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十大勁歌金曲30年|1986·許冠傑·感謝你,泰迪羅賓(二)

接上節

據香港樂隊的鼻祖級人物泰迪羅賓回憶,當時全港到處都是樂隊,一個小小的比賽都能有幾十支樂隊參賽。這些樂隊屬於青年人在一起“玩”的性質,成員不穩定,技術水平更是參差不齊,他們面臨的出路只有三條:一是解散,二是轉入幕後,三是堅持音樂。

以泰迪羅賓的樂隊為例。泰迪羅賓最早帶著弟弟關偉玩樂隊,組成了“Raiders”,之後他又和另一個弟弟關維麟、歌手Robin William Shum 組成了“The Striplings”。泰迪羅賓的中文名字叫關維鵬,英文名字叫Robin,這樣,“The Striplings”樂隊就有了兩個叫“Robin”的人,必須有一個人要改名才行。當時年輕人玩樂隊要扮酷,衣著和髮型搞得很像小混混,這種小混混在香港叫做“阿飛”或者“古惑仔”,英語為“Teddyboy”,所以,關維鵬就將自己的藝名改成“Teddy Robin”,中文就是泰迪羅賓。

香港十大勁歌金曲30年|1986·許冠傑·感謝你,泰迪羅賓(二)

當年也是小鮮肉

當年Beatles來香港的時候,香港社會對青年群體是十分擔憂和警惕的,甚至警察都已經做好了控制局面的準備。據黃霑先生的論文說,當時有媒體採訪中學校長,校長們痛心疾首又深表憂慮地說,Beatles“影響青年人走向瘋狂道路、放肆道路”、“香港風氣已經這麼壞,阿飛已經這麼多,難道還要提倡這種瘋狂的東西,製造更多阿飛嗎”?這說明“Teddyboy”在香港社會是不受人待見的,那些組樂隊的小青年們在很多人眼裡就是問題少年,泰迪羅賓改名,恐怕也有一些叛逆心理在作怪。

在“The Striplings”樂隊之外,泰迪羅賓又和關偉及另外兩個朋友組成了“Beatniks”樂隊。

從泰迪羅賓的經歷上看,當時的樂隊純粹就是朋友聚在一起玩,玩幾天就解散是很正常的情況。

香港十大勁歌金曲30年|1986·許冠傑·感謝你,泰迪羅賓(二)

當時有很多樂隊比賽,在一次比賽中,“The Striplings”和“Beatniks”都參賽了,但“Beatniks”改名為“The Playboys”。泰迪羅賓在兩支樂隊都“身兼要職”,比賽中他又在“The Striplings”當吉他手,又跑去給“The Playboys”樂隊當主唱。

這實在是夠麻煩的,所以,這兩隻樂隊乾脆合併重組,泰迪羅賓帶著“The Playboys”中的關偉、“The Striplings”中的關維麟,以及後加入的鄭東漢和一位鼓手,組成了“Teddy Robin & The Playboys”樂隊,這就是香港流行音樂史上最知名的樂隊“泰迪羅賓和花花公子”。

香港十大勁歌金曲30年|1986·許冠傑·感謝你,泰迪羅賓(二)

據說,“泰迪羅賓和花花公子”是香港的第一支華人樂隊,這個說法的準確性已經不太重要,但可以肯定地說他們是香港第一支成功的樂隊:1965年,當時的“Diamond”唱片公司與他們簽約。“Diamond”唱片公司也被稱為“鑽石”唱片公司,1970年被“寶麗多”唱片公司收購,1972年“寶麗多”與“飛利浦”聯合組成了新的廠牌,它就是無數歌迷心中的聖殿標籤“寶麗金”。

香港十大勁歌金曲30年|1986·許冠傑·感謝你,泰迪羅賓(二)

