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2 「1978-2018/我之40年」蘭州公交車的變遷史 剪掉大辮子 坐上空調車

【1978-2018/我之40年】

行之篇

老蘭州人記得最早乘坐的公交車長什麼樣子嗎?當我們感嘆現代化城市交通給生活帶來改變的同時,也急切地想翻開塵封的歷史,回顧那些曾與市民日夜相伴的公交車,感受城市的發展變遷。然而,在連續幾天尋訪過程中,那些曾經的經歷者大多或老或去。仍在職的一些老公交人、“老蘭州”對於蘭州公交車的記憶大多停留在上世紀80年代末或90年代初,對於更早的歷史記憶已經非常模糊。

幾經周折,記者在蘭州公交集團宣傳部的幫助下,通過一些老照片和實物,陸續還原出公交車發展變遷的歷史。“其實這些老公交車照片不僅是蘭州公交幾十年來變遷的縮影,也是蘭州公交改革開放40年巨大變遷的縮影。”蘭州公交集團宣傳部雷小波說,公交車的變化太大了,每個人、每個行業都有切身體會。記者 許晗/文 照片由蘭州公交集團特別提供

“老公交”和“老蘭州”還原蘭州公交車的變遷史

剪掉大辮子 坐上空調車

「1978-2018/我之40年」兰州公交车的变迁史 剪掉大辫子 坐上空调车

市民難以割捨的 “大辮子 ”已經退休了

「1978-2018/我之40年」兰州公交车的变迁史 剪掉大辫子 坐上空调车

擠上公交車還得有點“硬功夫”

蘭州市民難以割捨的“大辮子”

“老蘭州公交車以前是這個樣子呀!”“這不是帶‘大辮子’的公交車嗎?”在蘭州公交集團文化展示館內,第一次看著許許多多老公交車的照片,在場的人不斷髮出感慨。

“1959年12月31日,蘭州市第一條無軌電車線路通車,當時線路叫電車2路,由西關十字發往蘭石廠(西站附近),後來改為31路。”雷小波說,近40年來,蘭州市先後開通了31路、33路、34路三條無軌電車線路,從最初的一條線路、一輛車、一名司機,發展到了最輝煌時期的3條線路、97輛車、300多名從業人員。無疑,無軌電車為蘭州交通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許多蘭州市民或許都坐過這種拖著長長辮子的公交車。

“當年記得最深刻的場景就是電車‘辮子’掉線了,司機跑去車後面大力拽著大辮子放回電線上的情景。”

家住臨夏路的王海超老人說,從記事起經常坐31路到五泉山,小時候坐電車很開心,雖然它很慢,雖然它只能跟在別的車後面沒辦法超車,但是大家卻很享受坐在車上欣賞風景的心情。

“為適應城市公交形勢的發展,2008年5月,在蘭州大街上行駛了數十年的‘大辮子’電車正式退出運營,取而代之的是200多輛新型天然氣公交車。”雷小波說。

以前擠上公交車得有點“硬功夫”

上世紀80年代,市民出行只能靠自行車和公交車,一年365天,公交車都是“客滿”狀態,市民都真切地感受過蘭州的“出行難、乘車難”。那時,車廂裡,經常是一張報紙的地方能擠上十多個人。很多乘客擠不上也要吊著,一個站停15分鐘都是常事,有些站點還有工作人員負責“推屁股”。

“當年兩節車廂的‘巨龍車’都用在大客流的公交線路上,1路、6路用的都是這種車,小時候坐大通道車最愛站在公交車鉸盤的位置,隨著公交車的轉彎、啟動、剎車,身體也來回擺動,特別好玩。”

市民李承安清晰地記得,當年蘭州火車站廣場上只有一趟公交車,就是1路車。車輛運行的路線和現在一樣,經盤旋路、東方紅廣場、慶陽路、西津西路,終點到蘭州西站。早晚上下班高峰期,等車的人太多,每趟公交車上都擠滿了學生、上班族。

