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国家那么穷,为什么崇祯不向自己的宗族和地主士绅征税,反而逼着老百姓造反?

且听风吟无痕


当时的大明王朝日薄西山,国家财政濒临危机,而崇祯皇帝原本就是一个刚愎自用唯我独尊的人物,但是在这风雨飘摇之际也只能拉下脸来向自己瞧不起的那群皇亲国戚及文武大臣请求捐款,可是最后在他们口中得到的只有两个字,没有。以至于最后崇祯方尤叹:“君非亡国之军,臣皆亡国之臣!”。

崇祯至死都坚信一点,是那群大臣将大明江山给败光了,长年的假公济私使得这大明王朝的大臣们个个富的流油,如果说这些大臣都没有钱的话,那真是一个笑话。那么为什么这些大臣不愿意在大明王朝危机存亡之秋捐献自己的部分财富呢?这就体现一个叫做人性的东西了。



当时的大明王朝经过长时间的挥霍,已经在官僚系统上积弊日深了,整个体系都是鱼龙混杂,什么人都有。而在大明朝臣之间也逐渐养成了一种脱离正轨的价值观,就是官府的钱就是我的钱,我的钱还是我的钱。所以在崇祯向大家提出捐银子共赴国难的时候,这群人心里想的大多都是,大明江山是你朱姓的大明江山,和我有何相干?那么皇亲国戚想的则是这些钱都是自己辛辛苦苦昧着良心得来的钱,凭什么交给你崇祯呢?

就拿崇祯的岳丈周奎来说吧,崇祯知道自己的这个岳丈有钱,于是就先给他封了个侯爵,然后就同他说拿出个十万两白银来做个榜样(当时真的没人肯捐),可是这个时候周奎就哭的死去活来,说“我哪里有这么多钱啊?”(老臣安得多金?)然后说了一大堆有的没的,说家里吃的都是发了霉的米,实在没有钱拿出来了,最后才痛哭流泣的拿出了一万两而且还依依不舍。崇祯也不肯了,这折扣打的太低了,于是就讨价还价成了两万两,周奎表现出一种没法子出来。后来他的女儿,崇祯的皇后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于是就拿出了五千两让父亲捐给国家,可是周奎先是吞了两千两然后再将其余的三千两给了崇祯。



周奎只是一个很普通的代表,当崇祯要朝廷文武大臣捐款的时候,一时之间,原本锦衣玉食的大臣们都变成了乞丐模样,衣服都打满了补丁,门前都贴着本宅出售的字样,达官贵人们都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都是节衣素食的办事员。

很嘲讽的是,在崇祯发布捐款的号召之后,一位60多岁的老人来到户部,热泪横流的将自己一生的积蓄五百两捐给了国家。崇祯听到之后,立马将这个老人封为锦衣千户。可是,这样的人毕竟只是少数,在国家危亡之际,和自身利益并没有太大相关的普通百姓都明白国将不国的道理,可是那群大臣却不知道。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大明王朝焉能不亡?

在李自成打进北京城之后,将一些明朝大臣处以极刑,逼他们捐出自己的财富,一时之间,北京城内响起了明朝官员的哀嚎。最终,李自成共收刮白银七千余两,其中那个国丈周奎府中查抄出财宝几十车,光是白银就有53万两之多。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些官员亏的读了那么多的书,竟然连唇亡齿寒的道理都没有明白。


妙龄老翁谈历史


崇祯的宗族是宗室,都是朱元璋留下来的皇子皇孙,身份尊贵,但是对于百姓国家来说,他们却是一群蛀虫。

地主士绅,是明朝既得利益者,他们的杰出代表是官员,是规模庞大的读书人群体。

崇祯能让皇室宗亲交税吗?

朱元璋的皇子皇孙宗亲们,都享受着国家特权,可以不交税,甚至他们自己就能够收税。崇祯如果想要让宗亲们交税,这些宗亲马上就敢改把崇祯“拉下马”。

并且崇祯肯定坚持不到,闯王李自成来杀他。

崇祯能不能让士绅地主交税?

明朝的国库里没有钱,明朝的百姓手里也没有钱,但是明朝的地主士绅有钱,非常有钱。但是这些地主士绅都享受特权,他们家里的土地不用交税。

明朝朝廷运转,庞大的开支,都是依靠着广大的穷苦百姓,支付的苛捐杂税、民脂民膏来支撑。但是崇祯根本不敢动这些地主士绅的蛋糕,一旦从真流露出这种意向,朝廷大臣的口诛笔伐直接就会把崇祯淹死。

明朝的税收、钱都到哪里去了?

