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说话技巧获好感,用教养赢人心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往工具,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在我们中国,说话十分讲究技巧,要求语言得体,对不同辈分的人,不同身份的人,用什么样的语气和态度说话,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以说话技巧获好感,用教养赢人心

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奸巧语,秽污词,市斤气,切戒之。”提到了三种我们应该警惕和戒除的三种情况:第一种,“奸巧语”:十分奸佞的,存心不良的花言巧语。《诗经,小雅》里有一首《巧言》,意思是非常善于说话,这其中有一句叫做巧合如簧,但是,在其后面紧跟着的,是:颜之厚矣。意思是,如果你把一个事,花言巧语说得像美妙的歌声那样动听,那这个人的脸皮 就挺厚的了。所以“巧舌如簧”并不是一个褒义词。

古人教育孩子讲究“宁拙毋巧”,就是说,宁愿慢一点,笨拙一点,不要搞得很轻松,花哨。这里体现地智慧是对“度”的把握。

以说话技巧获好感,用教养赢人心

第二种情况:“污秽词”,污秽的词语,是一些很鄙俗的话语。说这些话的人,是典型的缺乏教养,没有人愿意和这种人打交道。作为父母,见到孩子第一次开口骂人,就应该严厉的制止。

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社会,孩子接受资讯的渠道很多,电影,电视,广播,网络等等,容易受到负能量的干预,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这时,孩子的家长,不仅应该以身作则,在吵架的时候,尽量避开孩子,还应该在孩子受到负能量的干预,说话粗鲁的时候,对孩子予以惩戒,并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

第三种情况:“市井气”,什么叫做“市井”呢?相传古代的时候,八户人家共用一口井,满八户人家就要掏一口井,大家共用,所以“市井”慢慢地就引申为人口聚集的地方,我们常说,背井离乡就是这样的道理,这里的井就是乡的意思,再到后来,市井就是用来形容人口比较聚集的地方,也有集市的意思。

市井气,粗俗,庸鄙,而且说话带有很强的买卖气,这种语气就叫做市斤气。

以说话技巧获好感,用教养赢人心

说话做事“十标语”

一、“水深流去慢,贵人言语迟。”如果一条河的水很深,那么它的流速一般都很慢;贵人开口一般都很晚,或者说话的语速比较慢。

二、“话不可说绝,事不可做绝。”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处世智慧,叫做退一步海阔天空,凡事给彼此留有余地。

三、“酒中不语”,中国传统文化讲究的是,酒中不语真君子,酒气冲头话多过。

四、“气头不语”,在你生气的时候,说的话会伤害和你最亲近的人。

五、“熟人不语”,人与人之间哪怕再亲近的关系,说话都要把握一个度和一个分寸,要有一定的距离感。这里所说的距离感,既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他人的尊重。

以说话技巧获好感,用教养赢人心

六、"邪事不语”,对于一些不正当的事情,要尽量不说或者少说。

七、“戒秽污词”,这个在前面已经提及。

八、“戒轻诺”,就是你不要轻易许诺,轻易答应别人。

九、“戒话扰”,就是在别人很忙的时候,不要去打扰别人工作。

十、“戒揭短”,就是不要轻易去揭开别人的伤口和弱点。

谈吐得体的人,才会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言语高雅,风趣幽默的人,走到哪里都会很受欢迎。相反,言语粗鄙,油滑,闪烁的人,到哪里都会遭到别人的反感。

以说话技巧获好感,用教养赢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