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文公62歲登位?歷時8年稱霸?或許我們一直都被《史記》騙了

大家都知道重耳在國外顛沛流離19年,先後輾轉狄國、衛國、齊國、曹國、宋國、鄭國、楚國、秦國8個國家,最終在曲沃繼位,是為晉文公。晉文公登位之後禮賢下士、知人善用,通過僅僅8年的勵精圖治、強化生產,便使得晉國一舉成為了當時的霸主。對於這些歷史上鮮少有人質疑。唯獨對於晉文公62歲即位這一說法,大家眾說紛紜。晉文公真的是62歲即位的嗎?我們今天就一起探討一下。

晉文公62歲登位?歷時8年稱霸?或許我們一直都被《史記》騙了

重耳62歲登位的說法來源於《史記》,《史記-晉世家》中記載“晉文公重耳,晉獻公之子也。少自好士,年十七,有賢士五人……自獻公為太子時,重耳固已成人矣。獻公即位,重耳年二十一。獻公二十二年……重耳遂奔狄……,是時重耳年四十三”,“重耳出亡十九歲而得入,時年六十二矣”。史記中說重耳在他父親還是太子的時候就已經成人了,等晉獻公即位的時候重耳21歲了,等到驪姬之亂,重耳被迫逃往狄國的時候已經43歲了,重耳在外流亡了19年,等回到晉國的時候已經62歲了。這就是重耳62歲登位的最早的說法,也是現在大家普遍認可的一種說法。但是歷史上真的如此麼?43歲的重耳帶著自己17歲就結識的五位賢士,流離失所了19年,不說期間辛苦,等到他們回國掌政之後都已經老弱病殘了,一群老弱病殘之眾,真的還能領兵征戰,發展國力?還在短短8年之內成為霸主?

晉文公62歲登位?歷時8年稱霸?或許我們一直都被《史記》騙了

歷史上對於晉文公出逃時的年齡也有其他說法,《國語·晉語》記載:“晉公子生十七而亡(流亡)……”,說的是重耳17歲的時候開始了顛沛流離的逃往生活,那他在外逃亡19年,回宮登位時時36歲,勵精圖治治理國家,8年後,在44歲的時候死去。這種說法的可信度高不高呢?關於重耳出逃的年齡,還有沒有其他說法呢?

《左傳》記載:晉獻公娶於賈,無子,烝於齊姜,生秦穆夫人及太子申生。又娶二女於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這段歷史相對來說質疑點不多,講的就是重耳的父親晉獻公先娶了賈國的一個貴族女子,一直沒有剩下子嗣,於是和後母齊姜偷情,剩下了大女兒穆姬和大兒子申生。之後娶了 大戎狐姬和小戎子,分別生下了重耳和夷吾。我們可以看出來,穆姬和申生最起碼應該比重耳和夷吾大。這點毋庸置疑。這裡邊有個小玄機,重耳和夷吾卻並沒有明確的說明誰大誰小。大戎狐姬和小戎子是姐妹花,但是並沒有規定就必須是姐姐先懷孕,所以夷吾和重耳的年齡大小其實是存疑的。

晉文公62歲登位?歷時8年稱霸?或許我們一直都被《史記》騙了

​根據《史記》記載,秦穆公在晉獻公二十一年求娶穆姬,也正是這一年驪姬施展毒計,逼死太子申生,立自己的兒子奚齊為太子。按照春秋戰國時期的禮制,“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有故,二十三年而嫁”,這個時候出嫁的穆姬按理說不會太大的年紀,也就20幾歲。那她的弟弟重耳和夷吾,兩個人只可能比姐姐的年齡還小,那《國語》裡記載重耳十七歲出逃的記錄就相對來說比較可信了。但是這裡也有個很大的問題,我們是按照禮制推測穆姬出嫁時是20歲左右,才覺得重耳出逃是在17歲,但是如果穆姬剛好就不是20幾歲嫁的呢?如果穆姬就一直未嫁,直到將近50歲才嫁人呢?雖然不太合乎常理,但《史記》裡記載重耳43歲出逃也有可能。

晉文公62歲登位?歷時8年稱霸?或許我們一直都被《史記》騙了

我們再從重耳的外公狄突的年齡上來做一下推測,公元前637年,狄突被殺。假如重耳今年62歲,那他的外公就算比他大30歲,也應該是將近百歲之人了,那狄突應該出生在公元前737年左右,《左傳》記載公元前662年狄突帶兵與戎族戰鬥,這個時候推測狄突已經有將近80歲了,80歲了還在外征戰沙場?這有點說不過去。如果假設重耳是17歲逃亡,36歲歸國,那記載狄突和戎族打仗的時候狄突可能是50歲左右,相對來說比較讓人容易接受。當然也許狄突就是老當益壯,80歲仍然大殺四方,那也不是不可能。這裡也只是一個疑點而已。

那我們再看看晉獻公剛死,秦穆公派使臣憑弔晉獻公,期間和重耳的對話。這些對話記載在《禮記》中:晉獻公之喪,秦穆公使人吊公子重耳,且曰:“寡人聞之,亡國恆於斯,得國恆於斯。雖吾子儼然在憂服之中,喪亦不可久也,時亦不可失也,孺子其圖之。”以告舅犯。舅犯曰:“孺子其辭焉。喪人無寶,仁親以為寶。父死之謂何?又因以為利,而天下其孰能說之?孺子其辭焉。”公子重耳對客曰:“......或取有他志,以辱君義!”......子顯以致使於穆公。穆公曰:“仁夫,公子重耳!夫稽顙而不拜,則未為後也,故不成拜。哭而起,則愛父也......”我們看出,當時對重耳的稱呼喊得是“孺子”,如果這個時候重耳50多歲了,還被喊為“孺子”,是不是非常的不合適呢?

晉文公62歲登位?歷時8年稱霸?或許我們一直都被《史記》騙了

我們再來看看年公元前643年,即僖公十七年,“晉太子為質於秦,秦歸河東而妻之。”這說的是晉惠公出爾反爾攻打秦國,兵敗後晉國將公子圉送去秦國當人質。秦穆公將自己女兒嫁給了公子圉。據記載,公子圉是僖公六年出生的,到公元前643年是11歲了,如果此時重耳已經62歲,那相對來說就不太合理,自己比自己兄弟的兒子大了50歲。這放到現在尚可理解,放在春秋時期,可能就不太科學了。

當然了,這些只是存疑,並沒有絕對的證據說明重耳是17歲出逃,除了《史記》,也沒有其他文獻佐證重耳是43歲出逃,這些都是值得討論和深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