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40萬人東遷,“北三縣”或將成為歷史

北京40萬人東遷,“北三縣”或將成為歷史

據悉,北京市府即將正式啟動搬遷,40萬人東遷通州入駐北京城市副中心拉開序幕。

官方一直很低調,網上信息很少,只有“確保11月15日搬遷及後續保障工作萬無一失”一句相關報道。

去年12月網上就曾流傳搬遷的消息,儘管遲了近一年,不過該來的終究會來。

“一京二衛三通州”,歷史上通州地位和繁榮程度僅次於京城和天津,60多年前,北京還很小,通縣、廊坊北三縣,以及昌平、順義、大興、密雲、懷柔、房山、薊縣、平谷等環北京13縣都隸屬於通縣專區(朝陽區相當一部分也曾隸屬於通縣)。

這段歷史,年輕人大都不知曉,之後通州的定位經歷了遠郊區縣、衛星城、重點新城、行政副中心和城市副中心五個階段。

如今,時隔60餘年,通州再次復興,成為“新北京中心”,而北三縣則將再次“迴歸”一體化,歷史發展就是這樣不斷的分分合合。

北京40萬人東遷,“北三縣”或將成為歷史

2016年5月27日,黨中央作出重大決策部署,在通州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2017年4月1日,雄安新區橫空出世,一東一南,作為千年大計、國家大事,兩者一起成為首都的兩翼。

伴隨東遷在即,通州和北三縣區域的利好進入釋放的高潮期,近日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審議通過了《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會議確定了通州的產業定位:“要堅持聚焦行政辦公、商務服務、文化旅遊三大主導功能,加強科技創新,積極帶動非首都功能疏解,承接吸納創新資源要素。”

參考此前文章:馮國亮:未來的通州等於政務區+國貿CBD+金融街+中關村

此外,北京城市副中心與廊坊北三縣地區統籌發展也已拉開序幕,副中心區域155平方公里,通州全域906平方公里,與三河的協同發展區共計2164平方公里,將建設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示範區。

10月24日,北京香港經濟合作研討洽談會期間,通州區長趙磊做推介,未來的城市副中心將是一個具有核心競爭力、彰顯人文魅力、富有城市活力的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現代化城區,將是一座低碳高效的綠色城市、藍綠交織的森林城市、自然生態的海綿城市、智能融合的智慧城市、古今同輝的人文城市、公平普惠的宜居城市。

北京40萬人東遷,“北三縣”或將成為歷史

城市副中心及北三縣一體化發展:

一,從2018年到2020年,北京城市副中心的總投資規模將會超過1萬億,預計將會啟動1000個項目。

二,北三縣正式進入通州協同發展區,三統一規劃即將進入正式實施階段。

三,統一規劃將會正式確認廊坊北三縣成為通州城市副中心發展的產業協同區,疏解北京人口,安置非首都功能。

9月和10月在燕郊和寶坻講座中,我為聽眾們介紹了北三縣發展前景,目前已明確了與副中心的一體化目標:

2035年,北三縣的產業發展全面實現高端高新化,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全面達到北京城市副中心標準,形成與北京城市副中心深度融合、協同發展新局面。

可見,北三縣建設標準與目標全面升級,將向雄安新區及北京城市副中心看齊。

就在11月1日,民政部區劃地名司司長柳拯在政策吹風會上表示,通過調整北京、天津、河北部分地方行政區劃,為京津冀協同發展和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提供了城鎮載體和支撐。

目前的縣鎮建制很顯然不適應城市發展需要,因此,“北三縣”和當年的“通縣”一樣,或將成為歷史,很可能會升級為獨立的新區或市級的行政區域。

“北三縣”的歷史即將掀開嶄新的一頁,近來重磅利好消息接連不斷。

目前大廠的官方定位已表述為“舉全縣之力打造北京城市副中心後花園”,構建設施高端、服務一流、環境綠美、宜商宜居的總部商務產業生態社區。

11月7日,大廠回族自治縣的信息公開平臺放出了《大廠潮白河經濟開發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維護優化公示》,加入通州城市副中心協同發展的內容:

