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中國打黑第一案紀實(二十三結局):落幕

蘭州:中國打黑第一案紀實(二十三結局):落幕

在對李氏兄弟團伙的主要偵察工作告一段落後,以蘭州市公安局為主的專案組,又馬不停蹄地對陳叔隴黑幫展開了偵察。以蘭鐵公安局首次搗毀烏江魚火鍋店陳叔隴地下賭場的5月24日的日子為專案代號,取名為“5·24專案”,全面偵察“陳氏兄弟”犯罪團伙。

此案犯罪團伙擁有武器,身背血案,和李氏團伙又有某種聯繫,是繼“李氏兄弟”犯罪團伙之後,又一起黑惡勢力大案。

2000年5月24日凌晨,突然而至的“110”巡警,如同一把利劍,搗毀了陳叔峙一夥借賭場發財的狂夢。現場逮住了陳氏團伙的9名犯罪嫌疑人,折斷陳氏團伙的羽翼。驚嚇得僥倖逃脫的陳氏兄弟,帶著幾個鐵桿成員,逃到海口、三亞,躲避風頭去了。

現在,此案重新提到刑警們的議事日程上。

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陳學亨接受記者採訪為了確保此案調查工作保密,專案組特選了一偏僻之地,作為專案組的辦公之處,實行封閉式辦公。寒冬臘月,沒有暖氣,甚至連口開水都喝不上。時時跳閘的電燈,迫使他們常常秉燭辦公。他們克服常人難以忍受的孤寂,頂著工作擔子的壓力、武裝犯罪團伙的威脅、吃喝拉撒睡等生活條件的艱苦,硬是義無反顧地頑強地傲然而艱辛地將此案的偵破工作一步一步地向縱深推進。

2000年的12月31日,陳氏團伙的兩位司機李某、徐某落網。

2001年伊始,“陳氏兄弟”犯罪團伙的管家、重要團伙成員劉勝軍落入網內。

2月2日,樂山警察查明陳氏團伙重要成員杜長吉、馬軍兩人已由樂山城裡轉移到了其情婦鄉下的家裡。為了確保抓捕行動萬無一失,考慮到其是兇殘的黑社會性質的組織成員,樂山警方在出動本局刑警的同時,調動了一箇中隊的武警配合行動。

犯罪嫌疑人馬軍,正在麻將桌上快樂逍遙著,哪料到抓捕他的警察從天而降,當下束手就擒。

杜長吉沒有打麻將,正獨自一人在村外遊蕩。當他看到朝村子這邊運動過來的武裝警察時,顧不得去通知同夥一聲,拔腿就朝附近的山頭奔跑。沒跑幾步,也被抓捕的武警包圍。

戰士們鳴槍示警,大聲喊話,喝令其投降。可他拒不投降,負隅頑抗。在警告無效的情況下,戰士們果斷開槍。呼嘯的槍彈嚇得他心驚膽顫,兩腿發軟,撲通一聲扎進草叢中再不敢動彈了。

在抓獲杜長吉、馬軍時,專案組又得到線索,該團伙中的死硬分子張向雄在逃。

2001年的元月31日,專案組在蘭州抓獲了張向雄的情婦劉某,而張向雄不知去向。

三天之後,頂不住攻勢的劉某,交代張向雄出逃廣州。

於是,專案組又派出另一路警察向廣州撲去,將東躲西藏的張向雄抓獲歸案。

這期間,暴屍街頭的“7·15”血案的涉案犯罪嫌疑人頡鵬、畢東、崔健也相繼列入追捕名單。

1999年12月23日凌晨1時,“7·15”案重犯之一曲忠海,潛逃多日後現身蘭州城。

蘭州警方立即組織精幹警力,佈網西北賓館後門一線,很快將曲忠海和其在一桑拿中心工作的情人,圍在了一輛開過來的出租車上。曲忠海見抓捕他的警察圍了過來,邊催逼司機快開,邊拔出槍來,隔著玻璃,朝後面的警車就是一槍。

追捕警察當即開槍還擊。

司機一看火光閃閃,硝煙瀰漫,自己的命要緊,瞅了一個空子,跳下車去。

曲忠海一看沒辦法了,只得跳下車去,同時手中的槍不停息地朝追過來的警察射擊。

追捕刑警大怒之下不顧一切地衝了過去,交叉火力立時封住了曲忠海的逃跑之路,只聽黑暗中“唉喲”一聲,曲忠海中彈倒了下去。這個瘋狂一時的惡徒,最終落了個橫屍街頭的可恥下場。

經過警方近一年的內調外查,“陳氏”犯罪團伙先後有27人落入法網,其中22人被逮捕、5人被刑拘。老大陳叔隴外逃,老二陳叔峙被抓個正著。

警方的追捕法網,時刻為他們張開著,縱使罪犯逃到天涯海角、陰曹地府,也難逃法掌。

冬天過去了,

春天到來了。

本著從重從快打擊黑惡勢力的原則,2001年4月20日,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公開審理“李氏兄弟”黑惡勢力犯罪團伙。