和“寶麗金”的前身唱片公司簽約,看起來“泰迪羅賓和花花公子”的星途一片大好,但是,當時的唱片業和表演市場並不發達,年輕人們出於愛好玩一玩樂隊,玩過了也就罷了。從傳統觀念出發,樂隊又不能當飯吃,該唸書的還要念書,沒書唸的也要給自己找一條更有前景的出路。於是,泰迪羅賓轉入了電影,關偉、關維麟和鄭東漢都轉入了樂壇幕後——鄭東漢,鄭中基的父親,24歲就當上了香港“寶麗金”的總經理,後來擔任過“寶麗金”亞洲區總裁、“環球”唱片泛亞太區主席、“百代”唱片亞洲區總裁;關偉,曾經擔任香港“寶麗金”的總經理、亞洲電視高級副總裁;關維麟,關楚耀的父親,曾任香港“寶麗金”的製作總監,是譚詠麟的御用監製。

香港十大勁歌金曲30年|1986·許冠傑·感謝你,泰迪羅賓(二)

香港十大勁歌金曲30年|1986·許冠傑·感謝你,泰迪羅賓(二)

樂隊解散等於各自轉行、重新找工作,就此和音樂無緣;轉入幕後等於唱得好被唱片公司慧眼識才,像是公司前臺轉崗到業務管理部門,更需要機會和運氣。剩下的一條出路則是在娛樂圈裡打拼,出頭了就功成名就,出不了頭這輩子就認了,這條路太難,而許冠傑選擇的就是這樣一條難走的路。

走難走的路,有時候真得靠貴人扶持。

當時泰迪羅賓已經有了經理人,經理人問他香港還有哪些高手,泰迪羅賓第一個推薦了許冠傑,由此,許冠傑和“蓮花樂隊”進入了唱片公司的視線,1967年由“鑽石”唱片出版了兩張細碟。此時鄭東漢已經在“鑽石”當了錄音師,“蓮花樂隊”的早期歌曲就是他錄製的,甚至他還要親自上場幫著樂隊彈吉他。

香港十大勁歌金曲30年|1986·許冠傑·感謝你,泰迪羅賓(二)

泰迪羅賓和許冠傑在《衛斯理傳奇》中

同樣在1967年,“蓮花樂隊”還和剛剛啟播的“無線”簽約,做一檔叫做《Star Show》的節目,這檔節目每週五期,每一期半個小時,請一兩個樂隊或歌手當嘉賓,最後“蓮花樂隊”再唱兩首歌。

1971年,“無線”又啟動了一個新的節目,叫《雙星報喜》。最初,它是個特別節目,但因為受歡迎,改為固定常播節目,一週一集,時長半個小時。節目設計是以許冠文為節目靈魂,許冠文在香港中文大學學習的時候就是辯論隊隊長,還在電視臺擔任過學生辯論節目的主持,嘴皮子蠻厲害的。節目的最初設計,是讓許冠文和許冠傑每人都唱一支歌,但第一集錄完,當時還是電視人的周梁淑怡(現為香港政界人物)就改動了結構,讓許冠文專門負責搞笑,唱歌部分全歸了許冠傑。

香港十大勁歌金曲30年|1986·許冠傑·感謝你,泰迪羅賓(二)

1972年,許冠傑和許冠文到美國探望朋友。許冠傑很不習慣,看美國哪兒都不順眼,吵著要回香港,許冠文就用英文寫了一首詩,翻譯為中文就是著名的《鐵塔凌雲》的歌詞。當時《雙星報喜》的音樂總監就是“香港歌壇教父”顧嘉輝,他幫許冠傑錄製了這首歌並在節目裡播出,不過,這歌當時的名字叫《就此模樣》。

現在,一般評價《鐵塔凌雲》開啟了香港流行音樂史的粵語歌時代,並和羅文的《獅子山下》共同成為代表香港地域文化的標誌性作品。這句話的後半句是對的,但前半句有點問題。更準確地說,所謂“粵語歌時代”要等到1974年,它和1972年的《鐵塔凌雲》(《就此模樣》)沒什麼關係。

《鐵塔凌雲》雖說是在《雙星報喜》節目裡唱出來的,但從出版意義上來說,則要推後幾年。它正式出版於1974年的《鬼馬雙星》專輯裡,也就是在這時才改名叫《鐵塔凌雲》。

香港十大勁歌金曲30年|1986·許冠傑·感謝你,泰迪羅賓(二)

那麼,能不能將《鐵塔凌雲》正式出版的時間視為“粵語歌時代”的開創年份呢?還是不能。

為什麼不能呢,下節再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