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繪藝術:有雪的冬天,給自己一個理由在雪地裡撒點歡兒

想象一下,正是隆冬、大雪封疆,周遭是銀裝素裹,而此刻的你,正腳蹬踏雪板,在野外的銀色世界裡,深一腳淺一腳地走著,一下接一下地踩向大地。

你會是什麼感受呢?

雪繪藝術:有雪的冬天,給自己一個理由在雪地裡撒點歡兒

可能你會像這個外國女孩子一樣,已經熱得脫下了外套;也許伴隨著踏雪的聲音,你感受著寒冷、寂靜和乾淨,有一種忘記塵世的超脫……

這是視覺藝術家索尼婭(Sonja Hinrichsen)最喜歡做的事情之一,雪繪。

而且,是眾多志願者參與的行為藝術,在人與自然的互動中,留下彼此對話的痕跡。

雪繪藝術:有雪的冬天,給自己一個理由在雪地裡撒點歡兒

2009年在阿爾卑斯山的一次經歷,讓這位在德國和美國接受過藝術教育的姑娘,對雪繪著了迷。

她平生第一次穿著踏雪板,在山谷裡的雪地上徒步,感覺那乾淨的大地,就是一塊大自然造就的畫布,而自己在用身體的全部重量,隨心所欲地繪畫。

雪繪藝術:有雪的冬天,給自己一個理由在雪地裡撒點歡兒

她掏出相機來,找角度拍攝下自己的“創作”,這時又有了一個更有趣的發現,當相機和太陽光線的角度發生變化時,雪地上的這塊圖形,也發生變化。

第二年冬天,她在另一處的雪地上“繪製”,這一次,她藉助直升飛機從空中俯拍,被雪地上圖形的變換震撼。

雪繪藝術:有雪的冬天,給自己一個理由在雪地裡撒點歡兒

於是,雪繪成了她的一個興趣所在。

2001年,她開始組織大型雪繪行為藝術,和社區機構合作,在當地招募志願者,共同完成創作。

雪繪藝術:有雪的冬天,給自己一個理由在雪地裡撒點歡兒

在美國科羅拉多州,地方圖書館和社群俱樂部,協助她招募志願者,他們利用週六和週日,在指定地點集合、進行雪繪。這些志願者要自己帶好吃的、喝的、特別是踏雪板,還需要彼此協商如何拼車前往雪繪地點。

活動開始時,索尼婭會進行簡單的培訓和說明,然後,大家就走向雪原,開始自由、自發地“繪製”。

雪繪藝術:有雪的冬天,給自己一個理由在雪地裡撒點歡兒

志願者少的時候有三、四十人,多的時候能達到七十人——不是所有的人都害怕冬天的寒冷,雪地裡的活動,有的是樂趣,特別是參與到集體創作活動中。

當人們在雪地裡“玩”得不亦樂乎的時候,索尼婭會指揮天上飛著的無人機,從空中拍攝,你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個個圖形是怎麼慢慢呈現出來的。

雪繪藝術:有雪的冬天,給自己一個理由在雪地裡撒點歡兒

一般情況下,週日下午雪繪活動就會完成,索尼婭會在次日,坐直升機進行攝影創作。

你可能會說,這樣做的意義何在呢?兩天的創作,最終並沒有留下什麼痕跡,除了保存在鏡頭裡的印記。

索尼婭很獨特,她說自己並沒有興趣去創造什麼不朽的作品,對於大自然來說,人工已經制造太多的東西。她希望通過這種雪繪活動,讓公眾能夠欣賞自然的美,也讓公眾重新建立自己與大自然的連接。

(所有圖片來自sonja-hinrichsen.com及Ins賬戶@Sonja Hinrichsen)

雪繪藝術:有雪的冬天,給自己一個理由在雪地裡撒點歡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