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工幹部要爭做鄭德榮式黨的忠誠衛士

本文轉自人民之聲

東北師範大學榮譽教授、博士生導師,我國著名的中國共產黨黨史學家、毛澤東思想研究專家鄭德榮2018年5月3日因病去世,享年93歲。他將生命誓言履行到最後一息,用一生高擎信仰之炬,以對黨忠誠、對事業忠誠、對人民忠誠,詮釋了一位信念如磐忠誠如鐵的共產黨人的政治品格。他的事蹟感召鼓舞著廣大黨員幹部在新時代汲取信仰力量,補足精神之鈣,永葆政治本色。組工幹部作為管黨員的黨員,管幹部的幹部,更應學習鄭德榮同志對黨無限忠貞,甘願犧牲奉獻的精神,恪盡建黨之責,胸懷興黨之志,做黨的忠誠衛士。

要不忘歷史,深知立黨之艱。忠誠源於信仰。1948年,還在讀大學的鄭德榮從國統區投奔解放區,在東北大學短訓班學習時初步接觸馬克思主義,被深深吸引。1952年從東北師大畢業留校後,從事黨史研究教學,並將中共黨史、毛澤東思想、馬克思主義研究作為終生奮鬥的事業,他一生珍視共產黨員這一身份,直至90多歲時,仍堅持過組織生活。每次參加支部會時,他總是早早出發,提前到會議室等候。我們應當學習鄭德榮,始終銘記我們黨的光榮歷史和偉大曆程,激發愛黨、愛國、愛民之情,珍惜黨員這個光榮稱號;始終銘記我們党進行的艱苦卓絕的鬥爭,學習黨的優秀兒女為革命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事蹟,從黨史中汲取建黨寶貴經驗,弘揚黨的優良傳統,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

要立足當前,恪盡建黨之責。忠誠重在奮鬥。鄭德榮從教幾十年,桃李滿天下。他上的第一堂,不是講學術,而是講做人。他告誡學生,作為黨史工作者,永遠要站在黨的立場上,“要有為黨工作的意識”。我們應當學習鄭德榮,不折不扣的貫徹執行黨的組織工作路線方針政策,始終牢記肩負的選幹部、陪班子,建隊伍、聚人才,抓基層、打基礎的重任,在鞏固黨的執政基礎、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實踐中履職盡責、發揮作用,在服務人民、聯繫群眾的實踐中轉變作風,增強黨性,在推動發展、促進和諧的實踐中增長本領、錘鍊意志。

要著眼未來,胸懷興黨之志。忠誠關鍵在做。鄭德榮老而彌堅、終身奮鬥,60歲以後仍然培養了49名博士生,出版了40部專著,發表了200多篇學術論文。85歲那年,他發表學術論文13篇;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91歲的鄭德榮立即申報十九大專項重大課題;為紀念馬克思誕辰200週年,92歲高齡的鄭德榮帶病準備紀念文章。我們應當學習鄭德榮,堅定理想信念,勇立時代潮頭,引領社會進步。要大力實施黨建工作創新工程,勇於變革,勇於創新,不斷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做黨的純潔性的引領者和社會發展進步的推動者。

忠誠是一種信念、一種品質、一種追求。對於共產黨人來說,忠誠永遠是最重要的政治品質。廣大組工幹部應當學習鄭德榮,既做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傳播者,又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踐行者,始終如一地恪守信仰、職責和操守,以求真務實、埋頭苦幹的精神,用榜樣的力量激勵自己、鼓舞鬥志、激發幹勁,奮力寫好新時代的“組工答卷”。(原文作者 顧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