這是一起被稱之為萬眾矚目的公審。

審判期間,法院臨時租用的蘭州軍區總院俱樂部,成了市民、媒體關注的焦點。

每天每次的開庭時間,全副武裝的武警、民警幾層的警戒,把個俱樂部警衛得如同鐵桶一般,大有連蒼蠅、蚊子都無法擅自飛過的感覺。如果你沒有那一天一換的特殊的記者證、旁聽證,怕就是天王老子來了,也無法進門。

為了安全起見,每次開庭之前,公安廳都專門調來防暴犬,仔細搜查,徹底清場。

頭戴鋼盔、手端微衝的警察,三步一崗,五步一哨,站滿了法庭周圍的走廊。公判大會現場法庭外面,則擠滿了急切想旁聽的市民,其中亦有不少人是從外縣、外市匆匆趕來的,為的是能早看一下、聽一下最後庭審的情況,目睹一下惡人的下場。

此次公審,開創蘭州、甘肅多項歷史記錄,被稱為世紀第一審。

此案是蘭州、甘肅首例帶黑社會性質的團伙案件,核心成員由高幹子女擔任,亦是全國罕見。

庭審中,不論是公訴人、法官,還是律師、被告,都表現出了各自的精神面貌。你來我往,唇槍舌劍,庭辯之激烈、之精彩,堪稱傳世之作。

李捷、李暉黑惡勢力犯罪團伙成員,在庭審中極力為自己的罪行開脫、狡辯,但那一樁樁凝聚著專案組民警心血的證據,在此時此刻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鐵板釘釘的事實,此時變成了匕首、投槍、子彈、絞繩,把那些平日作惡多端的黑惡勢力團伙犯罪分子,狠狠地釘在了共和國神聖法律的鐵柱上。

李捷在法庭上辯稱,他殺杜振忠完全是出於一種義憤,是為愛情而殺人;他殺張立軍、楊昌德等人是替他的弟弟李智報仇心切,再說殺的那是跟他一樣的黑道中人……

李暉辯稱自己只是脅從者,許多事自己是不知情的……

當然,法庭對他們的自我辯白不予睬信。

劉梅、馬玄召這一對涉黑夫婦,因他們兩個人身份的特殊,一直是公審法庭上人們關注的焦點。

劉梅被捕前系蘭州市公安局城關分局法制科副科長。其夫馬玄召系蘭州市七里河檢察院幹部。兩人和“李氏兄弟”黑惡勢力犯罪團伙交往日久,在李捷策劃為李智報仇、謀殺仇家的活動中,積極參與,刺探情報,為李氏通風報信,成為黑幫的爪牙、司法機關的敗類。

劉梅不知是一時受不了從堂堂警察到醜陋囚徒黑白兩道之間的巨大反差,還是後悔自己以前的喪失原則、喪失立場、喪失理智的行為,她犯罪之後羞於見到昔日的領導、同事、朋友。總之,在幾天的開庭中,劉梅不是以淚洗面,就是以手遮顏,極力迴避攝像、攝影的鏡頭。

劉梅夫婦的悲劇,對政法機關的公務人員是一個警示:身為國家的執法人員,該如何善待自己的那份工作,該如何珍惜那個稱號,該如何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2001年5月2日,甘肅省歷史上最引人矚目的公審終於劃上了句號。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李氏兄弟”黑惡勢力犯罪團伙的37名犯罪嫌疑人,依法判處李捷、李暉、崔志彪、馬磊、常高伯、丁力、李斌、劉宏8名主犯死刑;鄭華、馬偉軍、宋志勇、吳偉、彭義珍、孟令波、黨佔虎死緩;對潘琪等21名被告分別判處從20年到1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其中馬玄召以故意殺人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剝奪政治權利3年;劉梅以包庇黑社會性質組織罪,判處有期徒刑3年。

大小犯罪嫌疑人員,都受到了應有的懲罰。消息傳出,蘭州市民奔走相告,或坐在電視機前觀看新聞,或買一張報紙仔細閱讀,議論紛紛,人們不覺相互感嘆:真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時候未到,一切不報;時候一到,一切都報……

“李氏兄弟”黑惡勢力犯罪團伙的審理暫告一段落,有著蘭州黑道二號團伙之稱的蘭州賭王的“陳氏兄弟”犯罪團伙的公審不久又開庭審理。

據蘭州警方透露,截止2001年5月,蘭州在“嚴打整治”及“打黑除惡”的專項鬥爭中,已打掉了大小黑惡勢力犯罪團伙26個,破獲各類案件1100多起,打出了警方的雄風,打出了雪劍的寒氣,打出了金盾的光芒!

本案功臣之一的蘭州市公安局副局長李宗峰頗有感觸地對筆者總結說:“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外國黑惡勢力的滲透,我國黑社會性質的組織已經形成,且有聯網趨勢,因此,我們切不可因為取得一點勝利而掉以輕心。經驗證明,打黑要打殲滅戰。這次打黑除惡鬥爭是省市區三級聯合辦大案、要案、統一指揮、協同作戰最成功的經典之作。李氏黑惡勢力的覆滅,為今後警方聯合作戰創造了最成功的典範。”

隨著數聲槍響,黑惡勢力的主犯伏法了。

風把煙霧吹散了,可除惡打黑的鬥爭並未停止。

警察與罪犯的交鋒與搏鬥,永遠沒有止境、沒有盡頭。

讓我們向那些善良與正義的守護神致敬!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