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平縣,畿西屏障,晉冀咽喉

畿西屏障,晉冀咽喉,革命聖地阜平縣

阜平縣,畿西屏障,晉冀咽喉
阜平縣,畿西屏障,晉冀咽喉

在太行山中北部,河北、山西兩省四市九縣交匯處,她有畿西屏障、晉冀咽喉之譽。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悠久的歷史文化、光榮的革命傳統,素有太行山深處的香格里拉、華北延安等稱號,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她是我國著名的革命老區、革命聖地,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以及新中國建立做出了巨大貢獻。1931年建立北方第一個紅色蘇維埃縣政權,1937年建立了全國第一個、被毛主席譽為模範的晉察冀抗日根據地;長時間是晉察冀邊區機關所在地。一大批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此戰鬥生活過。


阜平縣,畿西屏障,晉冀咽喉

阜平縣是河北省保定市轄縣之一,是人民政協的發源地;她被譽為新中國紅色新聞的搖籃。鄧拓創辦的《晉察冀日報》是《人民日報》前身,沙飛創辦的《晉察冀畫報》是《解放軍畫報》的前身,是第一張人民幣印製地,有京津西花園、五臺東大門的美稱。

下轄6個鎮、7個鄉:阜平鎮、龍泉關鎮、平陽鎮、城南莊鎮、王林口鎮、天生橋鎮,臺峪鄉、大臺鄉、史家寨鄉、砂窩鄉、吳王口鄉、下莊鄉、北果元鄉,總面積2496平方公里,人口22.8萬,縣人民政府駐阜平鎮。


阜平縣,畿西屏障,晉冀咽喉

夏商時期,縣域屬冀州;春秋時為鮮虞國之地,戰國屬中山國。秦漢至南北朝均為南行唐、上曲陽二縣;宋朝為行唐、曲陽縣地,設北寨;金初改為北鎮。

金明昌四年(1193年)置阜平縣,治北鎮(今阜平鎮),因境內多山,治所平坦得名,《河北省縣名考原》雲:境內多山,治所適當平坦,縣或以此名,阜為興旺昌盛之意;據《中國地名辭源》記載,以地形特徵為名,境內多山丘,惟縣北阜平臺村較為平坦,故縣以此名。

阜平縣,畿西屏障,晉冀咽喉

清順治十六年(1659年)省入曲陽、行唐縣。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復縣,移治王快鎮,在今阜平縣東南五十里。後又移治今阜平縣。1913年屬直隸省保定道,1928年屬河北省,1949年屬定縣專區,1954年屬保定專區,1960年屬保定市,1961年屬保定專區(1968年改地區),1994年屬保定市。


阜平縣,畿西屏障,晉冀咽喉

阜平縣是全山區縣地處太行山東麓丘陵地區,西臨五臺山,東接華北大平原,處於中緯度地帶。境內地形複雜,山巒綿延,溝壑交錯,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其中歪頭山海拔2286.2米,是保定市最高峰,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年均氣溫為12.6℃,地方小氣候特徵明顯。

境內動植物種類較多,絕大部分為草本植物、喬木和灌木,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3種:有金錢豹、黑鸛、金雕;盛產紅棗、核桃、蘋果、花椒、杏、李等。農產玉米、小麥、馬鈴薯、甘薯,盛產紅棗,產量居全國之首,是中國紅棗之鄉。

阜平縣,畿西屏障,晉冀咽喉

境內水能資源豐富,河流主要有沙河及其支流胭脂河、北流河、鷂子河、板峪河、沙河、鷂子河、平陽河等;有海沿水庫、大河灣水庫、對子溝水庫、溫於家臺水庫等11座水庫,其中王快水庫是省屬大型水庫之一;有大柳樹、豐臺、東漕嶺等5座水電站;人均水資源佔有量是全省平均水平的8.3倍。礦藏有煤、雲母、硫鐵、石柿、金銀、金剛砂、花崗岩、大理石。


阜平縣,畿西屏障,晉冀咽喉

阜平縣距北京260公里,距石家莊124公里,距五臺山48公里,距保定106公里,地理區位優勢明顯,交通比較便利。省道阜繁公路、阜忻公路、新繁公路、保阜公路、定龍公路等均直達縣城,形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是保定市山區二級路通車裡程最長的縣。


阜平縣,畿西屏障,晉冀咽喉

阜平縣環境優美,濃縮了太行山中北段秀美風光,是人文和自然並重的綠色福地,旅遊資源集自然景觀、歷史人文景觀、革命聖地和地熱溫泉於一體的好去處。

境內有被譽為空中花園、野生植物王國和太行山綠寶石的雲花溪谷(駝梁山);有河北省八大名窟之一的石佛堂;有“先朝仙人寺,後朝五臺山”的仙人寺;有被譽為冀晉咽喉、佛教聖地五臺山東大門的萬里長城龍泉關等景觀。有天生橋、神仙山(大茂山)、千峰山、仙人山、菩提湖、銀河山等景點。紅色旅遊景點有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晉察冀邊區革命紀念館、花山村毛主席舊居、史家寨窯洞群、馬蘭村晉察冀日報社舊址等。

阜平縣,畿西屏障,晉冀咽喉

天生橋國家地質(森林)公園,以山奇、水奇、林奇、草奇、洞奇、冰奇而著稱,是中國最佳旅遊去處。天生橋瀑布群一溝九瀑,最大的瑤臺銀河飛瀑落差為112.5米,與相鄰瀑布彙集成群,是中國北方最大瀑布群。瀑布之上的是距今28--29億年的天生石橋,是我國首次發現的最大變質岩天生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