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神話中最早的悲劇英雄,大戰黃帝,陶淵明也要寫詩稱讚!

提到英雄二字,大多人的反應都是敬佩,但是世上能夠流傳千古的英雄,其命運大多是悲劇,悲劇色彩幾乎是英雄們的標配。說到悲劇英雄,大多數人都會想到一首詩,一個人: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項羽幾乎是英雄的楷模,征戰無數、武功高強、紅顏陪伴、兵敗自刎;生前人人崇拜,死後亦有人爭相題詩讚嘆。

中國神話中最早的悲劇英雄,大戰黃帝,陶淵明也要寫詩稱讚!

但是遠古時期,還有另外一個英雄,堪稱是中國史上最早的悲劇英雄,他敢與天為敵,身死志不衰,其志氣讓陶淵明都忍不住撫掌讚歎!

他就是遠古神話中的刑天,被稱為"戰神"的刑天。

刑天,據說是炎帝身邊的的一個樂工,文能作曲寫詩,詠唱作賦;武是力大無比、神功蓋世。除了這些自身的硬實力之外,還對炎帝忠心耿耿、不離不棄,如今看來簡直是文武全才又人品高潔,就像是項羽、關羽和李白的綜合體,若生在今日,不知能夠吸引多少小姑娘

中國神話中最早的悲劇英雄,大戰黃帝,陶淵明也要寫詩稱讚!

當時炎帝正和黃帝抗爭大戰,不過炎帝不幸兵敗,難免意志消沉,忍氣吞聲。但是刑天很是氣不過,就趁著黃帝大戰蚩尤之後力竭之際,獨自一人揮舞著幹(刑天盾)戚(刑天斧)殺向黃帝的中央天庭,黃帝的眾多神兵抵擋不住,刑天英勇無比,直搗正殿。黃帝利用自己高強的法力和眾多的神兵天將將刑天砍了頭顱!

就算這樣,黃帝對失去頭顱的刑天仍然不放心,將他的頭顱踢到常山縫中,剛猛異常的刑天用兩乳當雙眼,以肚臍作大口,重新站了起來,再次拾起干鏚,猛劈狠砍著撲向黃帝。只是沒了頭顱刑天最終還是失敗了。

中國神話中最早的悲劇英雄,大戰黃帝,陶淵明也要寫詩稱讚!

這就是悲壯的"刑天舞干鏚"的故事,這個故事被記載在《山海經·海外西經》中,陶淵明寫詩詠歎: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悔。徒設在昔心,良辰詎可待!"

中國神話中最早的悲劇英雄,大戰黃帝,陶淵明也要寫詩稱讚!

刑天的反抗精神可以看做是古代勞動人民對統治階級反抗的精神昇華,一代又一代將這個故事傳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