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绘艺术:有雪的冬天,给自己一个理由在雪地里撒点欢儿

想象一下,正是隆冬、大雪封疆,周遭是银装素裹,而此刻的你,正脚蹬踏雪板,在野外的银色世界里,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一下接一下地踩向大地。

你会是什么感受呢?

雪绘艺术:有雪的冬天,给自己一个理由在雪地里撒点欢儿

可能你会像这个外国女孩子一样,已经热得脱下了外套;也许伴随着踏雪的声音,你感受着寒冷、寂静和干净,有一种忘记尘世的超脱……

这是视觉艺术家索尼娅(Sonja Hinrichsen)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一,雪绘。

而且,是众多志愿者参与的行为艺术,在人与自然的互动中,留下彼此对话的痕迹。

雪绘艺术:有雪的冬天,给自己一个理由在雪地里撒点欢儿

2009年在阿尔卑斯山的一次经历,让这位在德国和美国接受过艺术教育的姑娘,对雪绘着了迷。

她平生第一次穿着踏雪板,在山谷里的雪地上徒步,感觉那干净的大地,就是一块大自然造就的画布,而自己在用身体的全部重量,随心所欲地绘画。

雪绘艺术:有雪的冬天,给自己一个理由在雪地里撒点欢儿

她掏出相机来,找角度拍摄下自己的“创作”,这时又有了一个更有趣的发现,当相机和太阳光线的角度发生变化时,雪地上的这块图形,也发生变化。

第二年冬天,她在另一处的雪地上“绘制”,这一次,她借助直升飞机从空中俯拍,被雪地上图形的变换震撼。

雪绘艺术:有雪的冬天,给自己一个理由在雪地里撒点欢儿

于是,雪绘成了她的一个兴趣所在。

2001年,她开始组织大型雪绘行为艺术,和社区机构合作,在当地招募志愿者,共同完成创作。

雪绘艺术:有雪的冬天,给自己一个理由在雪地里撒点欢儿

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地方图书馆和社群俱乐部,协助她招募志愿者,他们利用周六和周日,在指定地点集合、进行雪绘。这些志愿者要自己带好吃的、喝的、特别是踏雪板,还需要彼此协商如何拼车前往雪绘地点。

活动开始时,索尼娅会进行简单的培训和说明,然后,大家就走向雪原,开始自由、自发地“绘制”。

雪绘艺术:有雪的冬天,给自己一个理由在雪地里撒点欢儿

志愿者少的时候有三、四十人,多的时候能达到七十人——不是所有的人都害怕冬天的寒冷,雪地里的活动,有的是乐趣,特别是参与到集体创作活动中。

当人们在雪地里“玩”得不亦乐乎的时候,索尼娅会指挥天上飞着的无人机,从空中拍摄,你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个图形是怎么慢慢呈现出来的。

雪绘艺术:有雪的冬天,给自己一个理由在雪地里撒点欢儿

一般情况下,周日下午雪绘活动就会完成,索尼娅会在次日,坐直升机进行摄影创作。

你可能会说,这样做的意义何在呢?两天的创作,最终并没有留下什么痕迹,除了保存在镜头里的印记。

索尼娅很独特,她说自己并没有兴趣去创造什么不朽的作品,对于大自然来说,人工已经制造太多的东西。她希望通过这种雪绘活动,让公众能够欣赏自然的美,也让公众重新建立自己与大自然的连接。

(所有图片来自sonja-hinrichsen.com及Ins账户@Sonja Hinrichsen)

雪绘艺术:有雪的冬天,给自己一个理由在雪地里撒点欢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