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為官之道值得借鑑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字少伯,華夏族,春秋時期楚國宛地三戶(今河南南陽淅川縣滔河鄉)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經濟學家和道家學者。曾獻策扶助越王勾踐復國,後歸隱從商,被民間奉為財神爺。縱觀范蠡一生,拋卻後期從商經歷不提,單就其從政近四十餘年(公元前511年至公元前468年)期間,其作為官員也是有許多可圈可點之處,時至今日仍然很有借鑑意義。

范蠡為官之道值得借鑑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范蠡作為楚人,由於不滿楚國政治黑暗和非貴族不得入仕的規定,雖胸懷抱負,卻沒有施展舞臺,因此和好友文種相約一起到了越國。初到越國,范蠡的從政之路並不是那麼一帆風順,他卻能夠沉澱下來,不忘初心,認真做好自己應做的工作。這一干就是十七年,恰恰也正是這十七年使范蠡對越國的政治文化經濟有了全面的瞭解和認識,對後期幫助越國打敗吳國奠定了紮實的理論基礎和政策基礎。

范蠡為官之道值得借鑑

善抓機遇,迎難而上

吳王夫差欲報越國殺祖之仇,於是厲兵秣馬。越王勾踐眼看吳國有興兵發難的意思,於是就想先發制人,發動戰爭。范蠡審時度勢,力諫勾踐“天道要求我們盈滿而不過分,氣盛而不驕傲,辛勞而不自誇有功。”勾踐卻執意而行,結果兵敗而歸。雖然兵敗,范蠡卻從此進入到了勾踐的官場圈子。文種則因為主動請纓到吳國請和,也進入到了這個圈子。

范蠡為官之道值得借鑑

自知之明,勇挑重擔

吳王夫差要越王勾踐隨同入吳為奴,在誰來陪同的問題上,范蠡很好的阻止了越王勾踐想帶文種入吳的想法,他提出“四封之內,百姓之事……蠡不如種也。四封之外,敵國之制,立斷之事……種亦不如蠡也。”充分說明範蠡對自己有很清醒的認識。隨同勾踐入吳為奴,范蠡依然遵守君臣之禮,尤其是在吳王夫差面前,更是能夠韜光養晦,隱忍示弱,讓吳王夫差對勾踐君臣日益放心。

范蠡為官之道值得借鑑

拒絕誘惑,堅守底線

夫差開始對勾踐君臣也是不放心的,始終冷眼旁觀。通過觀察,他也發現范蠡是個人才,於是就想勸離范蠡離開勾踐投入到自己的陣營中來,可是范蠡卻提出“臣聞亡國之臣,不敢語政,敗軍之將,不敢語勇。臣在越不忠不信,今越王不奉大王命號,用兵與大王相持,至令獲罪,君臣俱降,蒙大王鴻恩,得君臣相保,願得入備掃除,出給趨走,臣之願也!”在艱難困苦的生活面前,能夠堅守底線,拒絕高官厚祿的誘惑,這對人性絕對是個考驗。

范蠡為官之道值得借鑑

同心同德,共謀發展

在范蠡導演、勾踐夫妻演出的苦情戲的誘惑下,吳王夫差居然釋放君臣歸國。回到國內,范蠡和文種輔助勾踐,同心同德,勸農桑,廣積穀,不亂民功,不逆天時。先抓經濟,繼而親民,穩定社會。施民所善,去民所惡。協調內部關係,內親群臣,下義百姓。經過君臣合力十餘年的發展,越國無論是人口數量還是物質基礎都有了質的飛躍,為兵伐吳國打下了雄厚的基礎。

范蠡為官之道值得借鑑

洞悉官場,全身而退

勾踐隱忍幾十年終於打敗吳國。夫差請和的時候,勾踐隱隱有念及舊情,范蠡卻明確提出“君王謀之二十年,奈何垂成而棄之?”力排眾議,拒絕請和。等到滅了吳國,勾踐設宴群臣,范蠡察覺到眾臣樂而王獨不悅,馬上就想到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臣亡,於是就提出退隱山林。走之前,范蠡給文種親自寫信告訴他勾踐共患難不可共安樂,勸說他全身而退,奈何文種眷戀權位,終落得悽慘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