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將軍李廣,戎馬職場一生;卻難以【升職加薪】的內幕!

總所周知;李廣是西漢政權時期著名的一代將領,自漢文帝開始,可謂是三朝元老,一生戎馬生涯,與匈奴經歷大小戰役七十餘場,多次擊退匈奴的騷擾,匈奴聞風喪膽,聽聞李廣大軍,都避之大吉。

西漢政權時期,北部匈奴蠻夷頻頻入侵邊境,西漢政權的統治者往往用盡一生都在與匈奴蠻夷周旋於戰爭之中,而西漢政權將士與匈奴的屢屢交戰猶如家常便飯一般。

飛將軍李廣,戎馬職場一生;卻難以【升職加薪】的內幕!

李廣是西漢政權時期著名的一代將領

我們的主角,李廣。他戎馬一生和匈奴人戰鬥了四十餘年,前後參加了七十餘次大小戰鬥,曾任邊疆八郡的軍事首長,管轄疆域跨度自渤海灣一直延伸到現在的甘肅省的天水市。可以這麼說,李廣從政生涯實實為西漢政權邊境穩定付出了巨大的貢獻,但他戎馬一生卻未獲封侯褒獎,最後還蒙羞含冤自盡。

李廣仕途的經歷和悲催的結局在中國軍事史篇上可以說是難得一見的一種奇聞。而李廣難封更是當代社會中的我們懷才不遇時,動不動就掛在嘴邊的憤慨激昂之詞。古往今來,世人都會對李廣難封這個千古之謎產生種種質疑和不解。

飛將軍李廣,戎馬職場一生;卻難以【升職加薪】的內幕!

生不逢時!飛將軍李廣一生為何難以封侯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李廣的履歷。

李廣一生中歷經的幾次戰役規模都不算很大,只能說其運氣不好而已。李廣雖然名聲遠揚,那是因為其個人勇武而得名,而不是指揮師團級大規模戰役而獲得的。漢武帝元光六年,漢武帝任命四位大將軍,各自率領一萬人馬,大軍分兵四路,遠出邊疆攻擊討伐匈奴蠻夷。說到這裡,我想各位親,就清楚這四位大將是誰了。

飛將軍李廣,戎馬職場一生;卻難以【升職加薪】的內幕!

李廣全師被殲,師長李廣兵敗被抓。

他們是車騎師長衛青、騎郎師長公孫敖、輕車師長公孫賀、驍騎師長李廣。這次遠出邊疆,按照預定作戰計劃,四位師長都有機會打一場大勝仗,待勝利凱旋之後而論功行賞。但是,天往往不遂人願,四位師長有的運氣不佳,有的出自於個人的緣故,命運和他們開了個不大不小的玩笑。公孫賀偵察不到位,沒有捕捉到匈奴人的蹤跡,無奈而返。公孫敖突遇匈奴大軍主力截殺,一萬人馬損失十之七八。而我們的主角;人走黴字,喝涼水都塞牙的李廣,運氣更是糟糕透頂,他的驍騎師遭遇了匈奴單于所率的匈奴精銳,以至於全師被殲,師長李廣兵敗被抓。

飛將軍李廣,戎馬職場一生;卻難以【升職加薪】的內幕!

李廣難封是因為他不是合格的統帥屢戰屢敗

史記說道;李廣是憑藉智慧和謀勇得以僥倖脫逃走。我們都知道,車騎師長衛青長途奔襲了防禦空虛的匈奴的大本營龍城,共斬殺和俘虜匈奴七百餘人。於是;公孫敖和李廣二人回朝述職後,漢武帝勃然大怒,勢必斬殺兩人,以慰枉死疆外的將士亡靈。由於二人付出鉅額贖金為代價,勉強撿回一命。

飛將軍李廣,戎馬職場一生;卻難以【升職加薪】的內幕!

真相揭秘:李廣為什麼不被重用

查閱歷史資料我們不難發現,在團隊作戰人員綜合素質能力和戰鬥力裝備上,李廣等諸多老將屬於不是嫡系作戰部隊,自然不能與皇親貴戚的嫡系王牌軍相提並論。衛司令和霍師長的軍隊不單單是嫡系的王牌主力軍,更是皇親國戚。王牌主力軍聘用的都是層層遴選的精兵銳卒,軍之嬌子。武力裝備上也是精挑細選,一流的配置。所以說,王牌師出兵奔襲徵繳匈奴人,可以說是所向披靡。

飛將軍李廣,戎馬職場一生;卻難以【升職加薪】的內幕!

