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家庭真“窮”還是真“富”,養出來的娃身上,五大不同很鮮明

每個人,身體裡流淌的有父母的血,臉上掛著的有父母的樣子。每個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原生家庭的澆灌與培育,有著千絲萬縷的牽扯。這種牽扯可能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

很多人覺得孩子的未來怎麼樣,投胎的時候註定了。這也不無道理,但關鍵點並不僅僅在物質條件上。

一個家庭真“窮”還是真“富”,養出來的娃身上,五大不同很鮮明

最終的命運

二十年同學聚會上,小王的出現讓大家眼前一亮,大家都知道小王是一個農村出來的孩子,家境不好,從小學到高中唸的都是口碑最差的學校,最後,在全家的共同鼓勵和支持下,竟考上了全省數一數二的大學。

在大學的日子,也是艱苦,一邊讀書,還要一邊打工。好幾次他都為了工作耽誤了上課,差點掛科。成績也勉強在倒數晃盪。

而今,小王卻出落為某知名企業的高管。小時候沒有的,目前樣樣都不缺。而他給大家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那個無處不在的親友團。

要說起小王的親友團,事事不缺席,樣樣不落下,如果小王遇到什麼事,就算不遠萬里也要來看他,同學們都用“給力”來形容。

而當年大家最關注的小李呢,卻出乎意料的缺席了。因為,他坐牢了。

一出生幾乎都是帶著光環,物質上什麼都不缺,一直上著最貴的私立學校,連大學都是藝術特長生保送的。

幾乎每個晚會都有他的身影。優秀、自立、帥氣、有錢,童話般的出身背景,未來的企業繼承人,幾乎是全校女生的嚮往。

然而小李卻因為挪用公款鋃鐺入獄,動機竟是借給別人錢。別人不但沒還,而且,連句感謝的話都沒有,就再也聯繫不上了。

探監過的同學問他為什麼這樣做?他說,因為從來沒有人像那個人對自己那麼“好”過。在別人眼中什麼都不缺的他,卻只因為別人所謂的“好”甘願傾盡所有,細想一下,讓人有些心酸。

而送他坐牢的,正是小李最親的父母!一面送他坐牢,一面還說著:“怎麼就生了這麼個‘孽障’。”

一個家庭真“窮”還是真“富”,養出來的娃身上,五大不同很鮮明

真“窮”家庭和真“富”家庭的五個不同

對於一個家庭來講,所謂的“窮”和“富”不單單指的是財富,包括了方方面面。那麼,真“窮”家庭與真“富”家庭有什麼區別呢?

一、溝通上的區別

真“窮”家庭

“暴力統治”的家庭。每一次溝通,都是一場“戰爭”。

對話都是偏於消極方向的,而且溝通欠缺,遇到事情,家長以打壓為主,一言不合就說打就罵,就算孩子是有理一方,家長也不願聽孩子的解釋,直到“鬥”到“服軟”方可罷休。

孩子在這種環境下,得不到安全感,甚至在叛逆期易出現“離家出走”這種行為,孩子長大後通常不會有自信。

真“富”家庭

以“愛”為主的家庭。每一次溝通,都讓人快樂。孩子從中得到獲得和成長。

如果孩子有負面的想法,家長會用積極的對話來進行有效的溝通,將孩子引導到正確的思路上。

這種家庭的父母會時不時的注意孩子的狀態,一旦遇到問題,也是以講道理的方式解決。如果真的是孩子一方面錯了,批評也會建立在不傷害孩子自尊與自信的基礎上進行,並幫助孩子建立正確處理問題的法方。

這種家庭氛圍,每一個孩子都會很舒服,也會加固親子關係的穩定。是孩子心中真正的“心靈港灣”。

一個家庭真“窮”還是真“富”,養出來的娃身上,五大不同很鮮明

二、在“愛”的表達方面

真“窮”家庭

就好像前文說的小李的家庭,雖然在物質上什麼都不缺,但是家庭溫暖卻是極度匱乏的。這種家庭善於把愛藏起來。所謂的嚴格要求,卻實際上處處苛責,是很難讓孩子感受愛的。

冷漠、粗暴、懲罰是孩子對父母的唯一印象。

雖然小李在一定程度獲得了成就,但是不被關心,不被寵愛,錯一點點都不被原諒,傷心難過時沒有安慰。他從小內心就會有傷疤,然而父母卻不是他的“療傷港灣”相反,卻是造成這些傷疤的罪魁禍首。

