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從乾隆開始就衰落?不!滅亡的種子其實在康熙時就已播下!


清朝,是我國封建史上的最後一個王朝,它有過康乾盛世的輝煌,但也有過晚清時的列強入侵,風雨飄搖。本應接受四方朝拜的中原之國居然被"蠻夷"打得落花流水,簽訂了一個又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很多人說,清朝的衰敗是從乾隆開始的,因為他好大喜功,窮兵黷武,江南巡遊,閉關鎖國,把清朝引向了末路。這些話不無道理,可其實,清朝衰敗滅亡的種子從康熙時就已播下了,這是為什麼呢?

清朝從乾隆開始就衰落?不!滅亡的種子其實在康熙時就已播下!

清朝從乾隆開始就衰落?不!滅亡的種子其實在康熙時就已播下!

晚清的落後,很大程度上是由於閉關鎖國這一政策造成的。因為閉關鎖國,所以使得中國逐漸與世界脫軌,科技、文化、民智的落後使得大家依舊沉浸在"天朝上國"的美好幻象中,殊不知,西方世界已經變得日益強大了。等到英國人用堅船利炮轟開我們的國門時,大家才猛地想起來我們要"開眼看世界",才猛地發現因為閉關鎖國,國人變得愚昧,國家變得落後。於是大家才意識到閉關鎖國政策的致命性。

那麼,閉關鎖國政策是怎麼來的呢?

清朝從乾隆開始就衰落?不!滅亡的種子其實在康熙時就已播下!

在1757年,乾隆下旨宣佈關閉寧波廈門等通商口岸,只留下廣州這一個地方允許對外貿易,這就是著名的"一口通商政策"。乾隆提出這個政策,很大一個原因是因為當時清朝國力尚可,還處於盛世,所以乾隆覺得不需要與外國進行貿易。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和一個叫洪任輝的英國商人有關。當時的英國已經不滿足於只在印度活動,於是就打算把魔爪伸向中國,但當時的英國又對中國不是很瞭解,於是就先派出有多年在華貿易經驗的洪任輝去中國打探虛實。之後,從來沒有過外國商人的寧波口岸迎來了第一個外國商人,這件事引起了乾隆的重視,出於對海防的考慮,乾隆於是就下令關閉了所有的通商口岸,只留下廣州一處。所以說,當時乾隆提出這一政策,還是為了國家安全著想的。

清朝從乾隆開始就衰落?不!滅亡的種子其實在康熙時就已播下!

但值得注意的是,閉關鎖國的政策並不是乾隆首創,也不是他第一次提出的。早在康熙年間,"閉關鎖國"的雛形就已經出現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原來啊,當時的葛爾丹在北方叛亂,臺灣的反清勢力也時不時地派兵騷擾福建沿海,為了專心對付北方的敵人,康熙就下令在福建沿海實行海禁。不曾想,就是這一政策,日後逐漸變成了閉關鎖國,從而給清朝造成了致命的打擊。所以說,其實清朝滅亡的種子在康熙時就已經播撒下了,那就是海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