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鑽石騙局”與“”非騙局之爭,看一次就懂了

揭秘“鑽石是最大的世紀騙局”

關於鑽石是20世紀最大的營銷騙局之類的話,網絡上也有不少這樣的文章,如果你信了,那你就太天真了!我們簡單的聊一下,看看鑽石到底是不是一場騙局。

先來看看那些騙局論者們的論點:1、 鑽石不過是碳元素構成的晶體,實質上只不過跟石墨是一回事;2、鑽石儲量豐富,物不稀不該貴;3、鑽石是戴比爾斯壟斷的,價格也是戴比爾斯炒作上去的;4、合成鑽石完全可以取代鑽石。為了證明這些論點,文章列舉了大量的數據,甚至很多化學理論,顯得科學嚴謹,極具說服力,讓人感覺事實就是這樣的,然而真是這樣嗎?

詳解“鑽石騙局”與“”非騙局之爭,看一次就懂了

下面咱們逐一分析一下:

一、鑽石是什麼?

鑽石是由碳元素構成的,從化學角度看鑽石確實只是碳,但它真的跟石墨一樣嗎?笑話!鑽石的形成條件跟石墨完全不同,鑽石是在5--7萬個大氣壓,1200--1800攝氏度的自然條件下形成於地殼深部70公里以下,由碳原子瞬間結晶而成的。目前所開採的礦山中,大多數鑽石形成的時期是在34億年前和12-18億年間,所以被稱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寶石。鑽石雖然是碳原子構成的,但它與同是碳原子構成的石墨沒有一點相同的物理特徵,鑽石是自然界中唯一集最高硬度、強折射率、高色散值於一身的寶石,其硬度為10,比硬度為9的剛玉硬度高了幾百倍;鑽石的火彩恰到好處,閃而且柔和,既不像金紅石、莫桑石閃得刺眼,又比紅寶石、藍寶石等寶石強,如果說與石墨化學成分相同就應該便宜,那麼同樣是碳原子構成的石墨烯為什麼又價比金高?再說,碳原子構成的“鑽石”晶體並不一定能稱為鑽石,只有顏色、淨度、塊度都到了寶石級才能稱為鑽石,否則只能是金剛石。

詳解“鑽石騙局”與“”非騙局之爭,看一次就懂了

二、鑽石儲量有多少?

騙局論者們一致認為,鑽石儲量是巨大的,地球上的鑽石多得用不完,甚至某些星球上全都是鑽石,連下雨都是下鑽石。既然鑽石儲量那麼大,那就不應該值這麼多錢。鑽石一般存在於金伯利岩和鉀鎂煌斑岩中,通過火山噴發由岩漿帶至地表,所以鑽石開採有兩種方式,被岩漿噴出地面的就形成了次生礦,通過淘鑽的方式開採;而未被噴出地面的則採用挖掘的方式開採,現在主要是原生礦開採。

詳解“鑽石騙局”與“”非騙局之爭,看一次就懂了

目前世界上有41個國家鑽石礦,其中澳大利亞、俄羅斯、扎伊爾、博茨瓦納、南非等國佔全世界產量的90%。據已經探明的儲量,地球上共有25億克拉,按現有開採水平夠開採25年,但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或許會找到新的鑽石礦。但是,就算能找到新礦,鑽石的價格就會降低嗎?鑽石的開採成本有多高你造嗎?拿世界上最大的鑽石礦坑俄羅斯“和平”鑽石礦來說,自從上世紀50年代第一批鑽石從“和平”鑽石礦中被挖掘出來後,至今俄礦工已從該礦中挖出了1.65億立方米的岩石。這個礦坑直徑大約1600米,深度達533米,直升機也被禁止從它上面飛過,因為這個大洞造成的空氣湍流足以將直升機吸進它的內部。由此可見,從這個地球上“最大洞穴”中挖掘鑽石顯然並非一件容易的事,那麼,就像騙局論者所言,某星球上全是鑽石,如果我們去某星球上開採,那開採成本會怎麼樣?

詳解“鑽石騙局”與“”非騙局之爭,看一次就懂了

三、戴比爾斯壟斷了全球的鑽石生產和銷售嗎?

我們先看看戴比爾斯是怎麼發家的吧:1860年戴比爾兄弟買下一個農場,後來出售給英國人羅德茲兄弟淘鑽,由於當時政府規定每個礦主的開採範圍僅為30英尺,所以挖到一定深度後便無法繼續開採,羅茲爾兄弟便將相鄰的礦購買下來,1876年限制取消,羅茲爾兄弟不斷合併其他公司,1888年正式成立戴比爾斯聯合礦業公司。在最初的一個時期,戴比爾斯的確壟斷了全世界的鑽石開採與銷售,但後來,其壟斷地位逐步受到挑戰,俄羅斯、澳大利亞、加拿大均發現了鑽石礦,而要完全控制這些國家鑽石生產簡直就是天方夜談,就像石油,歐佩克對全球的石油生產與銷售掌握著很大的話語權,但說歐佩克完全壟斷全球的石油,也未免太兒戲了。

詳解“鑽石騙局”與“”非騙局之爭,看一次就懂了

騙局論者還認為,是戴比爾斯的“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的營銷把鑽石與愛情捆綁在了一起,使鑽石代表了愛情,但事實上,不僅僅是鑽石,在歷史上,紅寶石、紫晶等很多寶石都曾被奉為愛情的象徵,那作為廣告來說這樣有什麼不對?而且鑽石作為寶石來說的確有著其他寶石所無法媲美的優勢。

四、合成鑽石可以代替天然鑽石嗎?

騙局論者說,合成鑽石有著比天然鑽石更好的色級與淨度,以及更便宜的價格,所以完全可以替代鑽石。我們先來看看鑽石是怎麼合成的。鑽石的合成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CVD法,一種是HTHP法,但無論哪種方法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美國、前蘇聯、中國、日本等國家為了研究鑽石合成方法都曾花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目前能掌握鑽石合成技術的國家也就幾個,其餘的均是合成一些工業用鑽石,根本無法用作寶石。退一萬步,即便合成鑽石技術到了非常成熟的程度,合成鑽石要替代天然鑽石也是一廂情願,我們看看紅寶石就知道了紅寶石的合成技術非常成熟,一顆天然優質鴿血紅紅寶石一克拉的價格幾萬到十幾萬元,而同等品級的合成紅寶石一克拉才十幾塊錢,為什麼合成紅寶石不能取代天然紅寶石?這說明了天然寶石在人們的心目中仍然是珍貴的、稀有的、有價值的,而這都不是合成寶石能替代的了的。那麼成鑽石能不能作為珠寶使用,當然可以,戴比爾斯已經推出了合成鑽石的專用品牌珠寶,價格僅為天然鑽石的三分之一,但這還是不能說合成鑽石會取代天然鑽石。

詳解“鑽石騙局”與“”非騙局之爭,看一次就懂了

那麼鑽石的價格是由什麼來決定的?市場決定價格!鑽石的價格最終還是由市場來決定的,珠寶市場對鑽石的需求量是持續增長的,所以鑽石的價格也是相對穩定的。在一篇“世紀騙局”的文章中寫道:1克拉的鑽石成本價也就300元人民幣,不知道這300元人民幣的價格是怎麼算出來的,我只知道僅僅是開採成本也不只這個數,再加上切割打磨的成本、鑑定的成本呢,要知道,現在的人工這麼貴,就連一個建築工每天的工資也得300元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