明朝一开始读书人就享受特权,不用交税,当然必须是有一定地位的举人家族。

这样的情况下,明朝只能向普通的老百姓收税。虽然明朝的人口越来越庞大,开垦出来的土地也越来越多,产出来的粮食也越来越多,但是明朝所能收到的说越来越少。

明朝的大部分土地,都跑到了地主士绅的名下。

如果风调雨顺天下太平,百姓们都安居乐业,自然是好的,但是一旦遇到天灾,穷苦百姓衣食无着,只能够卖土地。再加上有地主士绅强取豪夺,慢慢的土地都到了地主士绅的名下。

也许你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但是这些地主士绅的家人朋友,都会将自己名下的土地,寄放在地主士绅那里避税、逃税。

明朝所能够收到的税收越来越少,入不敷出。

话说崇祯真的非常的可怜。

崇祯本人确实是非常的节俭,并且处理朝政也是非常的勤奋,但是崇祯一心一意想要做到的维护明朝的统治,终于因为明朝积重难返而失败,最终成为了亡国之君。

崇祯是真的没有钱,国库、内库都没有钱,崇祯曾经向满朝文武借钱,据说只得到几十万两,但是李自成攻破北京抄家时,竟然抄到了7000多万辆白银。

明朝灭亡的真正原因,就在这里。

历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样的历史人物。想了解历史人物,学习历史知识的可以关注我,感谢大家支持。


历史公元


这个问题要追溯到朱元璋时期了。因为朱元璋是贫苦农民出生,小时候遇到过大饥荒,家里的许多人都饿死了。朱元璋在寺庙里出家都活不下去还得出去乞讨,所以朱元璋又叫作乞丐皇帝。所以朱元璋自己受过的苦他绝对不愿意让子孙后代再受,所以他做了个规定,他的子孙又大明养,另外给他们都尽量封土地,过上好日子,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朱元璋怕子孙们受苦,规定他们不得自己出去找活儿干。这里我不得不说,朱元璋确实是出于好心,但是两百多年后,朱元璋的子孙太多了,政府根本养不起,养不起吧又不能自食其力,自己出去找活儿干又是违法的,所以许多皇族子孙都饿死了。这个时候除了部分跟皇帝亲近的宗室还算有钱,其他宗室过得还不如老百姓,不来找崇祯的麻烦就不错了,还指望他们交税?

另外一个问题,是崇祯自己的问题,由于他轻信东林党,铲除了阉党的势力导致了,最高权力机构的平衡被打破,文官集团一家独大,皇帝被架空,这些文官都代表着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其中也包括部分宗室和士绅,这些文官集团掌权者不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又不敢违反朱元璋的祖制,只好去逼迫老百姓了。

回答完毕。





晓梦迷蝶天苍凌


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明末会农民军起义不断?我们都知道中国农民是比较温顺的人群,他们有饭吃,有活路是不会干这个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事情的。所以发生大规模农民起义是因为确实是很多人都吃不饱饭,有人说崇祯时期正好赶上了小冰河期,造成中国多省干旱,粮食欠收。所以自古当兵打仗有饭吃,再饥荒的年代也很少饿死当兵的,所以当兵成了很多人活下去的理由。

崇祯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我觉得解决不了,假如是太平时节,没有外患的情况,朝廷可以调集其他粮食富余的省份的粮食去支援粮食欠缺的地区,还可以对粮食欠缺的地区减免税负。假如没有满清外患,崇祯颁布这一系列惠民政策,估计李自成和张献忠等人就算造反也没有理由了。就算张李二人有野心,也召集不到那么多人了,因为百姓只要有活路是不会去造反的。

而崇祯又不能减赋,反而在不断的增加税收。这个政策看上去很不合理,但是你能完全怪崇祯吗?朝廷也是到了病急乱投医,你不增加税负怎么去练兵,不练兵用什么抵抗农民军和八旗?所以即使是灾荒之年明朝并没有减少税负,正因为朝廷的这一做法使得更多饥民参加了李自成等人的军队。

