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龙政变后,被发配到潞州的李隆基经历了些什么?对他的未来有些什么帮助呢?

历史提问官——不死太


问题非常专业。

学习了。

由于给的提问和网友的回答,让我增加了知识。谢谢。

觉得题主是唐史专业人员或唐史爱好者。

传统史实、史评未出新义。

在网上遇到唐史专家并有幸被指名提问,很高兴。也是缘分。

我在思考,李隆基时代,皇室争权夺利,官员弄词作诗,大唐一片盛世。而在遥远的阿拉伯半岛上穆罕默德创立的伊斯兰教开疆拓土,迅速发展。感叹!中国及中国人在干什么呢?

一至到现在国人和专家还在关注这老生常谈的东西。现在我们在干嘛呢?


二亿六老人


李隆基的潞州幸福生活

虽然是被发配到潞州,但李隆基这一趟旅途却是十分惬意。他在潞州的身份是潞州别驾,一个五品官职,一个仅此仅次于潞州刺史的官职,也就是说李隆基实际上就是潞州这个小城的第二长官了!


再加上李隆基是李唐皇族的直系,连潞州刺史也要给他几分面子,毕竟虽然李隆基现在失了势,但指不定哪一天会重新得势,反正得罪李隆基对于潞州刺史来说是不可能的。李隆基就在潞州这片天地四处畅游了!

结交各路英雄

李隆基的这一趟发配之旅实在是有些像小说一样,各种各样的英雄豪杰散落在民间,而李隆基慧眼识珠,将他们统统聚拢在自己身边,成为了自己的亲信和班底,这不就是玄幻爽文的套路吗,但李隆基就是有着这样的神奇际遇!


李隆基在潞州遇到了一个奴隶,这个奴隶的名字叫做李宜德,他武艺高强,更是擅长骑射,可以说是百步穿杨,李隆基自己也喜欢这种体育运动,对于李宜德这样的人才,李隆基更是爱不释手。

李宜德的主人是个土财主,每天李宜德饭量又大,吃得又多,还舞刀弄枪,本来这个主人对李宜德这个奴隶就不太喜欢,现在李唐皇族的王子开口要买走这个奴隶,这个土财主自然是做个顺水人情将李宜德卖给了李隆基。


李宜德也就成为了李隆基的贴身保镖,此外李隆基还结识了王毛仲,张暐等英雄豪杰,扩充了自己的人脉,打下了自己的第一批班底和亲信,可以说潞州就是李隆基发迹的开始!

结交美人

身为李唐皇族的王子,并且身兼潞州别驾的身份,李隆基在潞州如鱼得水。自古以来,英雄都是爱江山,更爱美人,李隆基都结交了各路英雄豪杰了,又怎么能不结交一些美人呢?

李隆基本身也长得英武帅气,还琴棋书画也都会一些,可以说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这样的人,哪个女子不喜欢?李隆基就结识了一位赵姓女子,这位女子是个乐工,能歌善舞。


李隆基将这位赵姓女子养在好友张暐的家中,然后天天往张暐家跑,会朋友,谈工作,顺便还幽会情人。这一手金屋藏娇的本事,李隆基可是玩得太滑溜了啊!潞州对于李隆基来说就是这样一个温柔乡,他哪是被发配了啊,他是跑这儿享福来了!

潞州——李隆基天子之路的起点

被发配潞州让李隆基明白了,虽然自己什么事情也没有做,但就凭自己的身体里流淌着李唐的血脉,他就永远无法和政治撇清干系,既然如此,那不如投身于政治,自己把握自己的未来。


潞州对于李隆基来说,是一片自由广阔的天地,在天子脚下他必须活得小心翼翼,但在潞州他可以放纵自己的天性,结交朋友,结交美人。也正是潞州之行为李隆基未来登基为帝,甚至开创开元盛世打下了基础。

为什么自古以来开国多明君,灭国多昏君呢?因为开国皇帝从民间而来,他们深知百姓疾苦,他们可以站在百姓的立场上设身处地,所以他们几乎都是明君。李隆基虽然不是开国皇帝,但潞州之行却让他真正的走出皇宫,感受到了民间的真正氛围,为他以后做皇帝打下了基础。


可以说,潞州,就是李隆基天子之路的起点!

Ps:大家好,我是w芒果布丁w,觉得我的回答还可以的话,大家就顺手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我呗!


w芒果布丁w


神龙政变后李隆基被发配到潞州别驾,看似贬谪,但是李隆基在潞州结交了很多有识之士,并且远离了朝政中心,李宜德就是在潞州被发现的,他在潞州一带招揽人才,收览民心,景龙三年709年积蓄自己实力,就在这一年认识了王毛仲,也认识了忠于他的李宜德,李宜德在后来发动了铲除韦后的活动,王毛仲参加了诛杀太平公主的活动,为开元盛世奠基他们两人居功至伟,所以说潞州之行是李隆基的发迹,在他执政的时候也多次寻访潞州,比如开元十一年(723年)唐玄宗大摆宴席宴请潞州父老,开元十二年(724年)李隆基东游泰山,又到了潞州体察民情,开元二十年(732年)李隆基再次来到潞州,避免除了当年三年的租税,表达着李隆基对潞州的热爱,他发迹的这几年好像把潞州也当成自己的家乡。



历史人文之窗



浩贤2



育人先育己李


李隆基在潞州开启了新天地:多方招揽人才,收取民心,为后来掌权打下了基础。


贝贝127554956


李隆基的天子之路故事编得不错,不过对有些人来说当皇帝是成功,对更多的人来说是没兴趣。


殷竹


失败者,自有失败者的归宿,历史由胜利者书写、不经历风雨怎可见彩虹。


董德刚270



汉子不倒


历史知识都还给老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