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家印给“荣归故里”加上新注解

房小评 中国房评报道 今天


许家印给“荣归故里”加上新注解


衣锦还乡,荣归故里。

这是中国传统文化里,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之后,最为荣耀的一个时刻。

但近日,恒大董事局主席许家印却以行动对这八个字做出了全新的诠释。

许家印给“荣归故里”加上新注解


许家印回到周口市太康县高贤乡聚台岗村

家乡父老见到他格外亲切

吃窝头、啃地瓜、给每位老乡发3000红包、再捐出6.5个亿,许家印早已过了展示成功与财富的阶段。不忘初衷,帮扶家乡,成为这次回乡探亲的主题。

忆苦思甜 不忘初心

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高贤乡聚台岗村,是中原大地上普普通通的一个小村庄,相信很多读者都是第一次听说这么个地方。

这几日,聚台岗村热闹得像过年。因为当年那个从村里走出去的孩子,恒大董事局主席许家印,陪着他96岁的老父亲许贤高,携着他从未公开露面的太太丁玉梅回到了家乡。

许家世居的聚台岗村,抗战时是冀鲁豫军区的革命根据地。许家印的父亲在16岁就投身了革命,同年参军入党,屡立战功。抗战结束后,许贤高因伤复员,回乡务农。

许家印给“荣归故里”加上新注解


许家印父亲许贤高


1951年中央政府还给许贤高颁发了一枚奖章,以表彰其为新中国革命事业做过的贡献。老爷子一直以此为荣,将这枚像章珍藏至今。

在那个年代,生活是普遍艰辛的。正如很多老革命老党员的家庭一样,许家印虽说出身“根正苗红”,但依然无法摆脱贫困的生活环境。


一岁半时,许家印的母亲生病没钱医治,去世了。许家印被奶奶带大,像村子里的其他孩子一样,吃地瓜面度日,在破草房里上学。等到离开家上中学时,一日三餐,每餐只吃一个地瓜、一个窝头、喝一碗盐水。夏天热的时候,黑窝头半天就长毛了,洗一洗还得继续吃。

许家印给“荣归故里”加上新注解


许家印夫妇与乡亲们在自家院子里合影


伟大的背后都是苦难。诸如许家印这一辈的企业家,大多出身贫苦,却因此而造就了坚韧的性格。恒大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商业帝国的建立与壮大,与许家印早年间艰苦生活磨砺出的品性分不开。过去的生活是一笔宝藏,不该遗忘。

许家印给“荣归故里”加上新注解


许家印夫妇与乡亲们吃忆苦思甜饭

时光匆匆,这次回到许家老家堂屋,许家印夫妇衣着朴素,与父老乡亲们在家门前合影,这也是许太太第一次公开露面。他们一起吃了顿忆苦思甜饭,菜单是:地瓜、黑窝头、煮白菜萝卜、地瓜汤。都是儿时家常菜。

许家印还引着太太“参观”他当年生活过的每一个角落:斑驳的墙壁、坑洼的地面、破旧的床板。

“小时候条件很苦,每天晚上都是点着煤油灯,趴在小方桌上写作业。”

许家印给“荣归故里”加上新注解


许家印和妻子丁玉梅在堂屋查看老物件

据了解,丁玉梅出身于普通工人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

这并不是她第一次回到丈夫的家乡。

“我35年前和家印回家结婚时,村里那个穷啊,穷的没法说,现在变化真大。”丁玉梅感叹。

捐资扶贫 回报家乡

我国的农村生活水平在过去几十年内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与社会经济发展、国家政策扶持分不开。而在太康县,在聚台岗村,生活条件的改善与许家印持续的投入和捐赠息息相关。

众多周知,从前的农村生活不便之处,一是交通,二是用水,三是排水排污。许家印亦深知这一点,从1998年到2015年,许家印分两次,共捐赠580万元为村里修路,安装自来水和排水系统。

许家印给“荣归故里”加上新注解


2016年,许家印出资1.2亿元捐建了太康县医院高贤分院,在这次考察过程中,许家印提出拟再捐赠超过1亿元,为医院添置先进医疗设备。

为了真正帮助家乡贫困人民脱贫致富,许家印在2016年还曾捐赠3500万元建成现代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基地,基地共拥有106栋大棚,已帮助2100多名贫困群众实现脱贫。

许家印给“荣归故里”加上新注解


许家印考察现代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基地的温室大棚

许家印常说:“没有国家恢复高考政策,我还在农村;没有国家的14块助学金,我也读不完大学;没有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恒大也没有今天。我和恒大的一切,都是党给的,国家给的,社会给的。饮水思源,一定要回报社会,一定要多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正是因为体会过贫困到极点的生活,也正是因为在最需要的时候,接收到了来自国家的帮助,许家印对贫困地区人民的困难生活才更感同身受,对于国家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的战略体会更加深刻,这才有了恒大在慈善与扶贫方面巨额的资金与人力投入。

许家印给“荣归故里”加上新注解


许家印考察现代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基地

不仅是在家乡,20多年来,许家印带领恒大累计纳税超2000亿,慈善公益捐款超115亿。2015年12月开始,恒大无偿捐赠110亿,到2020年帮扶毕节全市100多万人全部稳定脱贫。目前,已捐赠到位60亿,帮扶30.67万人初步脱贫。

巨资助学 重在扶智

扶贫重在扶智,只有改善贫困地区的教育条件,才能真正帮助当地的孩子走出贫困,开启全新的人生。许家印的人生,正是因为接受到教育而发生了重大转折。

许家印给“荣归故里”加上新注解


许家印看望老师

此行,教育是一大重点。许家印专程去看望了自己曾经的老师,并考察了自己捐建的学校。

支持教育,是许家印对家乡所作出最重大的帮扶。1998年,许家印捐赠100万元创办家印小学,现有学生500多人。

许家印给“荣归故里”加上新注解


许家印考察家印高中

2000年,许家印投入1亿元创办周口市第三高级中学(原恒大中学),已培养出15000多名大学生,其中3000多人考入清华、北大等重点高校。2011年,学校无偿捐赠给政府。

2016年,许家印捐赠1.6亿元建设家印中学,现有学生2000多人。

许家印给“荣归故里”加上新注解


家印高中

同年,捐赠5亿元建设家印高中,现有102个班、超万名学生。近三年培养了10401名大学生。在本次考察中,许家印现场决定再捐赠2.5亿元帮助学校扩建。

同时,许家印还宣布再捐赠3亿元新建一所高中,计划2019年9月正式开学。捐赠1亿元设立教育扶贫基金,目前资金已到位。

作为老革命的后代,许家印在完成个人价值和财富事业的攀登时,不忘初心,忆苦思甜,回报家乡,回报社会。承担起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树立起正能量的榜样。这提醒我们在追求个人成功的同时,亦不该忘记给予社会力所能及的回馈。

衣锦还乡,荣归故里,也许的确风光一时。但只有真正为故乡所做的每一分贡献,对于故乡交付的感恩与回馈,才会深深扎根于故土,茁壮绵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