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世人喜歡拜關二爺,卻很少拜張飛呢?

談到關二爺,想必很多人會有一種很崇拜的心理,而談到張飛,大多數人會浮現一個粗魯的漢子。二人按道理來說其實相差不大,但是後人對他們的稱呼卻是相差萬里,歸根結底,這個原因其實就是關羽被人們給神話了,至於張飛,他卻是成了一個鋪墊的人物,所以影響肯定不及關羽。

為什麼世人喜歡拜關二爺,卻很少拜張飛呢?

先是來談戰績,關羽相比於張飛,在史書中的記載還是要好太多了。史書中記載張飛比較出名的戰役就是在長橋上嚇死了夏侯傑,其他的戰役也是一概而過。至於後來他為關羽復仇途中被手下給殺死,想必也成了一個大汙點。

但是關羽不同,史書中的他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千里走單騎、不離不棄地護送嫂嫂、又華容道放走曹操,這些描述當中顯然把關羽給塑造成一個完美的形象。比如武力高強被尊稱為“武聖”、不離不棄地追隨大哥被稱為有情有義、報恩曹操又被稱為知恩圖報,等等一系列的故事顯然讓關羽成為了古代男子心中理想的人物。

為什麼世人喜歡拜關二爺,卻很少拜張飛呢?

在史書中劉關張三人,大哥劉備為“興復漢室”四處奔波,成為一個有情有義的領袖,二哥關羽跟隨劉備,無怨無悔,成為一個忠義的將才,但是對於張飛的描述不過是寥寥幾筆,他成了三人當中的一個墊腳石,成功的烘托出了劉備和關羽的高大形象。

史書《三國志》、《三國演義》等書中大都是把關羽給神話了,這樣的效果就是讓一代又一代的人們被關羽的形象給震懾,從心裡面就給關羽騰出了一個高大的空間。老百姓一傳十,十傳百,很容易就把關羽的形象給巨大化了。

為什麼世人喜歡拜關二爺,卻很少拜張飛呢?

不過這個前提還是要有一定的基礎,關羽剛好滿足。他武力高強、有情有義、知恩圖報,本來就是一塊好胚,再加上史學家們的錦上添花,一個高大威猛的關羽形象就此流傳開來。尤其是明清時期,關羽的形象符合統治者的心理,所以神話關羽可以更好的去奴役百姓,久而久之,關羽的形象就越來越高大。

其實張飛也很憋屈,他跟關羽也差不了多少,但是畢竟和關羽一相比他還是差了點。所以經過史學家們的描述,他在儼然成為了關羽成名的犧牲品,一個粗魯、文化低淺、脾氣暴躁的武士形象就此傳播開來。所以關羽成為了最大的贏家,一代“武聖”的形象將會烙印在歷史的印記當中。

為什麼世人喜歡拜關二爺,卻很少拜張飛呢?

打字不易,感謝您的觀看。如果感覺本人寫的還不錯的話,輕輕點一下關注。如果有什麼意見,大家可以多多評論,我們一起來討論問題。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