孩子沒有安全感,親子關係疏遠不說,他在一個極度缺愛的環境下長大,越是缺少什麼,對什麼的渴求就越是迫切,如果一個人對他“好”一點,他就好像得到了全世界一樣,做出極端的事也在所難免。

真“富”家庭

經常表達愛,就像前文說的小王,無時不刻都是家人的關懷,在拼搏時,家人給他加油,在沮喪時,家人給他安慰,在開心時,家人與他分享,貧困潦倒時,家人依舊不忘鼓勵和支持。

儘管貧困,但是他很有自信。

因為一個大家庭都認為他會更好,無論發生什麼事,他知道,自己不是一個人。他被別人珍愛,同時也具備了愛別人的力量。

這種力量讓他也獲得了高情商,好人緣,自信滿滿的他很容易感染其他人,所謂的“好運”也接連不斷的。

三、教育方式的區別

真“窮”家庭

懲罰為主。對孩子的錯誤,嚴厲懲罰。如果“反抗”就“以暴制暴”,凡事先分個“尊卑”,以“家長”為尊,孩子就得不分青紅皂白的聽從,孩子不能健康成長,內心充滿恐懼,從而變得懦弱,凡事沒有挑戰的勇氣,甚至一事無成。

真“富”家庭

多是鼓勵。以鼓勵的方式引導孩子,如果孩子錯了,耐心糾正,孩子改好了,得到讚賞。這樣的教育,對孩子興趣的樹立是再好不過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的學習都是以興趣帶動自主的學習,進步也是一目瞭然的。

這種家庭的孩子往往自信滿滿,而且遇到事情懂得如何跟他人分享感受,對越是難題越是勇敢挑戰,而且會越戰越勇,往往也是最成功的那一個。

四、陪伴

真“窮”家庭

跟孩子很少互動,甚至說陪伴。犧牲與孩子相處的時間做自己要去做的事情,除了吃飯,根本就是零交流,更別說關注孩子的成長。需要家長的一些學校或是幼兒園的活動,也難見家長的身影,讓幼小的他,由於這種“另類”,感覺在別的小朋友面前“抬不起頭”,從而自卑。乃至於長大後跟父母不親,甚至以及不管不顧。因為根本沒有愛。

真“富”家庭

父母傾注時間,給孩子高質量陪伴。好的家庭,非常重視對孩子全心全意地陪伴,父母時刻關注著孩子,但又不過度干涉,把親子時光過得豐富多彩有意義;在孩子身上的表現,比如孩子是自私還是懂的分享,孩子是懦弱還是勇敢,孩子是自卑還是自信等。

五、孩子的感受

真“窮”家庭

孩子常常感受不到安全感和幸福感。即便是家裡,有父母的陪同,也會緊張和害怕。做事情畏懼和不安,擔心責罰。高興了不願意與家人分享,因為他知道不會有人在意,失落了也只會憋在心中,免得被人批評自己“傻”,“沒用”。因為他知道,除了雪上加霜,家庭不會給他什麼了。

真“富”家庭

孩子感到安全和幸福。處處是溫暖,高興了,家人陪著一起開心,傷心了,有家人擁抱著他,給與他溫暖。即便是再難的事,一想到家,便有了前行的動力,因為這種家庭會療傷,處處正能量。

怎樣才能從真窮變成真富的家庭,家長該怎麼做

一、勤溝通

溝通是思想的橋樑,勤溝通,多多站在孩子的一面想問題,知道事情的根源是什麼,引導孩子向正確的方向去走,而非一味的“服從”。幫助孩子成長。

二、“愛”需要表達

小孩子是最需要愛的,“愛你在心口難開”的事,會讓孩子體會不出來的,即便對孩子的嚴格,他長大後會明白,但是未長大的他,還是會有不好的感受。

人的記憶會有個自我保護模式,會把不好的記憶藏到潛意識裡,如果這種缺乏愛的記憶一旦生根,會在他成長後帶著童年陰影,甚至心理障礙。

三、多鼓勵,少苛責

多多鼓勵孩子,用鼓勵來引導孩子做正確的事。好過一點小事就苛責,讓孩子對某件事充滿反感,甚至失去信心。讓孩子感受到愛,而非刻薄,這樣有助於親子關係的樹立,以及孩子良好人格的塑造。

四、多陪伴

做個不缺席的家長。積極參加孩子的集體活動,在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關鍵點,都有家長的參與。多給他一些關注和指導,給他解決問題的意見,交給他方法。這樣的親子關係會越來越牢固,孩子也會獨立而自信,多成功。

我是糖果媽媽,是一名高級育嬰師,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在育兒過程中遇到的任何問題都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幫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煩惱與困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