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役,兩司令員協同指揮進攻戰,70天打通黃河南北,後均為少將

1945年1月21日至4月1日,八路軍太行軍區在河南道口至清化鐵路南北、平漢鐵路、新鄉至開封鐵路之間廣大地區,對日偽軍進行了一次進攻性戰役。此役因為主要在道清鐵路南北區域進行,故稱道清戰役。

此役,兩司令員協同指揮進攻戰,70天打通黃河南北,後均為少將

黃新友

道口鎮屬河南滑縣,地處滑縣西北隅,古黃河金堤之上,現已是滑縣政府所在地;清化鎮則屬河南博愛縣,現也是博愛縣政府所在地。

道清鐵路,即指從道口鎮至清化鎮長約150公里的那段鐵路。該條鐵路修建於1902年。1944年底,盤踞於道清鐵路南北地區的敵人,為日軍第117師團、日偽第5方面軍獨立第14旅、日偽興亞巡撫軍,及國民黨豫北保安司令張敬忠所部。

為打通八路軍太行根據地與豫西根據地的聯繫,八路軍太行軍區以第7、第8軍分區及平原分局黨校警衛團之兵力,發動道清戰役,並指定張廷發、黃新友為戰役指揮員。張廷發、黃新友當時分別擔任第7、第8軍分區司令員。

1945年1月21日夜,第7、第8軍分區主力部隊,自位於鄭州新密超化鎮南的九里山等地南下,越過道清鐵路,向小東、寧郭兩鎮3座軍營的偽軍發動突然襲擊,激戰4小時,至次日晨,相繼攻克兩據點,殲滅偽興亞巡撫軍、保安大隊及張敬忠部特務大隊大部。這次夜襲拉開了道清戰役的序幕。

此役,兩司令員協同指揮進攻戰,70天打通黃河南北,後均為少將

張廷發

接著,第7、8軍分區會同警衛團及地方遊擊武裝,剩勝進擊。此時,日軍第1l7師團第390大隊,分3箇中隊分別從沁陽、博愛、焦作等地出動,合擊在大油村、樊莊一帶的八路軍部隊。八路軍以3個團的兵力設伏於樊莊地區,伏擊日軍最薄弱一部。待日軍進入口袋後,八路軍機槍、手榴彈、火炮等密集地在敵群中開花。隨之發起衝鋒,遠者用槍,投手榴彈,近者拼刺刀,在獵獵寒風中,全殲由焦作南犯日軍的1箇中隊。僅大隊長1人單騎逃脫。其它兩路日軍遇襲後,亦紛紛回撤。至1月31日,八路軍拔除武閣寨、程封、中和鎮等據點16處,殲滅武陟等縣偽軍1個大隊又3箇中隊。

2月19日,太行軍區決定再次集中兵力殲滅道清路北偽獨立第14旅各部。2月20日凌晨2時戰鬥打響。八路軍以3個團的兵力向敵第14旅旅部所在地武修縣五里源發起圍攻。第8分區司令員黃新友以2個團兵力攻擊五里源外圍據點陸村,雙方經過數次拉鋸戰,多有死傷,血染白雪。兩軍相逢勇者勝,黃新友2個團終將陸村之敵擊潰。隨後,轉而增援五里源。

20日黃昏,八路軍向五里源發起總攻擊。21日,黃新友司令員在率部一路攻下多個日偽據點後,與攻擊五里源的3個團匯合。21日黃昏,5個主力團分路強攻五里源。五里源守敵被打得丟盔棄甲,屍橫遍野,在南北西門均被攻破的情況下,轉而從東門突圍。

與此同時,7分區司令員張廷發趁勢率部奔襲輝縣、獲嘉等地,殲滅日偽軍1500餘人。至23日,收復了除輝縣縣城以外的全部地區,道清路南北解放區打通,使之連成一片。

此役,兩司令員協同指揮進攻戰,70天打通黃河南北,後均為少將

黃新友

日軍連遭打擊後,倉惶收縮兵力,增強修武、獲嘉、輝縣等城守備,而新鄉、鄭州、開封之間兵力空虛。3月9日,8分區司令員黃新友奉命率部在武陟城西強渡沁河,進至河之南部溫縣、孟縣地區,向盤踞在石荊、小虹等地的偽軍張敬忠殘部發起猛攻,並連克敵重要據點大司馬、王順一帶約10餘里的日偽據點和堡壘,殲敵300餘人。

3月19日,8分區7團在博愛西南連克陽廟,東、西界溝和大辛莊等據點,殲敵百餘人。3月22日,7分區司令員張廷發率部挺進原武、陽武地區,對日偽軍設在原武外圍的鹽店、王村和郭莊等7個據點發起攻擊,殲敵600餘人。

張廷發司令員所屬一部乘勝越過老黃河,打到開封城郊。與此同時,8分區司令員黃新友一部也南渡沁河,揮師溫縣、孟縣地區。4月1日,太行軍區在完成預定作戰計劃後,張廷發、黃新友兩司令員奉命率師主動回撤至平漢鐵路以西。至此道清戰役勝利結束。

道清戰役前後歷時70余天,共投入6個團又3個營的兵力,共殲滅日偽軍2500餘人,解放人口75萬,擴大解放區2000餘平方公里,粉碎了日偽軍妄圖割斷黃河南北兩地八路軍之間聯繫的陰謀。

此役,兩司令員協同指揮進攻戰,70天打通黃河南北,後均為少將

張廷發

新中國成立後,黃新友官至河南省軍區副司令員;張廷發官至空軍司令員,並當選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十二屆中央政治局委員。1955年,兩人均被授予少將軍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