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奇书《金瓶梅》,明代的真实市井生活

人生的终点都是死亡,概莫能外。

好人会死,坏人会死,如千面神的格言“人皆有一死。”只有死亡,才会让众人觉得人世之渺小,苍生之虚无。

第一奇书《金瓶梅》,明代的真实市井生活

影视剧版潘金莲

东吴弄珠客序《金瓶梅》道:“读《金瓶梅》而生怜悯心者,菩萨也;生畏惧心者,君子也;生欢喜心者,小人也;生效法心者,乃禽兽耳。”我也不得不矫情一次,很赧颜的心生怜悯。

读到潘金莲被武松剖心祭兄的时候,原来她是如此无助;读到李瓶儿因为儿子西门官哥之死而一病不起的时候,原来她也是如此可怜;读到庞春梅身为守备夫人,因为好淫而死于情夫身上,原来也不过尔尔。昔日的风光,往日的不堪,都随着七情六欲的逝去而消亡。

第一奇书《金瓶梅》,明代的真实市井生活

西门庆将死之时,他想到的不是权势富贵,留恋的不是纸醉金迷,而是西门大院的娘儿们将何去何从,“说道:姐夫[指女婿陈经济],我养儿靠儿,无儿靠婿;姐夫就是我的亲儿一般。我若有些山高水低,你发送了我入土,好歹一家一计,帮扶着你娘儿们过日子,休要教人笑话!”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么?

第一奇书《金瓶梅》,明代的真实市井生活

六道有轮回,苍天饶过谁。潘金莲毒杀武大的时候,她是多么的可恨;李瓶儿气丧花子虚的时候,她是多么的绝情;庞春梅毒打孙雪娥的时候,她是多么的残忍。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认为善恶终有报,她们的死亡是罪有应得呢?

不,没有谁的死是因为罪有应得。[抬杠者绕行!]

武大该死吗?他招谁惹谁了;西门官哥该死吗?他又招谁惹谁了。孙雪娥该死吗?她不过是个小人,想卑微的活下去,若说她有罪的话,那也罪不至死。所以我们看看,罪有应得四个字虽很容易迎合人们的某种心理,但它远远不足以解释死亡这件既严肃又忌讳的事情。

善与恶,是与非,都不足以言表一个人的一生,市井小民总是如此卑微得活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出生到死亡,人生在人性这面多棱镜的折射下,炫出五光十色,有时像美丽的蝴蝶,有时像斑斓的毒蛇。

第一奇书《金瓶梅》,明代的真实市井生活

西门庆官商一体,怙权弄势,对待看不惯的下人,常常是拶子伺候,但他远远还达不到习惯于害人性命的地步。当他和潘金莲被武大捉奸在床得时候,他下意识反映“这西门庆便入床下去躲。”之后经潘金莲挑唆,才出来一脚直中武大心窝,夺路而逃。

他虽是一个小官,但他身上体现出来的主要是商人本色,当官无非是过过官瘾。一方面瞧不起那些文官的穷酸样,打赏妓女不过二两银子;一方面又羡慕文官有个好的出身,希望官哥以后也能谋个功名。时常的日子就是吃吃喝喝,逛逛妓院,衙门耍点威风,但临终时的遗言却把生意帐算得清清楚楚,多少铺子,多少银子,谁欠我多少,我给别人多少。说毕,竟哽哽咽咽的哭了。人之将死其言也哀么?

金瓶梅一书最大的亮点就是市井生活,描绘小人物之精彩让人叫绝。比如西门庆的第四房妾孙雪娥,身份最为卑微,单管家人媳妇厨中上灶,打发各房伙食。西门庆唯一想到她的时候,就是去她房中让她捏腿,一捏就是大半夜。可就是这么一个情商智商具不高的小妇人,平时还爱搬弄点是非,实在是惹人生厌。可看到她自缢身亡的时候,读之令人生悲,也不得不洒落下眼泪。

第一奇书《金瓶梅》,明代的真实市井生活

金瓶多少事,掩卷三太息。人生如蝼蚁,市井小民的生活才是最真实的社会。他们往往卑微而低贱的活着,有令人生厌的一面,也有善良纯真的一面。看到他们的生生死死,哪有勇气去批判,哪有力气去哀怜。

合上书闭上眼,思人间百态,不过是生亦何欢,死亦何惧,千年万载,白驹过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