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品十萬件 赴美訇訇然

世博會在滬上舉辦,是備受世人矚目的舉國盛事。

回眸中國參加世博會的歷史,1915年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簡稱巴拿馬賽會)是一個關鍵節點,堪稱重要里程碑。

中國人對巴拿馬賽會並不陌生,甚至還有些親切感、認同感。長期以來,國內不少老字號都以“榮獲巴拿馬博覽會金獎”為殊榮,並長期印製在商標或標籤上。

中國參加巴拿馬賽會的一處處生動的歷史細節至今仍被人們津津樂道。如茅臺酒赴美展覽時初不被人知,但酒罈不慎墜地後,頓時香醇四溢,引得觀客趨之若鶩,此酒遂名揚四海。巴拿馬賽會後,一舉成名天下知的中國特產還有很多,還衍生出金獎白蘭地酒、巴拿馬瓶等名品。巴拿馬賽會的魅力由此可見一斑。

1915年2月20日至1915年12月4日,巴拿馬賽會在美國舊金山舉辦。這次世博會不在巴拿馬舉辦,緣何冠名“巴拿馬”?此舉是為了紀念剛剛建成的巴拿馬運河正式開航。為了紀念人類發現太平洋400年,也加掛了“太平洋”三字。另外,這次世博會也有紀念舊金山1906年大地震後重建10週年的意味。

雖然第一次世界大戰戰事正酣,雖然部分列強缺席,但戰爭對賽會造成的實質性影響並不大,參賽規模也不小。1915年《學生雜誌》載,“出品於此大會之諸國民,大小四十三國焉”。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府或獨立出品人參賽,且涵蓋了五大洲。

自1851年倫敦舉辦世博會以來,中國以政府組團名義有組織地參加世博會,以此次規模最大。赴賽展品“較他國為特多”,達10餘萬件(佔賽會全部參賽品的一半),分列於農業、工業、教育、美術、文藝、交通、礦物、食品等8個專館和中國政府館內。而中國參展賽品涉及的各參展單位(包括獨立出品人)達4172家之多。

部分中國賽品特色突出,不遜於其他參賽國的同類賽品。光臨中國展區的參觀者逾200萬人次,1200多種賽品獲獎,可謂既有參賽之名,又有與賽之益。正如時人鄭祝三在《歡迎巴拿馬觀會諸君》一文所云:“賽會巴拿馬,支那實業家。山川興地寶,雲漢絢天葩。霹靂開河面,平和祝海牙。錦標歸奪得,宏我大中華。”

巴拿馬賽會也是促進中國博覽會和博物館事業發展的增稠劑。早在巴拿馬賽會籌備前期,有關國貨陳列館和國貨展覽會的相關規定就已頒佈。在巴拿馬賽會舉辦期間的1915年10月,農商部就借勢造勢,在北京舉辦了一次大型國貨展覽會。包括機制工業品在內的展品近10萬件,觀者達20萬人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