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巖是誰?李巖是怎麼死的?

李巖這個名字並不特殊,單名,取的又是普普通通的“巖”字,歷史上叫這個名字的人數不勝數。本文要給大家講的李巖,是當年闖王李自成的部將,曾經跟隨李自成立下大功,作為李自成的心腹幕僚,提出收攏民心的建議。

李巖原名叫李信,是河南開封府杞縣人氏,出身官宦之家,父親精白是山東巡撫加兵部尚書銜。雖然後來李精白因為閹黨事敗,而被定以“交結近侍,又次等論,徒三年,輸贖為民”的處罰。但是李精白在家鄉十分有臉,所以儘管削職為民,離家還是鄉紳大家。

李巖自幼學習經史,讀書用功,天啟年間中舉人。李巖雖然自幼接受教育,但是卻不是一個只會讀書的書呆子。他為人慷慨好爽,樂善好施,專好打抱不平。豪爽大方的性子,倒像是行走江湖的俠義之士,交友遍地。

李巖長大成人之後,其父為其定下當地豪門之家唐家的女兒。湯氏知書達理,賢良淑德,大家閨秀出身。兩人成親之後,琴瑟和鳴,相得益彰。

若是在盛世之年,李巖可能會走上官途,亦或是在鄉里成為受人敬仰的紳士。然而當時處於明朝末年,戰亂天災,百姓流離失所,社會動盪不堪,討生活不容易。

明崇禎十三年十四年,河南發生災荒,天下大旱,百姓流離失所,餓死在地的人數不勝數。如此嚴峻的情形下,官府不思如何賑災救民,仍然在不停地催徵錢糧。這對於生存都成問題的百姓而言,簡直是雪上加霜。

李巖是誰?李巖是怎麼死的?

李巖仁義,見此情形,跑去找杞縣縣令,為民請命。然而杞縣縣令,卻不是一個合格的地方官。他只對自己的上級負責,就想著怎麼完成上級交給自己的任務,以保留自己頭上的烏紗帽。至於百姓的死活,根本不在他考慮的範圍之類,所以李巖自然是無功而返。

官府不管,回到家中的李巖,於是自己出了三千石糧食來賑濟災民。杯水車薪,但卻是李家能拿出的所有。於是李巖又想到了勸周圍富戶,共同捐糧賑災的辦法。他寫《勸賑歌》拿到各富戶家中,勸他們賑災。

《勸賑歌》

年來蝗旱苦頻仍,嚼齧禾苗歲不登。米價升騰增數倍,黎民處處不聊生。

草根木葉權充腹,兒女呱呱相向哭。釜甑塵飛炊煙絕,數日難求一餐粥。

官府徵糧縱虎差,豪家索債如狼豺。可憐殘喘存呼吸,魂魄先歸泉壤埋。

骷髏遍地積如山,業重難過飢餓關。能不教人數行淚,淚灑還成點血斑?

奉勸富家同賑濟,太倉一粒恩無際。枯骨重教得再生,好生一念感天地。

天地無私佑善人,善人德厚福長臻。助貧救乏功勳大,德厚流光裕子孫。

封建大地主靠的就是剝削百信,從而積累自己的財富。如今讓他們拿出來,反而去資助災民,如何願意。所以李巖的《勸賑歌》根本毫無效果,百姓們還是一個個因為吃不飽肚子而活生生的餓死在路邊。

崇禎十三年,李自成敗軍來到河南一帶。吃不飽飯的饑民,紛紛加入起義軍。李巖感於明朝政府的無作為,也選擇了加入起義軍。他面見李自成,二人相談甚歡。李巖對李自成說,“恨謁見之晚”,李自成對李巖說,“承不遠千里而至,益增孤陋兢惕之衷”。李巖又說,“將軍恩德在人,願效前驅”,李自成說,“足下龍虎鴻韜,英雄偉略,必能與孤共圖義舉,創業開基者也”。

李自成率軍起義,本質上還是有些傾向流寇,所過之處,如蝗蟲過境。李巖於是建議李自成收攏民心,建立大順政權。後來李巖又建議李自成拉攏豪紳士族,被李自成拒絕。

李自成攻下北京,又被清軍趕出北京。在逃亡過程中,李自成聽從牛金星建議,將李巖殺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