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萬元就能進行數字化轉型?馬化騰幫中小企業“減負”過冬!

在2018年的微信公開課,張小龍的段子和“跳一跳”小程序的亮眼數據賺足了眼球。儘管外界更熟悉的是小程序和微信支付,在騰訊的To B端,企業微信也在加速快跑。

產業互聯網時代已來,這一次,企業微信會成為微信公開課主角嗎?

1萬元就能進行數字化轉型?馬化騰幫中小企業“減負”過冬!

中小企業、傳統企業數字化成本高企

2018年年底,“裁員”一詞頻頻在各大媒體上出現。資本寒冬下,降本增效已迫在眉睫,不少企業開始思考如何進行數字化轉型,如何從傳統的粗放管理模式“升級”至敏捷、高效的數字化運營模式。

然而,在中國,除了BAT等互聯網巨頭或各行業巨頭,80%的企業甚至從未進行過“數字化”。該如何一步“邁入”數字化時代,成了許多企業管理者頭疼的事情。

在pc時代,部分公司已擁有了完善的企業管理系統,但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這些系統卻紛紛“掉鏈子”。有的企業開發了企業管理app,但使用體驗還停留在pc時代,連自己的員工都不願意使用。更重要的是,自行開發app的開發和維護成本很高。

保險專家徐斌如此描述他前公司的企業管理app:“以前我們既有ios,又有安卓,今天這個要升級,明天那個要升級,維護工作量太大了。”

對企業而言,光是聘請1個技術人員,一年的人力成本就要十幾萬乃至幾十萬的開支,若要組建團隊,一年的成本可能要花費數百萬。這樣“昂貴”企業管理系統還有另一個弊端——只能停留在企業內部使用,無法觸及c端乃至供應鏈上下游企業。

1萬元就能進行數字化轉型?馬化騰幫中小企業“減負”過冬!

但對於許多中小企業而言,“數字化”對他們來說更加遙遠。受限於自身實力,他們連內部的IT改造都沒進行過,未將內外部的業務進行模塊化、流程化的梳理,管理模式粗放、效率低下,無法沉澱出數據進行後續運營管理的優化提升。

在目前我國人力成本持續上漲的情況下,企業若是無法合理降低信息化成本,或影響企業的生存發展。

1萬元就能進行數字化轉型?

數據顯示,目前企業微信註冊企業數達150萬家,活躍用戶數3000萬。80%的中國500強企業都已開通了企業微信。為什麼這麼多500強企業都選擇企業微信?

原因之一,就是企業微信可大幅度降低數字化成本。過去需要自建it團隊和採購設備的企業,如今可以將更多時間和精力放在企業自身業務上。

企業進行數字化改造的部署成本非常低:針對日常辦公,企業微信已經提供了各項免費的標準工具,如豐富的OA應用。

1萬元就能進行數字化轉型?馬化騰幫中小企業“減負”過冬!

另外,由於不同類型的企業各自需求不一樣,企業微信也開放了了130多個api接口,引入第三方服務商,為企業打造個性化的應用工具,員工只需“一鍵接入”。比如,一個銷售公司過去需要自行開發專門的crm軟件來幫助業務員梳理客戶關係和對應的銷售業績,如今只需要在企業微信上接入第三方的crm應用即可。

大型零售公司貝因美的數據顯示:以前公司每年在APP開發上要花費200多萬。“現在,有企業微信就足夠了,省下了這筆錢。”整個公司的IT應用,5個人就能搞定了。

2018年11月,《企業微信與政務微信行業發展白皮書》發佈:超過78%的企業開發企業微信投入僅在20萬以下,50.58%的企業運營企業微信年成本在1萬以下,71.31%的企業運營人數僅需不到5人,企業微信有效為企業降低信息化成本,提供高效的計算能力。

企業微信還可大幅度降低培訓成本。在過去,許多企業還需要專門培訓員工如何使用管理軟件。如今,企業微信和月活10億的國民應用“微信”的界面一樣,即便是50多歲的保潔阿姨、藍領工人也容易上手。

幫助企業連接c端以及上下游產業鏈

傳統的企業管理系統弊端之一便是“封閉”,企業微信恰恰能解決這個問題。企業微信企業微信是企業內外部的連接器,對內可連接員工,對外可連接企業上下游產業鏈乃至外部客戶。

1萬元就能進行數字化轉型?馬化騰幫中小企業“減負”過冬!

目前,許多行業巨頭都已使用微信來連接上下游產業鏈。以潤滑油生產廠殼牌為例,就已跟他1萬多個經銷商在企業微信建立連接。

喜茶和珍珠供應商也是用企業微信進行連接的。因為企業微信的消息和個人微信的消息可以互通,因此,喜茶ceo可以將企業微信上的訂單系統通過小程序發送到珍珠供應商的個人微信裡,儘管珍珠供應商並沒有加入企業微信,但依然可以在微信小程序裡跟蹤物流。

接入企業微信後,貝因美的業務員小李在手機上就能完成供貨協議簽訂,週期從平均2周變成了3天。小李發現去門店推廣、籤供貨協議的效率高了很多,簽單量提升了5倍。

1萬元就能進行數字化轉型?馬化騰幫中小企業“減負”過冬!

協助降低成本、便捷的使用體驗、開放的連接能力…種種優勢,都使得各類企業,不管是大型企業,還是中小微企業,都可以通過企業微信來進行“數字化轉型”。今年的微信公開課,企業微信能否給我們帶來更多驚喜?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