放區,江波和久別的戰友們緊緊地握手。

江波將國民黨的軍帽狠狠地甩在地上,車輪滾滾碾過帽子。

隨著這個頗有象徵意味的畫面閃過,全劇就此告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