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访我的第二故乡——旅顺口

关注军旅警营

阅读更多美文

想一个地方,同想念一个人是一样的感觉。想念旅顺口啦,这个周末带着老婆孩子奔赴旅顺口。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那个深夜,所乘的闷罐军列抵达旅顺口,我便同旅顺口接上了缘。

(一)

“我们是旅顺,大连,孪生的兄弟。我们的命运应该如何地比拟?……母亲,归期到了,快领我们回来。你不知道儿们如何的想念你!母亲!我们要回来,母亲!”这是中国近代著名爱国诗篇《七子之歌》组诗中的最后一首。

老实说,尽管我在我的笨作散文集《窗前那片海》里描述过旅顺口的沧桑与巨变,但总感欠旅顺口的帐。

我在想,历史不会假设,如果没有旅顺船坞或没有旅顺军港,大连前行的脚步是否还要在青泥洼渔村前徘徊?

大连的历史,便是旅大的历史。先有旅顺,后有大连。也许,李鸿章选址旅顺口军港,委派袁世凯的叔父袁保龄主持修筑旅顺口军港,有了旅顺船坞,便成就了旅顺口成为当时世界五大军港之一。正是旅顺军港以天然不冻港的态势及所处京津门户战略地位,使中国近代民主工业从旅顺口起步,也促使日寇发动了震惊世界的中日甲午海战,而使旅顺口遭受屠城,以及后来的俄国强占及日俄狗咬狗在旅顺口大打出手。

弹丸之地旅顺口,似一块王致和,被淹制在沧桑与耻辱中,那军港便是一湾咸咸的泪水,那里的古战场,那里的古监狱,那里的万忠墓,那太阳沟里一串日俄留下的古建筑便是苦辣酸的调料,在时间里熬煮时代旅顺口人民的心肝。

(二)

在历史与现实的缝隙中,我触摸疤痕处处的旅顺口,嚼碎体验旅顺口的辛酸。

从1894年至1945年半个世纪中,旅顺口历尽沧桑,饱受沙俄铁蹄的蹂躏和日寇刀枪的屠戮。在沙俄统治和日本统治期间,旅顺口留下了多少沙俄和日本建筑?来到旅顺口,随意举目,便是沙俄遗留的建筑。

也许,旅顺口便是日俄战争的中国人民的国家记忆。在太阳沟,那座座日俄古建,睁着眼,张着口,也有流着泪,在向我唠叨着什么?

那以古罗马帝国特色,带有浓郁的俄罗斯建筑色彩的,还有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德意志与法兰西,也有门窗墙壁为俄式,屋顶是中国瓦的俄中合璧房等老建筑,一串串,一座座,一簇簇,就百余年镶嵌座落在那里。就建筑本身,是没有罪恶的。旅顺口,这些建筑大多是1905年,日军从俄军手中夺占旅顺口后修建的。而这些大量日式小别墅,供日本军政要人和巨商富贾消遣取乐,或在沙俄原有的建筑基础上,扩建和新建的军事机构、商务机构和学校等文化设施。

品味其间,这块块王致和,同灾祸和罪恶连在了一起。不错,这里没有一件建筑空洞无故事。其座座均与中国近代史史上的一些事件和人物有关系?这些老建筑会告诉你“九·一八”事件是在哪里密谋的,“满洲国”是在哪里策划的。那座座古建,会告诉你末代皇帝溥仪、肃亲王善耆、关东军司令本装繁和参谋板垣征四郎、男装女谍川岛芳子、满洲国监察院长罗振玉等人,曾在那里怎样机关算尽,如何布下对中国人民残酷剥削的圈套。

旅顺口,就是一座露天的历史博物馆,又是一部百年沧桑的教科书。

(三)

旅顺口,除了大清及日俄战争留下的古战场遗址,那些座落在太阳沟里及遍布在小城里的古建筑有多少?为此,我追随旅顺口的脉搏跳动,认真作了一些历史的功课。旅顺口区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78处,现今,大连市有国家级文物保护14处,而旅顺口占了12处:中苏友谊塔、旅顺日俄监狱旧址、万忠墓、关东厅博物馆旧址(现旅顺博物馆)、旅顺火车站及南子弹库旧址、旅顺船坞旧址、老铁山灯塔、关东州总督府旧址、旅顺红十字医院旧址、关东州厅旧址和侵华日军关东军司 令部旧址,在全国县(市)区中位居榜首。除此之外,还有省级文物保护35处……

