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歷史書怎麼寫中國?

關於日本的教科書,我們常常會聽到反對的聲音,因為他們總是會修改教科書,而且把史實故意歪曲。在日本教科書有好多版本,可基本上內容上都會著重強調古代中國是多麼的強大昌盛,特別是漢唐時期,那個時候是中國最為燦爛文明的時期之一。包括唐朝來我國學習的日本僧人,都是有記錄的。詳細講了中國的萬里長城、漢朝唐朝的強盛、京杭大運河,還有印刷術、造紙術等很多重要發明。而且在講到古代中國的成就時,非常客觀。比如:講到孔子時,談到儒學對日本產生了巨大影響;講到與我國的貿易給日本帶來很多實惠;講到印刷術、棉花栽培這些科技創造時,也很客觀的承認這就是中國發明的,日本和高麗都是從中國進行了引進學習。

但在講到近代的清朝和民國時,畫風就變了。常常用“混亂、腐敗、軟弱”這些貶義詞來描述。在談到二戰時,日本的教科書常常把自己描述成受害者之一,並且對南京大屠殺等歷史事件輕描淡寫。

至於侵略戰爭,它沒有宣揚侵略有理論調,雖然日本軍國主義有一定程度的反省,對南京大屠殺也有記述,但是沒有使用“侵略”二字,南京大屠殺也沒有寫明死亡人數。

《日本史》在所有日本史教科書中排名第一。日本史涉及中國的內容更具體,並記述日本一些罪行,從字裡行間可以看出對那場戰爭的否定態度,但其反省並不深刻,同樣有意刪除了侵略戰爭的字樣。採用率排名第二的東京書籍出版社出版的歷史教科書明確寫明“侵略”中國的字樣。至於扶桑出版社出版的日本右翼分子宣傳侵略有功、侵略有理、否認南京大屠殺和慰安婦等史實的歪曲歷史的教科書,高中採用率不到1%……

而有的教科書,卻完全扭曲了歷史,讓自己的國民認為,日軍是個“善良”的群體,即便是侵略中國,發生戰爭,日軍對中國百姓,猶如自己的同胞。日本國民不知真相,不知日軍軍刀下的百姓恐懼,不知道日軍屠城,不知道日軍的殘暴。取而代之的是,日軍“善良”一面。照片中,是日軍進駐中國,中國民眾排隊歡迎,這才是日本學生讀到的歷史。

日軍和中國百姓,和睦相處。跟中國的小孩打鬧玩耍,給中國小孩發糖吃。更有日軍尊老愛幼的行為,照片中,日軍背腿腳不方便的老人,還有,日軍的軍醫,竟然給中國的傷兵治病,作為敵對國家,殺敵才是要做的,救治敵人傷兵

日本軍官身邊,圍著一群中國小孩,正在興高采烈的哄搶日軍手中的糖果。而日軍臉上和藹的神情,敢不敢再假一些,說不準拍完照片之後,一腳把這些小孩踢開。

日本高中教科書關於中國的內容十分豐富,日本關心中國,與中日兩國文化交流源遠流長、各個領域的聯繫日益密切有關,也與日本教科書全面介紹中國歷史文化和現狀有很大關係。但是在關於日本近代史的部分,日本歷史教科書還是存在著反省侵略戰爭不夠深刻的特點,而日本年輕人對那段歷史的認識也越來越模糊。這些篡改歷史美化戰爭的行為,看了真的讓人氣憤。

日本歷史書怎麼寫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