李自成为什么能够聚集到那么多人?而且李自成还承诺三年不向百姓征税。那么李自成靠什么养过他的军队,李自成所攻陷的城池首先会抄没当地官员或者藩王的家产,由于明朝已经存在了两百多年,很多官员通过敛财一个个富得流油,有的藩王家族通过两百来年的积累财富比本地几年的税收还多。所以李自成的政策基本上就是杀富济贫,而作为人口大多数的普通百姓当然是欢迎这样的革命。其实这样的革命在中国历史上是循环往复的,几乎每一个新朝代通过武力取得政权都会走这一天路,说近的我们今天的政府不也是走了这条路吗。

崇祯要想挽救自己的国家,除非自己革自己命,自己去打土豪杀劣绅。这样做了行吗?当然不可行,假如崇祯这样做了,他早在1644年前就被人弄死了。明末官绅虽然腐败,但是他们也是明政权的支持者,因为他们是既得利益者。假如既得利益者在这个政权里得不到利益,甚至要付出自己的财产,那么这些官绅马上就会投入到反对明朝的一方去。所以崇祯基本上是没辙了。再给他五年他也改变不了明朝灭亡的命运


此岸情彼岸花180269099


明朝地主士绅的土地也交税。皇庄,宗室,勋贵,军队所占田地不多。明代很多藩王穷困潦倒,四处骗钱。



阮景东


崇祯不是没有向功勋贵死戚收过钱,然后大臣一个个哭穷,功勋贵戚,一个个跑到街上卖字画,卖家里的东西,最后皇后看不下去了,把她爹叫到皇宫,给了一万两银子,让她爹在贴一点给捐了,国丈带个头。。

结果崇祯的丈人拿了一万两,自己吞了五千两,然后捐了五千两。把皇后气的。。

崇祯为了打倒阉党,重用东林党,东林党诸位大佬为了各自背后家族的利益,一上台,就废除了很多税收。。原来万历,崇祯的哥哥时代能收的税赋通通收不到了,加上崇祯朝,不仅仅要对内剿匪,还要对付日益强大的满清。。。

朝廷越来越没钱,最后河南山西一代官府收税都收到大明灭亡几十年后了。

崇祯作为一个困在皇宫里的皇帝,他能了解下面的情况吗?他之前的皇帝,通过厂卫,和各地驻守太监还能清楚了解各地情况,钱粮税赋。。隆庆朝就漂亮的挣了好大一笔,就连崇祯的哥哥,也是依靠魏忠贤的阉党,最起码辽东一次次用兵,基本坚持下来了。。而崇祯呢,他只有东林党。。

东林党是一帮什么货色,那是一帮投河都嫌水凉的猪狗。东林党诸人家里,基本都是大商人,大地主,不然就是贸易主。。矿场主,指望这些人能为朝廷纳税交钱?

别逗了。

一旦朝政被一方把持,缺少了另一方的牵制,结局是显而易见的。

所以崇祯在煤山上吊之前,说臣皆亡国之臣。。


金陵三哥


这首先要从明朝的制度上来说了,我们都知道在明朝有东厂,西厂,六扇门,锦衣卫,还有一些皇亲国戚,各有各的势力,各有各的地盘,明末有个大太监叫魏忠贤,这个人就属于阉人一党的,控制着朝廷,而且和南方富有的商人来往密切,所以说朝廷保护着富商,富商支持着朝廷,所以朝廷的运转可以说和这帮富商息息相关,耳皇上不可能直接和他们打交道,所以这份差事就一直牢牢的掌握在大太监魏忠贤手里,只因和皇上走的近,所以魏忠贤权侵朝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以说他掌握着明朝的根基,而皇族呢,朝廷规定,他们可以不用劳动,每月领俸禄,而且做生意还不用交税。所以皇族们坐享其成,打把打把的捞钱,所以在当时富商和权贵就是最有钱,最有权的人。说到这大家就大致明白了为什么农民要造反了,你说这有怨言,不至于要把明朝推翻吧,所以后面我就给大家说说,为什么农民一定要大规模逼宫造反,而且为什么这是那些权贵和富商不帮朝廷。