一是,大廠潮白河片區定位於大型宜居新城,核心功能是服務好北京城市副中心,未來將承接大量的北京外溢人口居住需求,北京城市副中心生活區落戶大廠,投資共計100億,共建共享教育、醫療、文體等公共服務資源。

北京40萬人東遷,“北三縣”或將成為歷史

除了北京市府將在大廠潮白打造城市副中心生活區之外, 3月3日,中國人民大學與大廠縣簽署合作協議,將投資近百億在大廠潮白建立三區一基地:“學區”—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及小學;“社區”—中國人民大學教職工配套住宅小區;“基地”—中國人民大學後勤保障服務基地。

二是,通過廠通橋及友誼大橋,通州及北三縣形成骨架式交通網絡,切實滿足兩地的通勤要求。

北京40萬人東遷,“北三縣”或將成為歷史

在公示規劃方案中,廠通橋已然在列,將成為通州與大廠潮白河片區的核心連接交通樞紐。如果廠通路修通後,與廣渠路連接,這將是大廠到北京交通的主幹路。

三是,地鐵及城際高鐵,將滿足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各類交通需求,將居住、商務等交通需求完美結合。

即將開工建設的京唐城際高鐵、6號線東沿線等多項交通規劃內容在這版方案中均可見到,6號東延基本確定,燕郊南、大廠潮白河及香河均受益。

11月2日,京唐高鐵正式公佈時間表:從2019年1月1日到2022年9月30日,歷經3年通車運營。該線路從通州城市副中心始終,途經燕郊、大廠、香河、寶坻,最終達到唐山。

北京40萬人東遷,“北三縣”或將成為歷史

燕郊和寶坻兩場講座之後,不斷有學友諮詢想在北三縣置業投資,大家都想把握區域騰飛前千載難逢的機遇,此前參觀後也曾跟大家做過分析,其中難以預見的風險還是值得特別注意。

環京區域樓市的顯著特點就是政策風險遠大於市場風險

2017年6月,廊坊啟動實施了限購調控政策:當地戶籍,或具備三年社保,或納稅紀錄方可在當地購房。

之後北三縣樓市步入下行區間,從近幾個月統計數據看,成交在低谷徘徊了一年後,終於有所升溫,而樓市調控力度持續強化,與曾經的高點還相去甚遠。

目前,對於房企及機構投資者而言,環京正迎來歷史性投資機遇,不久前高喊“活下去”的萬科以32億元收購華夏幸福總面積約34萬平方米宅地,其它大房企也是動作頻頻,環京區域的價值潛力由此可見。

對於有購房資格的剛需來說,房價已經迴歸合理價位,產品供應充足,有足夠的選擇空間,可以從容挑選。

而對於沒有資格的外地投資者,據說有上萬人通過補社保方式投資房產,“先上車後補票”,三年後再網籤,則面臨著資金鍊斷裂、房企違約、爛尾房及經紀機構消失等諸多不確定性風險,有可能竹籃打水一場空,因此一定要有把握風險可控才行。

從趨勢來看,在環京東部和南部區域利好不斷疊加的大背景下,在未來可預見的三年,限購政策很難全面放開,而且誰又知道北三縣升級後會不會施行和雄安一樣的房地產政策呢?

今後三年,環京區域發展將步入快車道,而要改變以往睡城的局面還有待時日,只有優質產業與資源快速集聚才是真正騰飛之時。

從政策導向看,產業優先,房地產成為生活配套是大勢所趨,因此抑制投資投機勢必會成為長期政策。

據悉,面向公務員、教師及高新人才的定向購房資格准入已經提上日程,而這與放鬆調控無關,政策房恐將成為主流。

北京向東,歷史正掀開新的一頁

注:前5張圖片源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