1984年至1993年,適應改革開放的要求,蘭州公交也加快變革,實行單車承包制,先後購買和改制大通道車300餘輛,在全市各主幹線路,如1路、3路、4路、6路、9路和41路均使用鉸接通道車,當時對緩解早晚高峰擁擠起到了一定作用。

現今,在蘭州馬路上消失多年後,記憶中留存著的曾經加長版1路、6路等“大通道”公交車又回來了。去年年底,蘭州公交又正式啟用嶄新的18米鉸接式“大通道”公交車輛,1路、77路公交線路高峰時段運營。

「1978-2018/我之40年」兰州公交车的变迁史 剪掉大辫子 坐上空调车

現行的大通道公交車已經現代化了

「1978-2018/我之40年」兰州公交车的变迁史 剪掉大辫子 坐上空调车

雷小波為記者講述蘭州公交車的發展歷程

坐著“鐺鐺”遊覽風情線

曾經,從西關十字至西固的雙層公交車,上層座位成為孩子們出行的最愛。

曾經,一輛輛木製旅遊觀光公交車行駛在蘭州的南濱河路上。

現在,30輛復古景觀純電動“鐺鐺”車在蘭州正式開通,成為蘭州市的又一道靚麗風景線。

“蘭州最早的一批雙層公交車是其他城市贈送給蘭州的,隨後又陸續購買了部分雙層車。”雷小波說,從上世紀90年代末起,蘭州公交集團相繼從安徽、武漢等地購買了23輛雙層巴士,投放到蘭州黃河風情線上,滿足乘客的旅遊觀光需求。2003年蘭州公交集團第四客運公司為打造黃河風情旅遊專線,從南京金陵客車公司購進了兩臺全木質仿古式豪華旅遊車,並投入到原26路黃河風情公交線運行。這兩臺仿古式公交車的地板、座椅、窗戶均是木質的,呈粉色與粉油色相間,車內裝飾全部呈仿古式景緻。線路從西固城至新港城單程票價3元。那也是全市最長的一條公交線路,也是全市唯一一條由雙層大巴士往返運輸乘客的城市黃河風情旅遊公交線路。

2009年7月13日,已營運12年之久的10輛雙層巴士因超期服役而“退休”。

“冬冷夏熱”的公交時代已被遠遠甩掉

“1996年,蘭州公交迎來發展的輝煌時期,五年間先後籌資購置新車1400餘輛,實現了‘有路就有公交車’,一批新穎的公交車亮相蘭州街頭,替代了原有的通道車,形成了一道靚麗風景線。”

“我們很多開了20多年公交車的老師傅,可以說從汽油車、柴油車、混合動力車到新能源車,見證了公共交通在推行綠色出行中的變化。”雷小波說,進入21世紀後,人們越來越關注生態環境,尤其是如何減少交通造成的環境汙染問題。為了滿足環保出行需要,新能源公交車應勢而生。蘭州第一條插電混合動公交車公交線路——31路;蘭州第一條純電動公交線路——8路……都相繼出現在蘭州街頭,成為蘭州的又一靚麗風景線。而且,現在公交車大都換成純電動的了,車輛起步時平穩多了,車廂裡也沒有那些刺鼻的味道。車廂內有空調,“冬冷夏熱”的公交出行不再難熬。截至目前,全市共已投入運營新能源公交車1234輛,佔蘭州公交車輛總數的42%。

“2004年蘭州公交再次迎來一次重大變革:人工售票被無人售票全面取代。”雷小波說,2014年2月26日,蘭州最後一批售票員將全部轉崗,最後一條人工售票公交線也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如今,一輛輛公交車的變化,見證著蘭州城市交通的滄桑變遷,更是蘭州公交發展變化的一個縮影:目前在市區的公交運營線路總長度3136.6公里,皋蘭、榆中、永登三縣都有開通至市區的線路。公交日均客運量達到200萬人次,全年客運量達到7億人次以上,佔蘭州市市民出行分擔率的30%,如今112條線路2340輛公交車每天載著蘭州市民奔赴城市的各個角落,正由簡陋變時尚,由單調變豐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