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中國古代沒有科學,你還真信了?

說中國古代沒有科學,你還真信了?

來源丨喜馬拉雅FM吳國盛教授的精品課《清華教授吳國盛:科學簡史》

中國古代究竟有沒有科學?事實上,“中國古代沒有現代意義上的科學”這個定論已經被很多人接受。但這個問題的特殊性,牽涉到民族感情,所以有必要再認真討論一下中國古代究竟有沒有科學。

我們先從科學的定義談起。

說中國古代沒有科學,你還真信了?

科學的第一個定義

首先,什麼叫科學?目前對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取決於不同定義。

比方說把科學定義的窄一點:科學就指的是一種起源於希臘的東西,中國古代當然就沒有科學了;或者說科學就是基於希臘的數理科學傳統,加實驗傳統所構成的現代科學,那我們也可以說,中國古代沒有科學。

一般來說有兩個定義:

第一個定義是援引所謂的正統的西方的科學定義,這個定義就是基於希臘的理性科學數理科學,以及近代出現的實驗科學的數理實驗科學,這是標準的定義,也可以說是最窄的定義。

說中國古代沒有科學,你還真信了?

牛頓的代表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就是數理科學革命的集大成之作,書中提出了經典力學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以研究普遍規律為目標。

“科”、“技”不分的科學定義

第二個定義就把科學等同於技術,像李約瑟、中國人所做的那樣,不分技術和科學,以技代科。但以技代科、科技不分也不能說完全沒有道理。

因為19世紀以後科學開始轉化為技術,科技之間的界限不太明確,越到20世紀越到現代科技界限越來越不明確,現在創新的時代,所有的創新是技術創新,所有的技術創新其實背後就是科學創造。

說中國古代沒有科學,你還真信了?

北宋科學家沈括的《夢溪筆談》,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國自然科學、工藝技術的綜合性著作。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評價其為“中國科學史上的里程碑”,體現了“科”“技”不分的思維方式。

每一個新的科學理論必然會帶來一些新的技術出現,所以科技之間的界限也不好分。但是這種不分是一個現代的現象,並不是古代的現象。

19世紀以前,科學技術是分得很清楚的,科學家陣營和技術技師們的工匠陣營是互相不來往的。所以說不能以今天的科技不分,推廣到古代。

所以,“科”“技”在中國的語境下還是要區分,科學是科學,技術是技術。

科學和技術之間的廣闊領域

所以我們說一方面中國古代有自己的一套技術,另一方面中國古代沒有西方意義上的數理科學實驗科學。那麼科學還有沒有別的定義?

這就要求有第三類定義:介於技術和數理實驗科學之間的領域。

如果我們說科學是一個譜系的話,一端是技術,另外一端是純粹的數學,或者數理科學。那麼這之間有一個廣大的領域,我們稱之為博物學,或者自然志。

說中國古代沒有科學,你還真信了?

博物學或者自然志,不是單純的技術,而是追究事物的性質,要研究事物本身,而不是僅僅為了人工製造一些東西,而是要直接面向世界上的事物。但是它又沒有達到數理科學的程度:提供確定性普遍性原則、道理、原因。

所以說什麼是科學?科學有一個譜系,可以指技術,也可以指博物學,也可以指數理實驗科學,這三大類別是有一個譜系的。那中國古代到底有沒有科學呢?

在技術的意義上,中國古代有科學。在博物學的意義上,中國古代有科學。在數理實驗科學意義上,中國古代沒有科學。

這樣一來就很清楚了,中國古代有沒有科學,必須要取決於科學的定義是什麼樣的。

關於主播:

《清華教授吳國盛:科學簡史》認識科學,應該有一個正確的開始。

不瞭解科學走過的歷程,就無法理解科學的本質。讓中國頂尖的科學史主講教授吳國盛以文理滲透的獨特視角帶你重新審視科學,貫通古今一窺中西方文化的本質差異,一探究竟,什麼是科學。

關於喜馬拉雅:

喜馬拉雅,中國知名音頻平臺,4.8億用戶的共同選擇。不用看,聽喜馬拉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