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權謀之術究竟有多老辣?攻破南京後,先殺宮女便是答案

本文“朱棣權謀之術究竟有多老辣?攻破南京後,先殺宮女便是答案”由南娛北史原創發佈,如有抄襲,必維權!

眾所周知,明成祖朱棣,是通過靖難之變把他親侄子朱允炆趕下臺,自己坐上了皇帝。而令人驚奇的是,朱棣當年攻入南京後,第一件事並不是登基,而是殺掉後宮中所有的美女。這樣的做法,不僅令人遐想?但是我們要知道,作為能即將成為皇帝的男人,他所做的每一步,背後,必大有深意。下面跟著筆者的腳步,一探究竟。

朱棣權謀之術究竟有多老辣?攻破南京後,先殺宮女便是答案

嫡長有序,審時度勢

我們都知道,自周朝以來,嫡長子繼承製已經成為各大王朝選擇皇位繼承的一個不成文的規定。明朝也不另外,朱元璋在還未成為皇帝之前,便選擇馬皇后為自己生的第一個兒子朱標作為自己的繼承人,為此,朱元璋悉心栽培。由於,朱標為人過於寬厚,朱元璋怕他駕馭不了那些桀驁不馴的武將,便殺了一大批,為朱標鋪路。未曾想,天意難測,朱標早一步朱元璋逝世。這無疑對有些年老的朱元璋是一個巨大的打擊。悲痛之餘,他決定立年輕的皇長孫朱允炆為太子。這一舉動,無疑挑動了朱元璋其他兒子的心懸,要知道,年輕的朱允炆無論是能力還是魄力都不如其他幾位親王。但是鑑於朱元璋巨大的威望,無人敢輕舉妄動。

而朱棣作為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他很清楚自己不可能成為皇上,所以很早便聽從朱元璋的安排,去了北方做一方諸王,鎮守邊疆。後來得知太子朱標的離世,朱棣覺得以自己的實力和威望,都是當仁不讓的太子之選,未曾想朱元璋選擇的年輕的朱允炆為太子,失望之餘,在他的內心萌生了當皇上的念想。作為兒子的朱棣深知朱元璋的秉性,如果一旦讓他得知自己的想法,那麼他的下場一定是極其悲慘的。果不其然,朱元璋為了朱允炆鋪路再次大肆殺有功之臣,並在臨終之前,告訴朱允炆要削藩。當朱元璋離世以及削藩的政令一出,朱棣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

削藩政令一出,各大藩王當然不同意,這其中以朱棣勢力最強,威望最高。建文帝也不傻,立馬征討朱棣,未曾想,被朱棣一路打到南京。於1402年,金川門之變,攻破南京。南京淪陷,宮中大火,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

朱棣權謀之術究竟有多老辣?攻破南京後,先殺宮女便是答案

殺盡後宮,斬草除根

朱棣攻入南京以後,周邊大臣都勸他立馬登基,但是朱棣知道,此時還未找到建文帝朱允炆,名不正言不順。如果貿然稱帝,難免被烙下一個“造反”的名聲。此時,他需要一個合理的理由,他需要名正言順地登上大寶。於是,他把目光放在了朱允炆失蹤的後宮。此時,大火之後的後宮,滿目蒼狼。看到這一切的朱棣,心生一計。於是,他便問活下來的宮女:“我侄兒呢?”而活下的宮女都說:“皇上葬身火海。”聽聞此言,朱棣抱著一具燒焦了了屍體,失聲痛哭。一方面,表達自己的情感;另外一方面,就是說明二人沒必要要搞到這一步。而後,他便開始逐步對這些宮女下手。而理由就是為自己的侄兒陪葬。明眼人一看便知道,這是朱棣找的合理登基理由。

朱棣權謀之術究竟有多老辣?攻破南京後,先殺宮女便是答案

他大肆殺怒宮女無非有這幾點理由:

其一,我朱棣殺進皇宮不是為了“造反”,是為了幫助我侄子“清君側”,誰知道我這個大侄子運氣不好,葬生火海,所以皇帝的死與我沒有關係。這樣叔叔幫助侄子繼承江山便就沒有了口舌。

其二,作為後宮的宮女,我們都知道,皇帝很有可能在他們體內留下血脈,將這後宮所有的宮女殺死,就可以防止建文帝留下子嗣,斬草除根。

其三,誰都不知道,那具燒焦了的屍體,到底是不是建文帝。將朱允炆身邊的人都殺死後,便是死無對證,就算將來活著的建文帝倒打一把,大義上也承認。最終,朱棣通過這一手,步步為營,最終走向他夢想中的那個位置。

朱棣權謀之術究竟有多老辣?攻破南京後,先殺宮女便是答案

筆者認為,歷史之所以精彩,就在於他是過去發生的事情,不可改變,又充滿著探索和不確定。因為無論是正史,還是人們口口相傳野史,都無法還原事件最原本面貌。就如,朱棣為什麼攻破南京以後,為什麼殺盡建文帝后宮宮女?他當時的動機我們是不能完全還原出來的。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歷史事件,以及當時的環境,完全能夠推測出這個歷史人物在歷史的拐點上的心理歷程。

朱棣作為朱元的第四個兒子,於情於理都不可能成為皇帝。但是他內心的雄心壯志和野心,是不言而喻的。他等了十幾年,才登上皇位,這其中苦難和忍耐度,非常人所不能。當他攻破南京城的那一刻,他依然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沒有立馬登上皇位,而是步步為營,做好一切善後工作,為自己的將來考慮。就這單單這一點,已經超越了其他人。而殺盡後宮所有美女也許只是他爭奪皇位所做的一小步罷了。

朱棣權謀之術究竟有多老辣?攻破南京後,先殺宮女便是答案

人們常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當他所有的一切都做得周全,那麼按照現在,量變到質變的原理,他便可在區區四年之內,打的建文帝屁滾尿流,毫無招架之力。而這在這方面,年輕的朱允炆,遠遠遜色於朱棣。再深入一點,也許當年的朱元璋早就意識到,朱棣日後必反,所以在臨死之前,囑託朱允炆“削藩”,但是他萬萬沒有想到,他最不看好的兒子,有著不遜於他的凌雲壯志和雄才大略,所有的一切,在他死後,都化為泡影,而他想要嫡長子繼承的心願,也落空了。

而所謂,登基之前,殺盡所有後宮美女,這個歷史事件,也許只不過是朱棣登上皇位生涯的一小片浪花罷了。要想成功,無論是智慧,還是細節,都要做到最好這件事,何嘗不是這樣的的一個列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