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裕称帝后,为何要将司马懿的后代赶尽杀绝?

刘裕称帝后,为何要将司马懿的后代赶尽杀绝?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前后皇帝八百多位,其中既有得国最正的汉朝与明朝的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也有三分天下的刘备、孙权之流。论起功过,中华历史上的皇帝们自可以坐而论道,说它几天几夜,但论起历史上最能打的皇帝,南北朝中宋朝的开国皇帝刘裕可以说是笑傲群雄。

刘裕称帝后,为何要将司马懿的后代赶尽杀绝?

刘裕是南北朝时期宋朝的建立者,史称宋武帝。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刘宋开国之君。刘裕不是天生就当皇帝的,宋朝的天下都是他一步一个脚印打下来的,他是寒门出身,从小混迹江湖,没有门阀依靠,唯一能让他出头进入北府兵的只有一个原因——能打。刘裕有多能打呢?据《资治通鉴》记载,隆安三年(399年)十月,原新安太守五斗米道教主孙泰的侄子孙恩在浙江造反起事。十一月,俘杀会稽内史王凝之,孙恩自称征东将军。一时会稽、吴郡、吴兴、义兴、临海、永嘉、东阳,新安等八郡(今江苏、浙江境)纷起响应,旬日之间,义军发展至数十万。

刘裕称帝后,为何要将司马懿的后代赶尽杀绝?

十二月,刘牢之至浙江镇压孙恩起义,义军缘道屯结,刘牢之命当时他的手下刘裕率数十人去侦察义军的行动,正遇义军数千人。刘裕“即迎击之,从者皆死,裕坠岸下。贼临岸欲下,裕奋长刀仰斫杀数人,乃得登岸,仍大呼逐之,贼皆走,裕所杀伤者甚众”这是啥意思呢?解读一下就是:刘裕带了十几个侍从去侦察起义军的敌情,被敌人发现,受到孙恩数千人围攻,于是刘裕他奋力反抗,侍从们都战死了(当时刘裕已经是参府军事)。刘牢之之子刘敬宣见刘裕久去不返于是带人去寻找,结果到达战场后看到了惊人的一幕:数千人正在前方逃命,刘裕一个人在后面追杀。

刘敬宣遂率军出击,大破义军,斩获千余人,又乘胜追击,义军兵败,孙恩退回海岛。刘裕在他军事生涯的第一次作战中,便以勇猛的精神,以少胜多,以一敌千,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这不是传奇,这简直是神话。

刘裕称帝后,为何要将司马懿的后代赶尽杀绝?

刘裕称帝后,为何要将司马懿的后代赶尽杀绝?刘裕建宋称帝后,降十分配合自己改朝换代的司马德文为零陵王,虽然是被封王,但事实上却是被迁往秣陵给看管起来,一切活动被限制了,其实与被软禁无异。虽说司马德文小心翼翼度日,但刘裕依旧深感不安,听说司马德文的皇后生了儿子,立马派人将其杀害。在杀了他儿子没多久后,为免除后患他还是决定杀了司马德文,而在这其中出了一个小变故,那就是刘裕派去毒杀司马德文的一个臣子叫做张伟的,因不忍心谋害旧主选择自己喝毒酒自尽。不过最终被刘裕派去的亲兵将其杀死,在此之后,刘裕觉得皇帝都杀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将司马皇室全部杀害。刘裕杀光司马家,最大的原因还是巩固统治。

刘裕称帝后,为何要将司马懿的后代赶尽杀绝?

刘裕称帝时已经五十七岁了,古代年近花甲的人又能活多久?但是他长子刘义符也才十四岁。继承者年幼,自己又快不行了,刘裕为了能让儿子接手一个稳定的国家,不惜对东晋皇室斩草除根。刘裕起家于北府军,他的部下大都是寒门出身,被“门阀士族”压迫已久。既然对司马氏已经下手,为了自身以后的安危,他们积极行动起来,凡是姓司马的都杀,永绝后患。一时间刘宋的国土上司马氏尸横遍野,江南和中原地区的司马氏纷纷逃跑,脱离刘宋的控制区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