这是个周末,我与妻带女儿、女婿专程驱车直奔旅顺口,触摸一座一座国宝级古建筑,抚摸那里的云朵浪花,心头不禁翻开旅顺口的沧桑一页……

漫步在旅顺口,许多往事,历历在目。当年,我来旅顺口、只有十八九岁,如今近四十载弹指一挥间……

女婿开着车,按着我指引着的线路,进入白银山洞,先前往末代皇帝溥仪居住过的黄金山旧址,再经过旅顺百年大坞门前、前往我工作生活过的关东州总督府旧址,即我工作生活过的原海岸炮兵第一团机关。大门紧闭,且门前拉上了铁链,我对着那紧闭的大门已照不全属于那庭院的门脸。妻子指了指那院内高处的树梢,说那是梧桐树的枝头。传说,那庭院红楼是大清北洋海军提都丁汝昌居住地,也有传说,当年袁世凯叔父袁保龄在此指挥建造旅顺军港,而门前那棵梧桐树便是前来视察北洋海军大臣李鸿章所植……

曾经,在百年梧桐树后那红楼团政治处服役过四载,多少首长和战友的熟悉的脸庞和声音又闪现在我脑海?而今,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再难以走进这座沧桑的院落、瞧一眼百年的梧桐。

再访我的第二故乡——旅顺口


中苏友谊塔

与故宫、长城第一批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

(四)

离开港湾街45号,我们驱车前往太阳沟,在关东州厅旧址,在中苏友谊塔,我面对着一串国宝级老建筑,心头涌上五味杂陈,感慨难以叙述。

之所以,全家专程赴旅顺口零距离触摸国宝级老建筑?缘于我一家曾居住太阳沟一古建,曾为日驻旅顺时的日侨警署。

当抵达位于太阳沟西南侧的日侨警署旧址时,当年蹦跳着五六岁、现今已而立之年我们的女儿,开始了拍照。妻子,女儿、女婿相互拍照,我却想起在此居住生活的岁月。

不忘初心,感恩难忘。

1993年5月,我因工作调动,从鸭绿江入海的大东沟某海岛观通站来到旅顺太阳沟海军某基地机关工作。那时,我担任了基地政治部宣传处新闻干事。也许,白加黑连轴转的工作姿态及所取得的一点工作成绩打动了领导。1994年5月,当我赴首都完成一次重点报道任务后,时任宣传处长潘洪革把我叫到处长办公室,给我送来了位于太阳沟文化街斯大林路南一巷这座古建二楼的钥匙。其楼下,便是基地第二幼儿园,离机关步行上班10分钟可抵达。当时,我还未调副营职,但因在海岛艰苦地区工作,妻子跟女儿享受了提前随军的待遇,且妻子工作也调基司下属一国营单位(N年后,又转部队事业单位)。当时,有的战友家属随了军还住丈夫的集体宿舍。我却搬入了当时条件不错的别墅古建筑里。也许,多年后,当我转业离开军旅,其事业不那么顺畅时,忽然感到在军旅、特别居住斯大林路南一巷那6年,我的事业及家庭是那么顺利 。也许,是风水尽力,或许遇到了如潘洪革一样的好首长。那期间,我从正连职晋升到正营职,从基地新闻干事到教导员至代理某潜艇部队宣传科长。

正是这一时期,我的女儿享受了下楼一拐弯便是部队幼儿园,以及后来上了离家很近的太阳沟光荣小学、受到了良好的早期教育。当年,只是据传说,所居住的古建别墅是一座保护建筑,其感受相应高大宽阔、冬暖夏凉。当年,我父母及岳母,都来过这座房子住过。那时,我姐姐、姐夫来旅顺口,对太阳沟风景大为赞赏……

再访我的第二故乡——旅顺口


旅顺日俄监狱旧址

国家级文物保护

再访我的第二故乡——旅顺口


万忠墓

国家级文物保护

再访我的第二故乡——旅顺口


关东厅博物馆旧址(现旅顺博物馆)

国家级文物保护

(五)

潮起潮落,仍然怀念。

2005年,我脱下了军装,转业进入了大连市委机关工作。2007年入夏,当女儿参加完高考后,我们的家也从旅顺口搬入大连市内。当女儿在大连一座高校读到大三时,其所在学院恰搬入旅顺开发区大学城内。且工作后,又在大连市某中心旅顺口区一家分中心工作过两年。我军旅近25载,在旅顺口工作生活有20年。对于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古战场遗址及每一座老建筑都充满着深情与难忘的记忆。虽然离开旅顺口,闲时,我甚至会无缘无故驾车奔向旅顺口,会那里的老战友、老朋友,去欣赏那春的樱花、夏的槐花、秋之落叶、冬日霜雪。我常常会注视旅顺军港那红绿间隙跳跃的信号灯,耳闻那涛声依旧。我会常常怀念百年大坞发出的铛铛修船敲打声响,会铭记老虎尾的雾钟声,还有长江路上早晨水兵们跑步整齐的步伐声。

