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的清明节,让你潸然泪下

诗词中的清明节,让你潸然泪下

诗词中的清明节,让你潸然泪下

清明节

2017年4月4日

诗词中的清明节,让你潸然泪下

春分已过,又是清明,小河初涨,田野见绿,树枝抽新,垂柳依依,细雨绵绵,踏青祭祖。

擎一颗虔诚之心,携带漫山遍野之怀念,挟裹厚重不老之情怀,手捧芬芳圣洁之鲜花,眼含激情翻滚之泪珠。凄冷之春风,萧萧瑟瑟,霏霏之冷雨,盈盈浅愁。凄凄然,滴滴泪珠向青冢;悲悲切,点点旧事萦心怀。

诗词中的清明节,让你潸然泪下

清明节的风俗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古诗词是中华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载体。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留下诸多与清明节相关的名篇佳句,每次读来都脍炙人口,诗词中所描述的情与景,能让我们更直观的了解古代清明节的方方面面。

诗词中的清明节,让你潸然泪下

《清明》

杜牧·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一天是清明节,诗人小杜,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常常赶上“闹天气”。

诗词中的清明节,让你潸然泪下

诗人用“纷纷”两个字来形容那天的“泼火雨”,真是好极了。那种叫人感到“纷纷”的,绝不是大雨,而是细雨。这细雨,也正是春雨的特色。“雨纷纷”,正抓住了清明“泼火雨”的精神,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那么什么是“断魂”呢?“魂”就是“三魂七魄”的灵魂吗?不是的。在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比方相爱相思、惆怅失意、暗愁深恨等等。

诗词中的清明节,让你潸然泪下

“遥”,字面意义是远。但我们读诗的人,切不可处处拘守字面意义,认为杏花村一定离这里还有十分遥远的路程。这一“指”,已经使我们如同看到,隐约红杏梢头,分明挑出一个酒帘——“酒望子”来了。

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

诗词中的清明节,让你潸然泪下

《清明》

黄庭坚·宋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节时桃李欢笑与荒冢生愁、自然界万物复苏与满眼蓬蒿荒丘,构成了强烈的对比,流露出对世事无情的叹息。由清明扫墓想到齐人乞食,由寒食禁烟想到介子推焚死,不论贤愚,到头来都是一杯黄土。

诗词中的清明节,让你潸然泪下

诗人看到大自然的一片生机,想到的却是人世间不可逃脱的死亡的命运,悲凉的情绪缠绕于诗行间。也体现了作者的人生价值取向,鞭挞了人生丑恶,看似消极,实则愤激。

诗词中的清明节,让你潸然泪下

《清明日对酒》

高翥·宋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就这首诗而言,显然是故作旷达无疑。你看,诗人尚在阳间,就已经想到死后别人祭祀他的酒他一滴也尝不到了,可见他对这个世界是何其留恋!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由此可见欲望能使人丧失本我,渐成依赖。

诗词中的清明节,让你潸然泪下

《清明夜》

白居易·唐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歌,遥听弦管暗看花。

《清明夜》是白居易的一首清明日外出踏青游玩的习俗,在古代,踏青又称“寻春”、“春禊”。清明时节也是人们春游的大好时光,在春光明媚的清明前后,尽情地亲近自然,男女青年到郊外踏青游玩,自由择偶,这是清明节俗的另一项重要活动。

诗词中的清明节,让你潸然泪下

这首诗妙在未写清明的清冷,有它的自成一格,虽有清明,却意在纸外,写出怀春少女的幽情。其意境的清朗,和颜色的对比鲜明却不刺眼,诗人在夜里听乐看花,怡然自得,但绕着回廊行而复歇,却含蓄点出了此闲适后的诗人的真正心意。

诗词中的清明节,让你潸然泪下

《清明日》

温庭筠·唐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

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

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这首《清明日》短短四十个字,充满了诗情画意,其画面之丰富多彩,在历代一百余首清明诗中,没有一首能够超过它。

诗词中的清明节,让你潸然泪下

清明节是一个春夏交接,乍暖还寒的日子,在这样的日子里,天气的变化无常往往会让人愁肠百结,各种苦闷、失落、彷徨的情绪不期而至,那种淡淡的忧伤惆怅也就难免会流淌在诗词之中了。

清明时节,当许多人怀揣一颗虔诚的心,向长眠的亲人、友人,顶礼膜拜之时。当许多人铲一锹黄土,覆一层哀思;栽一棵新枝,诉一腔缅怀之时。你的心是否得到洗礼?你是否从不舍,哀怨,惆怅,中感悟出人生的道理?

诗词中的清明节,让你潸然泪下

逝者已去,生者祭奠。然而红尘中的人们,又有谁能看破红尘:为权困、为钱困、为亲困、为情困。清明,多少人能清?多少人能明?又有多少人悟出其中的人生哲理?

清明节,有几多能清,几多能明。也许清明在各自心中!

乌啼鹊噪昏乔木,

清明寒食谁家哭。

冥冥重泉泣不闻,

萧萧暮雨人归去。

——长城君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