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鲜随笔:葱油小管

春节去了一趟厦门,在景点附近吃饭时点了一道菜,名叫葱油小管,开始以为是蔬菜一类的东西,老板忙里偷闲,告诉我们,其实就是葱炒鱿鱼。

海鲜随笔:葱油小管

春节出行,正是黄金周中的黄金周,对上菜速度已不做奢求,等菜功夫打量四周,旅游团队如流水操作,一波又一波,老板和伙计忙的四脚朝天,若干分钟后,我们点的三菜一汤终于上齐。

其实开始最期待的是海蛎煎,在各大美食攻略里频频露脸的厦门招牌菜,确实令人心驰神往,然而真正见面时,却觉得委实稀松平常,鸡蛋和海蛎煎在一块,既尝不出海鲜的鲜香,也没了鸡蛋的风味,稀里糊涂挤成一团,大概一方水土一方菜,外地人实在欣赏不来。好吧,也可能是我们没有吃到最正宗的。

海鲜随笔:葱油小管

葱油小管倒是给了我们一个惊喜,我从未吃过如此新鲜的鱿鱼,鱿鱼本是头足纲的生物,体态狭长,老板刀法粗犷,横着切,仿佛一个个吸管,吃起来却鲜嫩弹爽,牙尖刚一碰到鱿鱼肉,它便迫不及待的自己弹开,介于蹄筋和脆骨之间的口感,鲜美极了。

大概是厦门菜比较清淡的缘故,这盘鱿鱼的配料除了一点葱姜辣椒再无其他,似乎连酱油都没放,辣椒也纯粹是个点缀,一点儿也不辣。

海鲜随笔:葱油小管

这样也好,清淡之中,存其本味,主料的鲜美已经可以遮盖其他不足。

从厦门回来后,每每于菜场寻觅“小管”,结果都是干货泡发的半成品,死气沉沉,令人望而却步,今日,却偶然发现有人在卖冰鲜的鱿鱼,有大有小,虽然不如厦门的新鲜,但也算可以了。

物以稀为贵,众人皆来凑热闹,老板要价不低,三十一斤,胜过排骨,我还是挑了两斤大的,中途发现老板少称,又计较了一番,一共五十七块。

海鲜随笔:葱油小管

鱿鱼长途跋涉来到我们这里,想来也得入乡随俗,于是我精心准备了小米椒、蒜苗、莴笋来配它。端上来也是喷香,入口却不如厦门的爽脆,仔细一看,原来是肉质太肥厚的缘故,哪里是“小管”,分明是“大管”啊,由此看来,鱿鱼之味,胜在短小精悍。

纵然美中不足,这盘“葱油大管”也迅速的被扫荡一空,厨房中还剩下一半,大家一致认为下次做要再切薄一点,吃起来才更嫩滑。我提出要再加点醋,以酸辣之味衬托鱿鱼的鲜香,无人响应,只好作罢。

海鲜随笔:葱油小管

不过,酸辣也好,葱香也罢,总觉的没有那日在厦门的滋味,果然美食也要讲究意境,哈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