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說話結巴怎麼辦?兒科主任科普,如何在家幫助孩子克服口吃

很多孩子剛剛開始學講話之處,由於詞彙量不足,講話時會不斷重複一個詞或者字,讓媽媽十分懊惱:寶寶口吃了!該怎麼辦啊?家長不用擔心,這是寶寶語言發育過程出現的一種常見現象,媽媽只要使用正確的方法引導寶寶,這樣寶寶的口吃情況就會慢慢有所改善,甚至會消失。

寶寶說話結巴怎麼辦?兒科主任科普,如何在家幫助孩子克服口吃

小孩口吃的表現形式

小孩口吃的表現形式很多樣,醫學上通常把它分為三大類:首字難髮型、語詞重複型、語句中斷型。而96%的口吃表現為首字難發。多數患兒初期僅有言語症狀,部分嚴重患者可有唇、下頜、頸部肌肉痙攣、舌肌震顫、跺腳、眨眼、轉頭等因生理緊張而產生的各種伴隨動作。此時,父母的態度、社交受挫、精神壓力等因素可促使口吃不斷加重及伴隨動作增多。

寶寶說話結巴怎麼辦?兒科主任科普,如何在家幫助孩子克服口吃

1、首字難髮型:表現為第一字發音時發不出,第一字重複,話語中途某字發音障礙;

2、語詞重複型:經常出現語音或音節的重複或延長,影響說話的流暢性;

3、無表達內容障礙;因發音-呼吸器官的緊張性痙攣,導致語言節奏失調;

4、排除抽動症及其他神經系統疾病。患兒說話時,可伴有跺腳、擺手、擠眼、歪嘴、口唇顫抖、軀幹搖晃等動作。部分患兒常易興奮或激惹,並伴有情緒不穩和睡眠障礙等。

隨年齡的增長,患兒還可出現焦慮不安、害羞、容易激怒,不願參加集體活動,上課不敢發言,不喜歡交往,變得孤獨退縮等情緒與行為的異常,如不予矯治最終可導致頑固性口吃。

寶寶說話結巴怎麼辦?兒科主任科普,如何在家幫助孩子克服口吃

如何幫助寶寶克服口吃

口吃的矯正療法一般包括心理治療和語言矯正訓練。

家長要為口吃的孩子創造一個愉快安定的環境,消除其思想負擔,減少患兒的口吃。當孩子有口吃時,不要模仿、嘲笑孩子,不要使周圍人過分注意孩子說話的缺陷,不能表現出急躁情緒和粗暴地中斷小兒講話,父母應多給予安慰和鼓勵,指導孩子說話時放慢速度,降低音量,從容不迫地講,引導孩子樹立克服口吃的自信心。

寶寶說話結巴怎麼辦?兒科主任科普,如何在家幫助孩子克服口吃

2、語言矯正訓練

在心理治療的基礎上,使小兒有信心,自在地呼吸和運用語言器官,才能獲得語言矯正訓練的成功。可採取以下幾種方法:

(1)讓孩子減慢講話的速度,既可減少口吃,又可使人聽得清楚,當孩子不再有口吃時,再慢慢提高說話速度。

(2)讓孩子說話時降低音量,因為輕柔地說話能防止口吃。

(3)對於每一個短語的第一個字要緩慢地、輕輕地誘導其發出音速,然後向第二個字輕輕地滑動,因為口吃小孩大多對短語的第一個字發音感到困難,如果發音過急過重,口吃勢必發生,因此這是一個關鍵。

(4)多講多練,在日常生活中利用一切機會與口吃的孩子交談和練習,不要間斷或半途而廢,讓孩子多唱歌、念兒歌、講故事或複述其個人愉快的事,鍛鍊說話連貫以利糾正口吃。

寶寶說話結巴怎麼辦?兒科主任科普,如何在家幫助孩子克服口吃

最後,如果孩子口吃現象遲遲得不到改善,那麼爸爸媽媽就要警惕了,孩子可能不是生理性口吃,家長就要及時帶孩子去正規的醫院檢查治療,以免延誤孩子的病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