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不可能不戰而屈人之兵?看看歷史上的不戰而勝

很多人說,世界上哪有不戰而屈人之兵?我覺得呀,那是你不相信古人的智慧。歷史上的不戰而屈人之兵多著呢!

首先,我把不戰而勝的定義稍微修正一下。假如一場戰役,打都不打就有勝者了,那怎麼能叫戰役呢?因此,我認為,不戰而勝,不是說雙方從頭到尾兵馬不動,一邊就勝利了。那不是戰役,那是合作。比如北宋時期,吳越國就是主動納土歸順北宋,這個我認為不能算在不戰而勝之類。我認為的不戰而勝,是指通過各種戰略,如心理戰、外交戰,或者戰役機動、或者小規模的精準戰術行動,使得對手尚有較強抵抗力的情況下不得不放棄抵抗。

我把歷史上不戰而勝的戰役事例,分為六類。請大家補充、指正。

前兩類我覺得是最高明的,以至於想找出著名的“戰役”都不容易了。但是,打仗不就是為了戰略目的嗎?戰役目的都達到,十分了得!

第一類,心理恫嚇。這個適合於威名者。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成吉思汗了。成吉思汗每戰之前,必以政策恫嚇。“但發一矢,滿城盡屠”“設汝不降,結局唯上帝知之”。他征戰多年,一直在使用該政策。金國、西夏、花拉子謨,一直到歐洲,堅決地執行該政策,一旦投降,只需城中繳納十分之一的財富即可。因此,望風而降者甚多。很多都是有抵抗力的。這種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只是建立在十分殘忍的前提下。

誰說不可能不戰而屈人之兵?看看歷史上的不戰而勝

蒙古帝國的疆域這麼大,一半靠打,一半靠嚇。


類似的心理恫嚇,還有二戰時的美國原子彈(原子彈不是心理恫嚇,但是美國當時僅有的原子彈都投完了,再造還需時間,仍然欺詐恫嚇,這就歸於心理恫嚇了),日本不投降,接著投原子彈。儘管日軍抵抗意志還十分強悍,但是面臨亡國滅種的恫嚇,也就不得不結束戰爭了。可以說,原本應該存在的“日本列島戰役”、“東京戰役”,都不存在了。

同樣,我前文說過,三國時期的呂蒙就是心理恫嚇的高手。他製造假情報,“計取三郡”時取零陵,襲取荊州時的取公安、取江陵,投降者都是大哭而降。可見投降者所承受的心理壓力和被欺詐的屈辱感。(荊州戰役時的取公安和江陵,缺乏史料佐證是否是心理恫嚇,還是對方主動投誠,但我以為心理恫嚇可能較大,至少,是一場不戰而勝的例子)。

日本也有一位類似的高手,就是豐臣秀吉。在討滅北條家的戰役中,圍而不打,也不交兵,他秘密造城,通過偽裝不讓敵人知道,突然一天,一座城出現在北條家主城對面,北條家頓時失去了抵抗的勇氣,主君自殺,開城投降。

第二類,曉以厲害降服對手。這個適合對付已經失去凝聚力的對手。漢高祖劉邦就是個中高手。一支偏師,一路破武關下咸陽。西征滅秦時,宛城、武關(說服對手投降了,但覺得不保險,還是趁敵無備主動發兵攻克的)咸陽,都是不戰而降。楚漢交兵時,先是從關中到彭城一路皆降,後是說服齊國投降(還是韓信背約攻滅了齊國)。劉邦擅長此道,一方面是自己手下的謀士、說客厲害,另外一方面,不管是暴秦政權,還是西楚政權,都缺乏凝聚力。曉以厲害,降服對手很管用。

誰說不可能不戰而屈人之兵?看看歷史上的不戰而勝

齊國好歹是和秦國一起東帝西帝的並列大國,卻是六國中被秦國最輕鬆滅掉的一個。


在歷代該朝換代戰爭的後期,敗者往往都還是有一些實力的。但勝者往往傳檄而定。這就是因為到了戰爭後期,失敗方往往失去了凝聚力,即使最高統治者想打,部隊也沒有戰意了。

毛主席對內戰爆發時,對解放戰爭的預計就是,解放戰爭分兩個階段,上坡路和下坡路之說,前半段是上坡路,打得很辛苦。但只要爬坡爬過了山頂,那就是傳檄而定,打都不用打了。解放戰爭的後期就是如此。國民黨軍在華南還是有較強戰鬥力的,要是真打起來,也得打上個幾年。但是,渡江戰役以後,只有白崇禧集團正兒八經打了幾場戰役,其他都是摧枯拉朽,真的是如毛主席說的“打都不用打了”。這就是因為,老蔣的嫡系部隊在長江以北都打光了。剩下的部隊兵力雖多,但都是對國民政府沒有太多政治忠誠度的部隊了,稍微遇到壓力就不打了。

