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鄉鎮(1)東阿姜樓:釋放古鎮魅力 增添綠色笑容


最美鄉鎮(1)東阿姜樓:釋放古鎮魅力 增添綠色笑容


規劃中的沉沙池旅遊扶貧項目。姜樓鎮魏莊村明清石牌坊。大眾網記者 侯曉 攝

最美鄉鎮(1)東阿姜樓:釋放古鎮魅力 增添綠色笑容


規劃中的沉沙池旅遊扶貧項目。姜樓鎮魏莊村明清石牌坊。大眾網記者 侯曉 攝

最美鄉鎮(1)東阿姜樓:釋放古鎮魅力 增添綠色笑容


鎮區明清古韻的仿古商業街。

最美鄉鎮(1)東阿姜樓:釋放古鎮魅力 增添綠色笑容


姜樓鎮鄧廟村宋元武當廟。姜樓鎮魏莊村明清石牌坊。大眾網記者 侯曉 攝

最美鄉鎮(1)東阿姜樓:釋放古鎮魅力 增添綠色笑容


姜樓鎮魏莊村明清石牌坊。大眾網記者 侯曉 攝

大眾網記者

侯曉 程洽洽 通訊員 夏魯峰 姚肖榮

黃河道邊,泥沙沉池地;綠林萬畝,蔭蔭民樂園;紅染東阿,革命第一址;古色流香,文明薪火傳。無私奉獻、擔當有為、生態發展、經濟繁榮,這就是全國重點鎮--聊城市東阿縣姜樓鎮。姜樓鎮,位於東阿縣城西南12公里,面積55平方公里,35個行政村,3.1萬人,耕地4.8萬畝,沉沙池區1.1萬畝。這裡林木蔥鬱,水域遼闊,風光秀麗,美不勝收。

紅色的姜樓,美在發揚

83年前,1933年,東阿縣成立第一個黨支部--姜樓高小黨支部。大批黨員從這裡背起行囊,或奔赴革命聖地延安,或轉戰疆場。從那以後,紅色的革命故事在這片土地上流傳,革命的精神激勵著當今的青少年。

據介紹,姜樓高小是愛國民主人士孫廣濱創辦的。1932年春,孫廣濱先生大學畢業後,回到故鄉孫莊。在民族危亡、國難當頭之際,深感喚起民眾、教育救國之重要,便在姜樓鎮碧霞宮(俗稱奶奶廟)搬除神像,清掃廟堂,創辦了姜樓高小。

1933年7月,在濟南鄉師讀書的學生、共產黨員姚仲明響應山東省委"到農村去"的號召,帶著開闢農村工作、發展黨組織的任務,回到了故鄉東阿縣韓堂村。姚仲明通過調查瞭解,採取個別談話的方式,做具體引導工作,先後發展了蘇廣才(現名蘇民)、王玉珍、尹燕桂、趙傳耕、劉萬明等十幾名同志。

1933年9月,中國共產黨以姜樓高小組織為基礎,建立了東阿縣第一個黨支部,蘇廣才任支部書記,王玉珍任宣傳委員,尹燕桂任組織委員。由此而衍生的紅色文化,早以使這裡成為黨性教育的重要基地。

現在的姜樓鎮黨委,下設52個黨支部,黨員1200多名。在紅色文化感召下,黨員幹部發揚革命優良傳統,發揮黨員先鋒模範帶頭作用,踐行黨的宗旨,爭當時代楷模,工作密切聯繫群眾,深入到鄉鎮發展第一線,帶領廣大群眾發家致富,共奔小康。

積澱的姜樓,美在文化

悠久的文化,賦予了姜樓深厚的歷史內涵。集歲月之精華,融時光之美德。

姜樓鎮文化積澱深厚,由漢墓石畫像、宋元武當廟、魏莊節孝坊、廣糧門趙德和墓等組成的文物古蹟,成為姜樓鎮特有的文化亮點和旅遊資源。傳承了上百年的姜樓鎮燒雞、豆腐皮,成為魯西地區最負盛名的地方名吃之一,其加工工藝,入選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姜樓鎮有一個特色村落叫做魏莊村,村中矗立著兩座巍峨壯觀的石牌坊,分別為節孝坊和孝子坊。它們修建於清朝時期,長達三百年曆史,至今屹立不倒。這是公認的目前聊城僅存且保存最為完整的石牌坊,每年都會吸引大批遊客前來駐足合影留念。相傳,孝莊太后與康熙皇帝曾下榻魏莊村。

姜樓鎮鄧廟村也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文化傳承的古老村落,民風淳厚,文物眾多。村內有一座遠近聞名的武當廟,廟內供奉著武當、三皇、伏羲、神農、名醫等一組宋元以來的石造像。該組石造像,雕刻精美,栩栩如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濃縮和體現,也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與力量的展示。

不僅如此,姜樓鎮還是一個美食鎮,因為,這裡有美名遠揚的姜樓方家燒雞和豆腐皮。姜樓方家燒雞值得一提,它採用本地生長的土雞為主要原料,並配以丁香、砂仁等十幾種佐料製作而成,外觀色澤鮮亮、肉質幹松、口感鬱香而不膩、長久食之而不厭、自然保存時間長等特點,是享譽魯西大地的美味佳餚之一。2002年5月,姜樓燒雞在國家工商局註冊了"姜樓"商標,現在已銷往濟南、聊城等十幾個大中城市。

綠色的姜樓,美在生態

國家引黃濟京工程途徑姜樓,黃河泥沙在此沉澱後,形成了萬畝沉沙池區,姜樓人通過多年的植樹造林,使這裡成為東阿縣綠化面積最大的鄉鎮,魯西地區最大的天然氧吧,萬畝沉沙池成為了風景秀美的溼地生態園林。走進這片林區,心曠神怡之感立刻拂面而來。

據介紹,塵沙池是聊城市委市政府扶貧脫貧的一項重要舉措,充分體現了聊城市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該項目以農民脫貧等為目標,以原生態景觀為特色,以觀光旅遊為切入點,規劃"一區""兩軸""十大節點"。該項目面積大,佔地3.6萬餘畝,投資20多個億,立意深遠,將東西兩池通過水陸兩線同時相連,形成組合式雙景區結構,還實現了扶貧與旅遊,自然與生態,長遠與惠民的有機結合。

目前,東沉沙池清淤整形工作已經完成,三座假山打造初具雛形,工程規劃道路60.3公里,東阿縣25.02公里,涉及姜樓鎮16公里,目前已完成。對池區2345畝土地進行流轉,用於建設頤養中心、娛樂場所、餐飲娛樂等場所建設,目前正在緊鑼密鼓施工中。可以說,建成後沉沙池項目是一個集旅遊、餐飲、休閒、娛樂、頤養等為一體的多功能綜合體,值得期待。

如今的姜樓,搭乘了全域旅遊的快車,確立了"生態立鎮、工業強鎮、休閒名鎮"的發展定位,以農業產業化、經濟工業化、農村城鎮化三大板塊為工作重點,大力發展規模化種植,林木產業蓬勃發展,畜牧養殖業規模化、集約化飼養水平不斷提升。以鑫華特鋼循環經濟產業園與中小企業產業聚集園為主體的支柱企業,更是確立了不止要金山銀山,更要青山綠水的發展理念。

"一心、兩軸、兩廊、兩園、四區、一池"的格局初具規模。鎮區明清古韻的仿古民居與休閒娛樂的商業街交相呼應,景觀綠廊、林蔭大道、多種風貌在此聚集。一個生態的綠色的姜樓,在人們的眼前展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