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金庸;你好,江湖

再见,金庸;你好,江湖

金庸走了,江湖犹在

印象里,经历的第一位作家的去世是史铁生,10年年底元旦放假在家,那段时间正在读他的《务虚笔记》。晚上正在家里看电视看到同学给我发的信息,只有几个字:史铁生死了。很奇怪,当时并没有什么诧异,甚至并没有任何悲伤的感觉。因为虽然很喜欢他的书,可是史铁生对于我来说仍是一个生活在“他处”的人,他还有那么多的书我还没有读,我还可以继续像往常一样通过他的文字认识他,熟悉他,我的生活并不会因为他的死有任何改变。或许等我读完他所有的书的那一刻我才会感到真正的悲伤吧,当时我想。

再见,金庸;你好,江湖

说起来这很无情,但这确实是我真实的想法。对于金庸同样如此,金庸的江湖藏在《书剑恩仇录》里、藏在《侠客行》里、藏在《笑傲江湖》里,藏在他那一本本一部部的小说里。金庸的文字还在,他的江湖便永远不会消亡。而年少时读金庸的人也慢慢长大,进入“社会”这个更大的江湖。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金庸的书里是江湖,却也不只是江湖。“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郭靖口里说出来的,讲的是家国。武穆书中教诲,襄阳城头烽烟,蝴蝶谷中烈火,屠龙刀里遗篇,这都是家国。中国人多半有点家国情怀,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都有。

再见,金庸;你好,江湖

金庸小说还有一句话叫做:怜我世人,忧患实多。这是《倚天屠龙》里的明教的歌。这一句话,讲的是悲悯。有悲悯的,才是真正第一流的文学。可以说,“家国”奠定了金庸小说的底色,“悲悯”决定了金庸小说的高度。

金庸的书,常怜世人

而且越到后期越是这样,无人不冤,有情皆孽,人人可悯。笔下的一切人物,一切个体,都是怜的对象。

他怜那些底层弱者,乱世中毫无尊严,命贱如草,被屠杀如猪狗。像遇上金兵被害的叶三姐,襄阳城郊被李莫愁杀死的孕妇,长台关被阿紫割舌的店小二,被蒙古兵破城的撒马尔罕的人民。

再见,金庸;你好,江湖

他怜的世人包括各族,汉、回、契丹、蒙古、女真、高昌……雁门关下被交替“打草谷”的汉人和契丹人,他都怜。他让失去了至亲的契丹民众露出胸口狼头,仰天悲啸。

因为“怜我世人”,所以金庸小说骨子里厌恶征服,反感侵略战争。他借丘处机的诗说:天苍苍兮临下土,胡为不救万灵苦!他让郭靖怼铁木真说:“杀得人多未必是英雄。”

甚至他一厢情愿地让铁木真纠结至死,去世前还喃喃自语:“英雄,英雄……”

他还借段誉的口,吟诵李白反战的诗:

烽火然不息, 征战无已时。

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

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

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

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他还特意把最光辉的台词,留给了大侠士乔峰:

“你可曾见过边关之上、宋辽相互仇杀的惨状?可曾见过宋人辽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情景?宋辽之间好容易罢兵数十年,倘若刀兵再起,你可知将有多少宋人惨遭横死?多少辽人死于非命?”



再见,金庸;你好,江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