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東性侵疑案,群眾圍觀的邏輯,是道德淪喪還是輿論監督?

二○一八年九月二日,對京東來說註定是一個不平常的日子,CEO劉強東在美國明尼蘇達州因涉嫌性侵女大學生被捕,次日被釋放(或保釋,不明),

京東及時回應:將針對不實報道或造謠行為釆取必要的法律行動。

劉強東性侵疑案,群眾圍觀的邏輯,是道德淪喪還是輿論監督?

時至今天,已是二十來天過去了,其中的羅生門層出不窮,反正就沒有說清楚過,不過有一點是確鑿無疑:此事引起了眾多網友的關注,或是莫名的興奮。

關於性侵這類閃瞎人狗眼的話題,歷來都不缺圍觀者,這雖是個見怪不怪的話題,但總能常說常新。上個世紀末克林頓性醜聞,給全世界的媒體都注入一劑腎上腺素,熱鬧很久才消停。劉強東性侵疑案與之相比,還是小巫見大巫了。不過也罷,生活需要調味品,適當時候來一發也不錯。

劉強東性侵疑案,群眾圍觀的邏輯,是道德淪喪還是輿論監督?

中國人的視界似乎從來都是看熱鬧不嫌事大,這也讓很多媒體把網民調侃成“吃瓜群眾”,這類不含惡意但也絕非善意的標籤總是高高在上的評價網民,以及網民圍觀的事件,對此我倒是覺得有些欠妥,我不妨從性侵疑案的另一面來為群眾圍觀正名:親眼見證法律。

群眾圍觀看鬧熱者有之,添油加火者有之,真切關心者有之,但,但,但,這些人都談不上專業圍觀,他們還只是囿於主觀上自我束縛。專業圍觀者是這麼一類人:擔憂者有之,擔憂法律是否公正。

擔憂者,他們倒不擔憂東哥是否性侵,而是擔憂法律是否公正。前些年的李天一案沸沸揚揚,因為嫌疑人的身份特殊,網友擔憂法律是否會公正審判,因為某些時候大事化小小事化小總是那麼明目張膽。

劉強東性侵疑案,群眾圍觀的邏輯,是道德淪喪還是輿論監督?

2013年2月19日,李天一等五人涉嫌性侵

前幾天某檢察院“未成年強姦冰釋前嫌”的標題實在雷人,如果犯罪都能冰釋前嫌,還有什麼不可以的呢?這背後的邏輯是金錢的較量還是權力的介入,實在讓人想入非非。如果沒有圍觀,只是抱著“與我何干”的態度,那真是一幅糟糕的畫面。

劉強東性侵疑案,群眾圍觀的邏輯,是道德淪喪還是輿論監督?

或許有人會說:“人家的私事,圍觀未必道德。”是的,圍觀他人私事,確實不道德,但涉嫌犯罪的事,恐不能用一個私事搪塞,除非有特殊例外情況。圍觀,其實就是知情權的延伸,人們有必要知道這個事件是否被法律公正處理。因為只有法律公正,大家才會預期如果這類事發生在“我”身上,法律也會為“我”出頭。

圍觀改變世界。這不是一句空話,而是作為圍觀者的一種自我修養,只有“我”真正關心事件背後的真相,關心法律的公正,如此才能對未來有一個合理的預期:法律還世間公道,因為公道在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