揭秘飛將軍李廣一生未封侯的真正原因是啥

站在當下社會的生活或職場而言,李廣難封侯是因為其不得志,是因為其不善於人際交往。司馬遷在【史記】中有這樣一段文字描寫李廣;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辭。眾所周知,漢景帝和漢武帝執政時期較為依賴儒家思想,李廣與朝中眾臣關係平淡,少有來往,這也是李廣不得賞識的一個關鍵原因。雖說李廣能力出眾,但他卻不懂得官場權謀交際之術,作為一個機構的領導竟然不會察言觀色,還不會阿諛奉承、溜鬚拍馬,這可是封建統治政權最不受待見的一種人。

飛將軍李廣,戎馬職場一生;卻難以【升職加薪】的內幕!

飛將軍李廣:一個被性格決定命運的悲劇將軍

不要說在古代,就是放在當下社會中、職場中,這種人註定默默無聞,勢必會寸步難行。就更不要說得到政權當家人的認可。李廣這種不合群的官場生存之法,不要說官運亨通了,你能順順利利地走下去,就實屬不易。萬一在遇到個職場小人背後捅你一刀,那結局可能就是個悲劇。無論身居何位,不要自立一派,要懂得找貴人。入幫會,拜山頭,常走動,多溝通,勤彙報,只有這樣你才能讓你的仕途穩步高升。

飛將軍李廣,戎馬職場一生;卻難以【升職加薪】的內幕!

飛將軍李廣從軍數十載為何一直難封侯

公元前119年,李廣以主力師長的身份隨同集團軍司令衛青決戰塞外匈奴。偵察兵探知匈奴單于的確切位置後,衛司令決定親率敢死連隊正面突擊匈奴單于。隨命師長李廣和雜牌師趙食其向匈奴的東路迂迴包抄,輔助攻擊。主力師降為輔助陪襯部隊,李師長抗議。但抗議無效,衛司令斷然駁回。李廣迫於將令難違,無奈執行。

不知由於什麼原因,東路大軍在茫茫大漠之中逐漸迷失了方向,在約定的作戰時間內沒有準時到達指定伏擊位置。戰後,衛司令奏報最高統帥部,派人成立聯合調查組,將李廣的參謀長等批量質押審訊,同時準備將李廣送至西漢政權最高軍事法庭接受審判。

飛將軍李廣,戎馬職場一生;卻難以【升職加薪】的內幕!

李廣歷經三朝所立戰功無數 為什麼終究沒能封侯

殊不知;李廣戎馬一生,忠義誠勇。面對黃毛小兒種種懷疑和刻意侮辱,悲痛和憤怒頻頻交織在心頭。大喝一聲,士可殺不可辱,拔刀自剄。由此可見,李廣為官一任,戎馬一生不能封侯,不能說是運氣不濟導致的。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就算李廣有老天眷顧,討伐匈奴百戰百勝,他在高深莫測的仕途路上能否飛的更高更遠嗎?我想說;恐怕未必。俗語說道;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嘴舌笨拙、剛強正直,不逢迎,無偏私的李廣壓根就不是那些擅長權謀之術官場高官的敵手,他的死恰恰就是最好的一種驗證。

飛將軍李廣,戎馬職場一生;卻難以【升職加薪】的內幕!

因為飛將軍李廣是一個地道的武將,作為軍人的夢想就是衝鋒陷陣,帶兵打仗、殺敵立功、封侯封爵。然而,長江後浪推前浪,看著一個個年紀輕輕、經驗不足、實戰能力欠佳的黃毛小兒都漸漸封官加爵,而自己的封侯封爵卻遙遙無期。於是,封侯無望人生已再無眷戀,與其備受心魔繚繞蠶食而孤老西去,不如留一個讓後人敬仰的萬世英名。

飛將軍李廣,戎馬職場一生;卻難以【升職加薪】的內幕!

一代名將李廣終身為被封侯 最後拔刀自盡

歷史是成功者創造的,每一個人在歷史上都有一個名額。歷史或許是客觀公正的。無論是英雄還是狗熊,歷史會有歷史的一種評判,銘記歷史;留一個讓世人敬仰的英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