首先在明末的时候,各地都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天灾,再加上明朝连年征战,使朝廷没有钱去赈济灾民好,所以百姓生活过得苦不堪言,有饿死的,有病死的,就在这个时候,朝廷发了一道圣旨,因为要打仗,朝廷要在全国实行三饷,说白了就是钱税,而这些税只能由老百姓来交,为什么呢,前面我说到,皇族是不用上税的,富商呢,因为支持着朝廷,而且有魏忠贤支持,所以说白了这些税就是针对老百姓的,本身老百姓就没什么田,从明朝初期就有皇族大批的征田,一直到现在几乎好的田全让皇族拿走了,百姓只能打工,所以手里就没什么钱,而且又出现天灾,所以这些税压根就没发交,但朝廷又催的紧,不交就得杀头,所以一来二往,农民就开始和其伙来造反,一开始是局部,后来发展成全国,所以这时摆在朝廷面前的就是如何收拾这洪水般的起义大军了。

情况如实的报给个皇帝,结果皇帝气的一病不起,最后驾崩了,后来崇祯继位,这时内忧外患,使这位新皇帝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就询问大臣们,大臣们说的最多的就是钱,有了钱就可以招兵买马,有了钱就可以赈济灾民,解决朝廷所面临的困难,可是之前发生在全国的征饷导致了农民大规模起义,国库又没钱,该怎么办呢,这时大臣们说可以向皇族富商们征税,但被崇祯拒绝了,因为崇祯明白,首先皇族是明朝的血脉,从明朝初期到现在已经有数不清的子孙,而且他们就像明朝的蛀虫一样,每天都在蚕食大明的根基,这时你让他们掏钱,不但钱拿不来,连自己的皇位可能都保不住,因为自己没钱,有几个人愿意帮自己呢,剩下就是富商了,崇祯想了想,还是不能去,因为从他的前几任开始,宦官就把持着朝政,勾结着富商,所以这时去不但得罪了一帮宦官,而且还得罪了富商,不但钱拿不来,有可能以后富商应该给朝廷的钱都拿不来了,所以没有皇族的支持,没有富商的支持朝廷是没法再坚持的,所以想到这,不去要还能坚持一会,去要估计自己就坚持不了了,所以大明已经积重难返了,再有,在富商权贵的眼里,大明以是日落西山,再去投钱,也没多大意义,何不去支持下一个掌权者,或者国家,对于他们心里只有钱权,谁当皇帝都一祥,无非跪的人不一样,而且在那种天天打仗的年代,谁不为自己留条后路呢。

说到这,其实挺为崇祯皇帝惋惜的,接了一个烂摊子不说,而且还干的窝囊,后来的大清朝虽然解决了宦官干政,确没解决皇族权贵的步步蚕食,所以在百年之后也就亡了。在我们现代社会就解决了这些问题,是不是活在当下挺好呢。


不要怀疑我的未来


崇祯是不可能向自己的宗族和地主仕绅征税的。

一、崇祯自己的宗族异常庞大,也没有多少钱;

二、全国绝大多数的仕绅,虽比老百姓生活好,但也只够维持自己的生活,没有多少钱;

三、明朝真正的钱,在东林党及其附庸的少数财团仕绅手中。

明末严重通缩,多尔衮入主中原,明朝百万大军由于缺饷调无可调。

最终由李自成在东林党家中搜出7000万两白银,明朝一年财政收入才500万两。

人以类聚,曹操能聚集郭嘉、荀攸、荀彧一大批智商顶级的谋士;崇祯只能聚集东林党一批人渣。


人以类聚,曹操对杨修是直接处斩。

崇祯是不会对东林党下手的。


用户67724358697


崇祯作为一个困在皇宫里的皇帝,他能了解下面的情况吗?他之前的皇帝,通过厂卫,和各地驻守太监还能清楚了解各地情况,钱粮税赋。。隆庆朝就漂亮的挣了好大一笔,就连崇祯的哥哥,也是依靠魏忠贤的阉党,最起码辽东一次次用兵,基本坚持下来了。。而崇祯呢,他只有东林党。。

东林党是一帮什么货色,那是一帮投河都嫌水凉的猪狗。东林党诸人家里,基本都是大商人,大地主,不然就是贸易主。。矿场主,指望这些人能为朝廷纳税交钱?


MrQinXinShun


以为老百姓是有取之不尽,再剥削不敢造反之类,殊不知物极必反,最终挖坑埋了自己。历史告诉我们,最愚昧是统治阶级自己,为了一已之欲,害了子孙后代及亲近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