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阅读理解题20分原作者仅得6分,这其实属于正常操作

前几天,在苏州高二年级语文统考中,有一道现代文阅读理解题难倒了大片的学生。在考试结束之后,有学生联系到了原文的作者请她来作答,但没想到的是,20分的题目,原作者却也只拿到了6分。据了解得知,原作者王亚是一名作家、教育工作者,此次考试题目摘录的就是她在2016年出版的散文集《声色记——最美汉字的情意与温度》。而得知自己在拿了6分之后,王亚也直言,这其实很正常的,写文章和做题本来就是不一样的。(lunwenjiayuan)

高中阅读理解题20分原作者仅得6分,这其实属于正常操作

阅读理解

其实经历过初高中的同学都清楚,阅读理解其实主要是考察学生的理解与归纳能力,并不是拘泥于一篇文章的。而针对苏州这次考试试卷来看,王亚在看完标准答案之后,认为苏州出题的老师几乎是把她文章中想要表达的意思都写出来了,而且标准答案甚至是比她本人在写文章的时候考虑的更加周到。

高中阅读理解题20分原作者仅得6分,这其实属于正常操作

阅读理解

如果从学术的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清楚,语文考试和文学鉴赏其实并不冲突,但是两者还是有很大的本质区别的。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主要侧重的是学生的思维训练和文本解读,而标准答案也是需要经过集体讨论研究得到的。而按照这样的要求,文章作者本人拿不到高分也是很正常的。

高中阅读理解题20分原作者仅得6分,这其实属于正常操作

阅读理解

而针对此事件,也是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大家也都纷纷回忆起了当年“被阅读理解支配的恐惧。”大家纷纷表示,其实考试的时候,要读懂的向来不是作者的心,而是出题人的心。作者在创作文章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去想那么多,创作的时候,他们也只是灵感迸发而已。我们其实都应该明白,语文本应该教会人的是情商和沟通能力,而不是一味地去揣摩命题人的想法。训练思维固然没有什么错,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问题就在于,一千个哈姆雷特不能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