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回答1978!江門老街新照見證城市變遷40年

大江門戶,南海明珠。

江門,是珠三角及港澳地區與粵西連接的重要交通樞紐,改革開放40年來,GDP從1978年的14.32億元到2017年的2690.25億元,增長93.05倍。

市區面積從改革開放初期的9平方公里(不含新會)增至154.5平方公里(含新會);公路通車裡程與1978年相比也增長了近170倍!


請回答1978!江門老街新照見證城市變遷40年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在經濟數據突飛猛進的背後,江門人們的生活又有多大的變化呢?一組新舊地標的對照,帶領江門人回憶往昔,展現未來。

01 江門大廈

作為江門市首個地標性建築,江門大廈在老江門人心中充滿回憶。

請回答1978!江門老街新照見證城市變遷40年

而現今江門的地標建築已易主,萬達廣場、江門體育中心等崛地而起。

請回答1978!江門老街新照見證城市變遷40年

02 港口路

江門市港口路於上世紀70年代通車,當時是江門城區首條交通幹道。

請回答1978!江門老街新照見證城市變遷40年

而現今,港口路依然繁華,但是面對日漸增長的車流,道路已略顯狹窄。

請回答1978!江門老街新照見證城市變遷40年

03 噴水池

春燕”於1984年開始設計,1985年建成,是全市最大的雕塑群。是江門地標建築之一。

請回答1978!江門老街新照見證城市變遷40年

如今噴泉池被拆除,不過雕塑群保留了下來,並進行修繕和改造。

請回答1978!江門老街新照見證城市變遷40年

04 三十三墟街

三十三墟街是江門市區的發源地,蓬商文化亦是源於此。

請回答1978!江門老街新照見證城市變遷40年

現今經修繕,成為文化歷史保護遺址。

請回答1978!江門老街新照見證城市變遷40年

05 江門鐵橋

江門鐵橋是蓬江與江海之間的第一道橋樑,是當時國內最大跨度的城市人行天橋。

請回答1978!江門老街新照見證城市變遷40年

經過多年變化已不能承載太多運行功能,現時保留舊址以作紀念。

請回答1978!江門老街新照見證城市變遷40年

06 江門蓬江大橋

江門蓬江大橋於1977年通車,是當時最長的跨河大橋。

請回答1978!江門老街新照見證城市變遷40年

現今,蓬江與江海連接的大橋還有東華大橋、勝利大橋等。

請回答1978!江門老街新照見證城市變遷40年

07 外海大橋

外海大橋連接中山古鎮,於1988年通車。

請回答1978!江門老街新照見證城市變遷40年

現時外海大橋兩側高樓林立,成為全新經濟片區。

請回答1978!江門老街新照見證城市變遷40年

08 甘化廠

曾經亞洲最大糖廠—甘化廠。家喻戶曉的“蓮花牌”白砂糖與周恩來總理考察時親筆題字的牌坊都能顯示它曾經的輝煌。

請回答1978!江門老街新照見證城市變遷40年

如今甘化廠在三舊改造的響應下,新穎的高層住宅樓在其身後拔地而起。


請回答1978!江門老街新照見證城市變遷40年

09 五邑大學

五邑大學是珠江三角洲西岸唯一一所以工科為主的多科性教學型地方大學,始建於1985年。

請回答1978!江門老街新照見證城市變遷40年

截止到2017年1月,學校佔地1000餘畝,總建築面積約60萬平方米,設有17個教學院(部)。

請回答1978!江門老街新照見證城市變遷40年

10 東湖公園

東湖公園始建於一九五八年,佔地面積50公頃,座落在江門市區中心,這裡原為市郊的荒山野嶺。

請回答1978!江門老街新照見證城市變遷40年

隨著江門城區的擴建,1958年,這些荒山野嶺被市政府列入了城區的範圍,規劃建設成為一個大型公園。

請回答1978!江門老街新照見證城市變遷40年

11 長堤風貌街

長堤風貌街是江門市老商業區和歷史街區,大部分建築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建成,多為中西結合的騎樓建築。

請回答1978!江門老街新照見證城市變遷40年


請回答1978!江門老街新照見證城市變遷40年

據統計,江門市蓬江區長堤歷史風貌區有騎樓街道13條,總長達6公里,數量1300多幢。

請回答1978!江門老街新照見證城市變遷40年


請回答1978!江門老街新照見證城市變遷40年

注: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包括江門日報、江門市檔案局、江門市規劃局、百度圖片等。

請回答1978!江門老街新照見證城市變遷40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