大海召唤,续结缘分。女儿现如今又嫁了一名我原所在的驻旅顺海军基地某部的一名军官,且牵线人是我后任N代的基地新闻干事,而女婿竟与百年前担当建设旅顺军港的总指挥袁保龄同为陈州人。

再访我的第二故乡——旅顺口


旅顺火车站

国家级文物保护

再访我的第二故乡——旅顺口


南子弹库旧址

国家级文物保护

再访我的第二故乡——旅顺口


旅顺船坞旧址(现仍在使用)

国家级文物保护

再访我的第二故乡——旅顺口


老铁山灯塔

国家级文物保护

再访我的第二故乡——旅顺口


关东州总督府旧址(我参军时所在的某海岸炮兵团机关)

国家级文物保护

再访我的第二故乡——旅顺口


国家级文物保护

再访我的第二故乡——旅顺口


关东洲厅旧址

国家级文物保护

再访我的第二故乡——旅顺口


侵华日军关东军司令部旧址

国家级文物保护

再访我的第二故乡——旅顺口


再访我的第二故乡——旅顺口


再访我的第二故乡——旅顺口


再访我的第二故乡——旅顺口


再访我的第二故乡——旅顺口


再访我的第二故乡——旅顺口


再访我的第二故乡——旅顺口


再访我的第二故乡——旅顺口


再访我的第二故乡——旅顺口


再访我的第二故乡——旅顺口


再访我的第二故乡——旅顺口


我一家曾居住的日侨警署旧址

再访我的第二故乡——旅顺口


(六)

哦,旅顺口啊,我曾经日夜同你朝夕相伴。我居住那座昔日的日侨警署,还有身旁的国家级文物保护的关东州厅旧址、大和旅馆等旧址隐藏着多少故事及辛酸?还有那太阳沟背后的203高地,硝烟散了,但仍丑陋着的灵魂时刻警醒着我们?

旅顺口啊,您是大东北的眉眼,记载着中国近代史上的耻辱和留给国人心中的疤痕。

太阳沟啊,您是大牌的风景,也是我第二故乡里最初始的家园。

岁月匆匆,春花秋实。18岁穿上军装来到旅顺口,虽然离开旅顺已十几载,但对于旅顺口,她便是我的精神家园。我对于旅大的熟悉甚过对家乡丹东的记忆。

站在太阳沟的海边,我望着海军某基地机关大楼,眺望着老虎尾,一种从未有过的怀旧或重游故地的情绪从心头滋生。

我把特意拿来的刊登反映潜艇兵生活的小说《深蓝部落》和《深蓝突破》姊妹篇的《海燕》的两本杂志,悄悄地压在旅顺军港红绿交替闪烁的对岸,算是对牺牲的潜艇兵战友祭奠……

没有打扰旅顺的朋友,也没有赴女婿所在的部队。我们一家往回返。

从旅顺口返回大连的路上,我对女儿、女婿说,对于旅顺口的后来者,我们不能忘了:

李鸿章、袁保龄、宋庆,还有那个德国陆军大尉汉纳根,当然,还有万忠墓里那些无名的忠骨……

我在想,旅顺口,耻辱与荣光,传承与未来,不是岁月能忘却的,更不是百度里能查得清的。只要有心,用心去悟,方得始终。其旅顺口的故事,待靠后生去续写……

汽车驶离白银山洞,坐在汽车后排的我,眼泪夺眶而出……

旅顺口,您的印象一一

千秋不朽!

注:我的微信散文《太阳沟》转发朋友圈及被头条采用后,引起一些在旅顺口服役过战友的关注,一位作家好友建议我对其文再作些打磨。我的女儿阅文后,提出要到太阳沟去看看。当年,我们一家在太阳沟居住,女儿才五六岁,如今二十多年过去啦。故,这个周末,我们一家专程赴旅顺口……

此稿,算是对《太阳沟》一文的完善与补充。

于滨城大连

再访我的第二故乡——旅顺口


再访我的第二故乡——旅顺口


再访我的第二故乡——旅顺口


再访我的第二故乡——旅顺口


再访我的第二故乡——旅顺口


再访我的第二故乡——旅顺口


再访我的第二故乡——旅顺口


再访我的第二故乡——旅顺口


再访我的第二故乡——旅顺口


再访我的第二故乡——旅顺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