除了解放戰爭後期的入川戰役、入藏戰役、滬寧杭等等戰役外,二次世界大戰中1940年的法國也是如此,當時法國雖然打得很爛,但是主力尚在(法國戰役前期,德軍一路衝殺,但是戰術還沒有後來蘇德戰爭時純屬,沒有出現大規模圍殲戰),法國要是把心一橫,像中國抗日戰爭一樣的堅持,也不是沒有支撐下去的機會。可是,軍心打散了,整個法國沒有任何值得信賴的凝聚力量(戴高樂還只是上校,一戰的英雄偶像都主降)。也就被迫投降了。

第三類,被掐脖子,有力使不出。最典型的就是新加坡戰役了。新加坡戰役,英軍在擁兵9萬的情況下,集體投降,製造出了大英帝國曆史上最恥辱的一頁。原因就是,日軍十八師團控制了新加坡的水源,英軍縱然再精銳,武器再強悍,再願死打,都還是隻能投降了。

誰說不可能不戰而屈人之兵?看看歷史上的不戰而勝

日軍輕鬆攻佔新加坡。大英帝國牛B,九萬男兒齊卸甲。



這種不戰而勝,也是建立在對手戰意不強的情況下了。三國時,街亭的馬謖,也是被切斷了水源,也是堅持血戰,雖然敗得毫無懸念,但是也沒有不戰而降的屈辱。

因此,對於戰意不強者,用精準的方法,往往不戰而勝。中國歷史上的秦滅齊之戰就是如此。戰國後期的齊國一直做縮頭烏龜,但好歹也是三強之一,要真打起來,秦國還是少不了一場血戰的。但是齊國一直戰意不強,一直幻想這和好秦國。可是秦國避開了齊國主力,從前燕國的地盤直插而下,直逼臨淄。齊王既然戰意不堅,自然也不會“讓城別走”去打游擊了,只好不戰而降。

類似的,還有北宋滅荊南之戰,霍去病納降渾邪王、休屠王部眾之戰,都是對手戰意不堅,優勢方只需要通過行動向對方表明,對方所謂的戰役計劃根本無法實施時,對方投降的概率就很高了。

平津戰役後期,傅作義集團也是猶豫不決,解放軍通過迅速攻克天津,讓傅作義認識到,以解放軍的攻堅能力,原先按照自己設想的方法沒有辦法堅守,不如起義,才有了北平和平解放。

誰說不可能不戰而屈人之兵?看看歷史上的不戰而勝

和平解放北平,保住了古都。


第四類不戰而勝,是豬一樣的對手神助攻。對方部隊主動投降的。比如鉅鹿之戰後,章邯實力尚存,和項羽僵持雖然辛苦,但是勉強還可一戰,偏偏遇到趙高神助攻,要治罪章邯,他才被迫降了項羽。

這類不戰而勝多出在內部矛盾尖銳,且主君不大明智。為何不管是劉璋,還是劉嬋,包括後來前蜀、後蜀等割據西川的統治者,都在敵人臨近成都,還可一戰時選擇投降呢?多是因為內部矛盾尖銳,而主君的力量或在外圍戰役中損失殆盡,或被牽制在外圍作戰,(比如姜維守劍閣)地方勢力不願堅持一戰,半勸說半脅迫主君投降了。

第五類,是行動迅速,雷霆萬鈞,讓對手在無力組織抵抗的情況下。

這樣的事例,多見於名將之手。比如王陽明平定寧王之亂、司馬懿平定孟達叛亂之戰。都是在敵人戰役準備階段發現危機,立刻行動,讓敵人的戰役潛力無法施展,一舉而定。

誰說不可能不戰而屈人之兵?看看歷史上的不戰而勝


日軍很多將領,都一生俯首王陽明,足見陽明對軍事的影響。

最後一類,更加神奇的,人格魅力征服對手。

這樣的事例,我也不知道怎麼總結,因為實在太神奇,而且我覺得也不大學得來。

公元452年,匈奴王阿提拉兵臨羅馬城下。羅馬皇帝利奧一世以他的人格魅力讓阿提拉感受到了上帝的力量,毅然退兵,羅馬守城戰取勝。

誰說不可能不戰而屈人之兵?看看歷史上的不戰而勝

阿提拉,你看到什麼了?

以上六類,是我粗略的分類,請大家指教。

誰說不可能不戰而屈人之兵?看看歷史上的不戰而勝

謝謝大家,請大家指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